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
但是,當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圖騰》的書后,我對狼的形象給予了重新的認識。起碼在這本書里,狼已不在是殘忍的、粗暴的……而人類卻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潔的月光下,在內蒙廣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著狼,它們在這兒自由地奔馳、與人類斗智斗勇。然而,一群見識短的人竟然闖進這個屬于狼的世界,進行了一次殘酷的殺戮,多么慘無人道!多么淋漓盡致!
這就是《狼圖騰》中講述的故事。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陳陣與幾名知青,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斗,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后與游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它們生命不息,戰斗不止,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進行抗爭。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群中的友愛與親請無不震撼著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為殘忍,但狼只在饑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去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欲,物欲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惟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我也深深地被這種 “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學會像狼一樣,強悍智慧,勇于進取,我想這是我讀了這本書后最大的感受。
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篇2】
《狼圖騰》是一本以狼為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能讀到它,實在是我們的幸運。作者在書中一直在探尋著蒙古游牧民族的文化核心究竟是什么,他在狼身上找到了答案。
書中描寫了許多草原狼的故事,在它們之間又以陳陣等人物串聯了起來。他們都是到額侖草原插隊的知青,數年時間,幾乎將他們心中農耕文化的根基盡數抹去。他們在草原上與狼戰斗過,他們鉆過狼洞,養了狼崽,與小狼共患難。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但也正是這些經歷,使他們找尋到了昔日歷史謎團的核心——這些都可以從狼的身上找尋到,狡黠、指揮、軍事才能和堅強不屈的性格。
但在人們的記憶中,對狼往往沒有任何好感,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狼也是嗤之以鼻,在古代的書籍中都有關于狼的故事,而狼卻都是可惡、奸詐的代表。于此,反差極大的是游牧民族千百年來對狼的尊敬,對“狼圖騰”的信奉。為什么古時蒙古只區區十幾萬騎兵,卻可以掃平幾乎整個歐亞大陸?古代有“尊華貶夷”的說法,但事實卻是——游牧民族一次次南下,一次次征服了中原浩土。游牧人民從狼身上學到了太多,戰法、策略,甚至性格都與狼極為相似。
書中描繪了許多群狼打圍的場景,狼超人的智慧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但是,為何那些曾經強盛無比的王朝又終是走向沒落?隨著游牧變為定居耕種,性格中的“狼性”是否被農耕文化中畏狼成災的“羊性”所弱化了呢?孟子道“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這是無可否認的,一個失去了銳氣與兇悍的民族永遠只是待宰的羔羊。
再關注本書的作者姜戎先生,文中的陳陣幾乎可以是看作他自己,他以其親身經歷,再加上濃墨重彩的刻畫,將草原狼與草原人完美地展現。書中對游牧文明與農耕文化的對立表達了深刻的認識,也讓讀者不由得反觀歷史,發出深沉的叩問。 華夏文明中有屬于中原人的“龍圖騰”,不知在解答了“狼圖騰”之后,“龍圖騰”又是否會浮現出它原本的意義?
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篇3】
狼,是我們漢人眼中壞蛋的象征,可狼在蒙古族人民的眼里卻是天派下來的。自從看了《狼圖騰小狼小狼》以后,徹底逆轉了我對狼的認識。
北京四個知識青年來到額侖草原,對草原狼著了迷,羊倌陳陣一心想掏一只小狼崽,養一條小狼,了解草原狼的習性,更好地殺狼,還可以做一次科學實驗,培養出優質狼狗。陳陣和楊克帶著兩只好狗----二郎和黃黃到黑石頭山邊的一個小山洞里找狼洞,可母狼機智得很,這卡口只有狼進得去,第二天,陳陣的狗在山坡上發現了一個淺淺的狼洞,他一掀就挖出了一窩的小狼崽,陳陣自己只能夠養一只,就挑了只又大又壯的,其他的小狼依次被送上了騰格里。小狼剛被抱來時還沒斷奶,陳陣只得把小狼放進狗窩,吃母狗伊勒的奶水,小狼有人想不到的狼氣,它將每一個奶頭一個個嘗下去,選了一個最大奶水最多最足的奶頭,獨自享用。每當陳陣喊:“小狼,小狼,開飯嘍!”小狼就會顯出一副餓狼的模樣,撲向自己的臉盆,不讓任何一個人逼近它的食物。在夏季,小狼被太陽曬得無法忍受,給自己挖了一個洞遮陰,小狼的智慧讓人敬佩。為了不讓小狼咬牲畜或傷人,它的脖子上多了一條鐵鏈。一天夜里,從山上傳來了一陣陣狼嚎,那大概是小狼的父母,小狼聽了,也跟著開始學。小狼與老兔勒決斗,得到了獵物。可是,這時候,打狼的人來到了額倉大草原,他們把狼夾下在羊肉腿附近,將無色無味的毒粉灑在死羊上,用槍打死狼,開車追狼……搬完家后,山上又傳來了狼嚎,小狼因喉嚨受傷了而不能發出聲音,急得把自己給勒死了。
小狼為了自由,不惜一切代價爭取。漢族人把最惡最毒的人說成是狼心狗肺,說最貪心的人是有狼子野心,把美帝國主義叫作野心狼,大人嚇唬孩子就說狼來了……
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篇4】
狼,這種動物,原來在我心里只是一種兇狠的野獸。“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這一些成語無一例外地在貶低狼。可當我讀了《狼圖騰》后,我對狼的看法就發生了改變。
狼,在額侖草原被奉若神明,被視為一個民族的圖騰。當地的牧民要在死后進行“天葬”,即被狼吃掉。他們相信這種做法能使自己的靈魂升上騰格里(天)。一開始我感到十分吃驚,狼在我們民族不是狡猾、殘忍的象征嗎?怎么能成為一個民族的圖騰呢?
當我讀完后,這個謎團終于解開了。原來草原民族的這種做法不無道理。狼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反而,它是一種十分智慧的動物。它們會利用各種地形來進行打圍,成功率很高。它們懂得食物不可一次性吃完,要留一些才能讓明天也豐衣足食。它們會把食物儲存在“雪湖”中,十分有遠見。它們的毅力很好,有耐心,為了一頓飯常常會花上一兩天來等待時機。千百萬年,狼成為了草原霸主。它們這種強悍、智慧、勇敢的精神受到了草原人民的崇拜,成為了草原人民心中的圖騰。
然而,書中以包順貴為首的農耕民族的介入,打破了額侖草原千百萬年的平衡。他們只看到草原狼獵食家禽,就膚淺地認為草原狼對人類只有害,沒有益。于是,他們大肆地殺狼,用槍打,用車追,用火燒。一只只狼倒在了血泊中。老牧民感到痛心,但那些農耕人卻引以為榮,變本加厲地捕殺狼,最后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后果。令人惋惜!
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狼其實是人類的老師,它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正如書中的陳陣就從自己飼養的小狼身上悟出了很多道理。這些精神力量是從書本上難以學來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才能學到它們。總的來說,《狼圖騰》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好書!
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篇5】
“狼群已成為歷史,草原已成為回憶,游牧文明徹底終結”,看到這我便覺一陣心寒。
《狼圖騰》為我們展現了我們平時所不知道的狼群,他們智慧,威猛、勇敢,令人嘆之,將它作為人類的守護神都一點不會違和。跟著書頁的翻動,狼的故事,我對自己之前對狼的認識條上了大叉。平時的我們僅是知曉狼是兇惡的,卻沒有想過本質,大自然是需要食物網的,狼吃羊給我們狼的兇猛,卻忘了這就如同人吃豬肉一般。他們是高智慧的存在。一只連母親都未見過一面的小狼,可以為自己挖洞安家。它們是威猛的,在發起群狼攻擊時,一歲的小狼也同樣可以“參軍”,它們用勇氣更有氣勢。它們的存在,甚至令人都為自己的弱小而慚愧。
這本書的最后,“20_年春,巴圖和嘎斯邁從額侖草原給陳陣打電話”,一個惡報的傳來,我心中一震。“幾天后,窗外突然騰起沖天的沙塵黃龍,遮天蔽日”。這個厄運的來至,清晰地告訴我,那些令人贊嘆,崇敬的狼群已徑永遠地消失了,那片綠色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也徹底消失了,它們將只是曾經的歷史了!我心沉了下去。人類,你們破壞自然生態還不多么?滅絕動物的教育還不夠么?再常見的狼群,總有一天也會被人類親手全部殲滅,武器上將沾上自然生靈的鮮血,只為了自己的領域可以擴大!那片草原將被蓋上與自然不配的房屋,原本的主人——狼群所守護的這片草原被毀滅,這就是你們所想要的結果嗎?
人類啊,你們什么時候可以放下手中的武器,體驗一番草原風情!我隨著主人公的腳步,走遍大自然,喜歡上了被誤解為兇惡的狼群,它們卻被你們趕出了自然,甚至是這個世界!自然的生靈就是如此值得推毀的嗎?最后一頁,我們佛“回”到了我曾“待”過的草原,黃沙覆蓋,綠意只有星星點點,人們蓋起了居住區,羊牛安逸地吃著草——多么令人心痛的結局。不僅為此感到可悲,可憐的人類,當你們放不下那把武器時,將會被大自然制裁的。
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篇6】
在人們的眼里,狼是最兇殘的,我們把最惡毒的人說成"狼心狗肺",把欺負女人的人叫做“色狼”,說最貪婪的人是狼子野心,說帝國主義是豺狼,大人嚇唬小孩,就說“狼來了”……但是,在看了《狼圖騰》這本書之后,一個“智慧、尊嚴、堅韌、強悍和充滿團隊精神的狼的形象”在我眼前躍然而出。
在這之前,對狼也是非常痛恨的我,竟然也改變了對狼一貫的看法。如果說我們漢族人的計謀算是天下第二兵家話,那狼的計謀就是天下第一兵家。狼會打近戰、夜戰、奔襲戰、游擊戰、運動戰,還會打青紗戰和地道戰。我們老祖宗幾千年發明的作戰計策,狼幾萬年前就會了。可以這么說,我們人類打仗的許多作戰謀略都是向狼學的。
蒙古人之所以那么喜愛狼,視狼為神靈,活著學狼,死了喂狼,把狼當做民族的圖騰,不僅是因為狼是天下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也是因為狼處在整個草原生物鏈的最頂端。沒有了狼,就沒有了草原;沒有了草原,也沒有了游牧的民族。狼可以有效地控制句兔子等食草動物的數量,保證了草原上草的數量,防止了草原的沙化。從這里看出,狼就是大自然派來的神靈,狼就是草原的守護神!狼還是草原的清道夫,見到動物的死尸,狼便會將死尸清理干凈。 同時,狼也是蒙古人的敵人。在他們看來,狼雖是神靈,但不可不殺,狼數量太多,便不是神了,而成了妖。并且狼多,狼食少了,人就有了危險。于是人和狼之間就進行了一場持久不息的戰役。可是,狼賊精,神出鬼沒,只見其害,不見其樣。蒙古人因為長時間跟狼戰斗,跟狼斗智斗勇,所以才會變得那么強悍,那么驍勇善戰。在中國的歷史上,蒙古人也曾經統治了中國一個世紀之久。我想,那肯定也是狼的功勞。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荒野中……”電臺中傳來了齊秦那首《狼》的歌曲,在那蒼涼的歌聲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只"不自由,毋寧死"的小狼,小狼最后還是為了自由死了。狼死了,草原也被沙化了。在二十一世紀,我深深向往的那個草原已經沒有了狼,只剩下了沙塵黃龍。我深深感慨,那個古老的狼的傳說,也逐漸被黃沙淹沒。
狼圖騰讀書心得高一作文600字【篇7】
翻開這本古老的卷軸,去傾聽聲聲悠遠綿長的狼嗥,感受血管中奔騰的血液,體會真正屬于自己內心當中那陣陣荒野狼哮所烙下的足跡。
——題記
在狼嗥聲中,一本書的扉頁被風吹動了,五十萬珠言化作五十萬頭惡狼,嗥叫連綿不斷,直插人心;五十萬對雪亮的眼睛,射出凌厲的光芒,如同利刃一樣刺破人心的防備,一陣對視,書,又輕輕的合上了,只露出版面三個白得耀眼的大字——《狼圖騰》。
這本以北京知青陳陣,楊克養育草原小狼為主線的動物小說,是由姜戎所寫的小說《狼圖騰》。講述了主人公從狼窩中掏到小狼,在喂養中的經歷和波折,以及與它一同成長為主線期間穿插了大大小小數個人與狼與草原深入人心的故事。
本書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物,有的貪婪無恥,殘殺天鵝;有的忠守職位,保衛草原,守護羊群......印象最深的是畢利格老人,他德高望重,氣宇非凡;他悉知狼性的一切,卻又不去過度的捕殺它們,懂得草原規矩,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在大批無知的人們去破壞草原的生態平衡下,他卻不斷地悲壯挽救,卻無力回天,最終魂歸騰格里。
本書的另一群主角——蒙古草原狼,它們雖然惡跡斑斑但卻為保衛草原立下了汗馬功勞,并非無惡不作。但它們在打狼的熱潮下慘遭殺害,最終離開了中國額倫草原,去往了蒙古。
本書的重點——小狼,它毛茸茸、肉嘟嘟;是陳陣和楊克的掌上明珠。它看起來很可愛,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搗蛋鬼,在惡狗二朗的頭上跳來跳去,它兇猛厲害,無人訓練卻又獨自狩獵了草原老兔......在這一條條細至入微的描寫下,使一頭草原小狼躍然跳于紙上,透過書頁沖我們吼叫。
小狼在一次和陳陣外出中它嗅到了狼群留下的氣味,天生的狼性使它恢復使然,為了它的自由,為了它那心中的草原,掙脫鎖鏈,甚至咬傷陳陣。正應了畢利格老人的那句話:“狼,是無法馴服的。”因為它那桀驁不馴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更因為,它是狼……
讀讀這本書吧,品味它帶來的芳香音韻,感悟一下他那奔騰不息的血性,傾聽書中那桀驁不馴的狼嗥,做一場地域無疆的草原大夢.來到這里,在自己心中筑起一道永遠閃耀光輝的狼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