失落的一角閱讀心得體會
美國的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人就有兩種思想。”我想,能常常跟你交換思想的人,一定可以成為你真正的朋友。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這本書是美國作家謝爾寫的。主要講了:失落的一角一直認為自己有角,不能像圓一樣滾動,總想依靠別 人帶它去旅行,但幾乎沒有人愿意帶它走,所以它很孤獨、寂寞。直到有一天,它遇見了大圓滿,大圓滿說:“我的身上沒位置了,不能帶你一起走,但你應該知道 棱角是可以磨掉的,形狀也是可以改變的!”受大圓滿的啟發,失落的一角在無數次的倒下與站起來之間,經過努力,逐漸磨掉了棱角,改變了形狀,最后終于變成 了一個小圓滿,高高興興和大圓滿一起去旅行了。
對于失落的一角來說,它也曾經遇見過許許多多的朋友,有的似乎合適,但還是抱怨不能滾動,有的能滾動,但卻抱怨不合適自己。大圓滿讓失落的一角徹底 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從依賴別人到靠自己動起來,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堅強的毅力,成為了小圓滿,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蛻變,成就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大圓滿就是它真 正的朋友。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像失落的一角那樣,有許多的不圓滿,但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不圓滿就抱怨、甚至停止不前。就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 海倫凱勒,她的世界是無聲的世界,是充滿黑暗的世界,但是她沒有因此而抱怨生活,停止不前,相反,她靠自己的努力和頑強的毅力戰勝了命運,不斷成長,最終 成為了一位偉大的作家。所以我堅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學習、積極進取,讓自己變成大圓滿!
失落的一角閱讀心得體會(篇2)
今天和媽媽一起讀了繪本《失落的一角》。書中講述了一個缺一角的圓,它很不快樂,它總想要找到它那缺失的一角。于是便踏上了尋找失落的一角的路途,途中它經歷了太陽的暴曬,也經歷了雨水的沖刷,但它始終沒有放棄,歷經千辛萬苦它找到了各種看起來非常像它那失落的一角,有大、有小、有尖、有方,總是不合適,最后它終于找到了它那失落的一角,于是它完整了。滾動的比以前快多了,快到不能聞聞花香,快到不能和蟲兒說說話,快到蝴蝶不能落在它身上了。當它張口準備唱歌時,它發現不能象以前那樣唱歌了。于是它輕輕的放下它那失落的一角,慢慢的往前滾動,它一邊滾動一邊清亮地唱著歌,蝴蝶快樂的煽動著翅膀落在它的身上,它又開心的唱著歌踏上尋找它那失落的一角。
剛讀完這本書我很不明白為什么它那么辛苦的去尋找失落的角,可后來為什么最后又放下了?媽媽讓我多讀幾遍好好思考書中的內容,我終于明白了,缺一角有缺一角的好,它雖然滾得慢,可是可以和蟲子說說話,聞聞花香,蝴蝶也可以停在它身上玩耍。如果完整了,滾動的速度快了就不可以聞花香,也不可以找蝴蝶和蟲子玩了。媽媽告訴我這就是“缺憾美”,就像我自己一樣,雖然我有時反應有些慢,可是我很勤奮,我的學習依然可以學好;也比如像我假期雖然沒有出去玩,可是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果把時間花在玩耍上,我就不能學到很多知識。
缺憾也是一種美。我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像媽媽總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失落的一角閱讀心得體會(篇3)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如果他咬得大,你的缺陷就比較多,如果他咬得小,你的缺陷就很少。”今天我就讀了一個關于缺陷和滿足的故事——《失落的一角》。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缺了一角的圓,他的一個角遺失了,他很不開心,于是唱著歌去尋找那失落的一角。在尋找的過程中,有時他和蟲子說話,聞聞花香,他還掉進過坑里,也遇到過許多不合適的角……有一天,他終于找到了那失落的一角,他很興奮!可是,他再也不能唱歌了,不能和蟲子說話了,他感到很不快樂,最后,他把那一角放下,從容地離開了,這就是《失落的一角》講述的主要內容。
讀了這本書,我的收獲是:每個人都想去追求完美,可人不是完美的,就像故事中的圓,雖然最后他的身體沒有缺陷了,可是他卻失去了很多,例如:他不能唱歌了,不能和小蟲談心了……總之,他失去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快樂。這讓我懂得了:追求完美的過程是美好的、快樂的,可結果卻不一定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就像我們交朋友一樣,總是去尋找那適合彼此的一角。然而,我們永遠都不會找到一角完美的。因為我們都不會有自己的不足,交朋友就是要互相包容對方,做到互補。這樣的友誼才會是正真的完美。
失落的一角閱讀心得體會(篇4)
今天,我看完了《失落的一角》這本書,書里的內容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故事發生在一個失落了一角的“圓”上,它失落了一角,要滾著去尋找。它滾得不是很快,一邊滾一邊唱著歌。它和蟲子聊天,和甲蟲比賽誰“跑”得快。然后,那失落的一角的“球”就開始尋找起缺失的那一角。要找到那一角并不容易,歷經了千辛萬苦:雨淋、暴曬、棘刺、箭射……一路上,它尋找了很多角,有的太長,把它的“嘴”頂出了一個“角”來;有的太小,角卡不進去;有的太軟,被它“咬”碎了;甚至有的不愿意做它的那一角……最后,終于找到了那失落的一角,剛開始它開心極了,但是發現再也唱不了歌了。因為變得更圓了,滾得快了,它再也不能和蟲子聊天,和甲蟲比賽“跑步”了,蝴蝶也不能在他身上落腳。漸漸地,它也覺得不自在了,所以又把那一角放下了,于是,它又可以自由自在,恢復了從前的快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不能追求“十全十美”,否則可能會因小失大,損失得更多。反而,適當取舍則可以更好,甚至比預料的還要圓滿。享譽世界的音樂家貝多芬,一生創作了無數經典之作,而其中一些作品,卻是在他雙耳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對于一個音樂家而言,失去聽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缺憾,然而貝多芬從未放棄音樂創作。由于不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反而更能把精力集中在創作上。也正因如此,在他雙耳失聰之后呈現的作品,更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缺憾,也是一種美,而關鍵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它。
生活和學習中每個人都想把事情做得圓滿,然而,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暇的,都有那失落的一角,而找到這個角,也許并不會使自己更快樂,得到的或許只是短暫的滿足。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保持樂觀的態度,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取舍。
失落的一角閱讀心得體會(篇5)
故事的主人公是缺了一個角的圓,它并不快樂,它動身找它那失落的一角。它跨過大山,越過海洋;和蟲兒說說話,或者聞聞花香;有時跑過了甲蟲,有時甲蟲又超過了它。這是它最美好的時光。它遇到過很多不合適的角。有一天,他找到了那一角,可是,他再也不能唱歌了;再也不能去聞聞花香。干是,他放下了它那失落的一角,輕輕放下,輕輕走了。這是我看過的最簡短的一篇繪本。可是,短短的一段話,卻帶給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去想,完美到底是什么?
大山和海洋的風景是完美?還是在孤單的路上有蟲兒陪你說話是完美?還是在疲憊過后依舊能聞到陣陣怡人的花香是完美?或是路途遙遠卻不比與甲蟲賽跑的快樂是完美?可是故事里的它被告訴只有找到那缺失的一角它才是一個完美的圓。終于有一天,它找到了那一角,可是它并沒有感覺到快樂。因為在生活中并沒有真正的完美,每個人都想去迫求完美,可人生來就是不完美的。缺了一角的小國,看似不完美可是它卻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美好,獲得了屬于自己的一份快樂。這讓我懂得了生活就像是一場旅行,沿途的風景遠比終點是否能獲得完美更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努力的我們,才是閃閃發光的。如果你也像小圓一樣,在追求一個又一個完美的目標,結局卻不盡人意。請你不要傷心,至少你學會了堅持、獲得了毅力、得到了快樂,看到了風景,交到了朋友。這就是你最美好的時光。
愿我們都能在這條不完美的道路上,獲得一場完美的旅行。故事最后,小圓放下了那失落的一角,輕輕離開了。正是那殘缺的一角,給了它前進的動力,愿我們也都能帶著希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