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結果》讀書心得體會
看了請給我結果這本書,有種醍醐灌頂,煥然一新的感覺。做為一本企業培訓書,這本書很好的通過一系列的事例解析了如何成就一個合格乃至卓越的企業員工的過程。書中的道理很明顯,突出強調了“責任”二字。正如書中所講:思路決定出路,行動決定結果。因此:
一個成功的個人必然是一個敢于對自己負責任的人;
一個成功的團隊必然是一個擁有追求結果的強烈欲望的團隊;
一個成功的公司必然是一個以做大做強為結果,不斷進取的公司。
一個企業的成就是以最大化利潤來體現的。就像書中說得那么殘酷一樣:“勞動是不值錢的,只有勞動的結果才值錢。也就是說,功勞是價值,苦勞卻不是價值。”
所以,優秀的員工是不但能夠完成業績,同時能夠成為典范,并最終成為企業價值鏈中標準的一環。
但是我們得知道,如何分析出任務下面那個本質要求的結果,這需要除了執行以外對全局的了解和掌控,任務的結果和細分的量化,自我及細節考量如下:
一:企業需要將員工當做自己的一部分,給予信任、支持。并站在員工的角度,去關心、了解員工,將員工想知道、想了解、想實現的想法和目標獲知。根據企業的目標和能力,盡可能地為員工創造機會。為其實現目標和價值去搭建舞臺。并找到企業目標和員工目標之間的共同點。使企業和員工站在共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想問題、去實現目標。雙方可以通過良好的互動方式將企業文化、目標一起理解、討論。給員工以想像的空間,讓其思考自己在企業的位置、自己的目標、責任。及時的調整心態,去執行自己的任務。讓其理解自己工作的價值。增加員工的成就感。
員工需要認知到,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那么他的力量是1倍。如果他和企業站在一起去做事,那么他的力量是以個人百倍、千倍的展現。那么他的目標、他的理想、目標就只需用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時間就能完成。而如何和企業站在一起呢?那么他需要去了解、關心企業,知道企業想做什么事、企業的做事方式、原則、企業的目標、理念.怎么將自己的目標和企業的目標更好的結合?自己處于企業的哪個位置、環節?企業需要自己哪方面的優勢能力?企業需要我做的短期、中期、長期任務是什么?我怎么可以將我的任務完成的更好?我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價值?我所做的是企業所想的嗎?我所做的符合企業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嗎?
當員工認真思考過自己怎樣和企業的溶合問題后,并將潛移默化的溶入自己的工作當中時,他就和企業逐步成為一個整體了.
當雙方經過了解、認知后,需要有一個好的溝通。將認知的結果進行碰撞。使其達成有效的一致。雙方將需要按照自己的約定去完成自己的責任和權利。
二:怎樣可以更好的承擔自己的責任?給上司一個更好的結果?在同樣的崗位上將事情做的更好?我覺得這是一個想將事情做好的員工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樣,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現代激烈的競爭當中,在一個時間段內多個企業、公司提出的類似的目標和需要達到的結果。但有的企業做的很好,達到了他的預期的結果,甚至超過預期。而有的企業沒有達到他的預期值?經一些科研機構分析的結果是:成功的企業他們注重過程的實施。他們將大的目標分成了若干小的目標,對小的目標有切實的、可操作的解決辦法。并流程化、制度化。使過程是可控的。標準的制定,就是使過程量化。將目標到過程到結果可控。
公司的目標一般都是經決策層制定后,傳達給中層管理層,由中層管理層將工作細化,將目標量化成可操作的工作量,將其細化的計劃,傳達給執行層完成。中層管理層是對決策層和執行層起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可以說中層管理層對目標的能否按質按質量完成起著決定作用。
《請給我結果》讀書心得體會篇2
公司推薦我們讀的《請給我結果》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本書有些新的提法能讓人以一種新的思路去思考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書中提出了“員工與企業間本質上是商業交換的關系”。在討論企業與員工間的關系時,比較多的說法是合作關系,雖然大家對商業交換的實質是很清楚的,但沒有誰愿意正式承認這一點。一方面是心態的問題,大家都不愿接受這種赤裸裸的商業關系,認為合作伙伴的說法能使員工和企業有比較平等的關系。另一方面是企業為了不使與員工的關系很生硬,顯得更人性化。其實,世界上最平等的關系就是商業交換關系,等價交換是商業交換的基本條件。員工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根據員工所創造的價值付給酬勞,公司沒有付給員工應有的工資及員工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就獲得工資都是不平等交換。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可以很容易明白結果對于一個企業是多么重要,企業要生存靠的就是每位員工創造的結果匯成一個總結果到社會上去交換,如果員工不能給出結果,那么企業必將因失去結果而無法立足于社會。
完成任務≠結果,“做不做,態度問;做好做壞,能力問題”,這是我們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去完成任務時的心態。我們認為只要我去做了,我就沒有責任了。自己最少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完成任務的本身只是一個過程,而我們要的是結果。我們必須要把完成任務和得到結果區分開來。不能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想法。要知道上級把任務交給你,他不是要看你如何去做的,他要的只是你完成的結果。如果你得不到結果,你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為你辯解。我們公司的全體工作人員雖然為集團公司的采購工作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但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也只能是公司的最終發展結果,無論我們中途付出了多大的辛勞,如果沒有公司的發展,也沒有公司的未來,同時我們的工作成果也缺乏得到承認的載體。
心態創造行動,行動創造結果。結果心態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結果心態要我們要把眼光放在創造結果上,要把心態放在如何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上。有了這種心態命運就從此掌握在自己手中。結果心態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因為在面對結果時,我們需要一個“一定要實現”的決心。為了結果我們要堅持信念,勇敢面對,永不放棄。我們一定要見到風雨過后的彩虹。公司的發展目前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我們不能自我放棄,而是應該抱著一定要成功、必定成功的心態去工作。
態度決定一切。在工作中我們要有一個認認真真的態度,不能因為自己有了點學歷、有了點經驗,就對一些平常的事不屑一顧了。世界上的事情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才可能換來成功。每一個人其實都想過更好的生活,但卻不希望改變自己,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如果你希望擁有大成就,你就必須具備一個像贏家的思考態度或行為規范。知道自己要改善的地方,并且致力去完成它,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而成功總是屬于那些堅持到底的人。
0.1永遠大于0,只有行動才能出結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結果來自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有結果,但不行動一定是沒結果的。無論你如何思考,無論你思考了什么,也不論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能通過思考獲得結果。結果永遠只能從行動中獲得,不可能是通過思考獲得。執行是最基本、最本質的東西,想要結果,先要行動。執行力是一個企業運作的生命力,也是個人能否取得成就的基本素質。執行就是要結果,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不要盲目的追求完美,先要行動,用行動來修正我們的結果。讓他盡量完美。不要猶豫,立即行動,速度制勝!行動就會有收獲,行動就會有結果,但快速的行動,更能保證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先開槍,后瞄準”不要當瞄準后,而錯過了射擊的目標。華錫集團是一個風起云涌的企業,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把握時機運籌帷幄是華錫集團成功的關鍵,但如果行動跟不上你就會看著機會從眼前滑過也功虧一簣。我們一定要加快行動,趁著華錫集團發展的大好時機將自己的結果匯入公司美好的明天。
看完這本書有很多感觸,但關鍵是能夠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夠更好的指導工作與生活。人生的路還有很長,希望我們走過一段路之后就要問下自己:我取得了哪些有價值的結果?我相信經常這樣審視自己的人將會成為碩果累累的成功者。
《請給我結果》讀書心得體會篇3
讀了集團公司蘇家紅總經理、王毅書記推薦的《請給我結果》這本書后,使我受益非淺。
這本書非常好,書中沒有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姜汝祥博士通過大量的案例、故事、寓園圍繞命題——結果,它告訴我們一個看似簡單但意義深遠的道理:不要只完成任務,重要的是結果!
任務是一個執行假象,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當你以為你是在執行的時候,其實是在完成任務,因為你沒有結果!我們要懂得一個基本道理:對結果負責,是對我們工作的價值負責;而對任務負責,是對工作的程序負責,因此,完成任務≠結果。
從學習中,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結果、有執行力的人,首先就要做一個負責的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在工作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鎖定責任,就鎖定了結果。人生的價值是一個個結果的累積,只要從現在做起,任何時候都不晚。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有時我們往往會碰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甚至不合理的任務,上級正等待著你的結果。這時,人自然地反映大多是反感、排斥、質疑,被要求提供結果時,就意味著你正在承擔一種責任。人在本性中,都有逃避責任的傾向。但只有通過責任的磨練,才能成為成功的執行人才,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思路決定出路,結果改變人生,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企業有什么樣的思路,就決定了企業有什么樣的出路。員工有什么樣的思路,就決定了員工有什么樣的出路。企業靠員工提供的結果生存,沒有強大的職業化員工就沒有強大的企業。要造就一個強大的公司,就要先學會打造強大的員工。作為企業的員工,你最基本的天職就是創造價值,提供結果。如果你不提供結果,企業就會因為沒有結果而破產。作為企業的員工就應該少一點狹隘的主人翁意識,多一點雇傭感。我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企業給我多少錢上,只要你接受這份工作,不管薪酬多少我們都應該要盡職盡責努力地去工作。都要用相同甚至更多的結果來交換這份薪酬。世界上的事情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才能換來成功。如果說,你愛企業,就請為企業創造更多結果(價值)。
其次,結果來自行動,想要結果。首先要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有結果,但不行動一定是沒有結果的,無論你如何思考,無論你思考什么,也無論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能通過思考得結果。結果永遠只能從行動中獲得,不可能是通過思考獲得。執行是最基本、最本質的東西,有行動能力的人永遠都先走再說,哪怕是一個差的結果,都比沒有結果好。坐著不動,永遠賺不到錢。
看了這本書后,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在工作中,不斷自我提高,排除困難險阻,才能達到成功的高峰。
《請給我結果》讀書心得體會篇4
為創建學習型企業,年初開辟了學習月專題活動。我利用業余時間,選學了《請給我結果》這本書。該書主要闡述了關于如何做一個有執行力、有結果的人和領導,它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執行力,把執行力與完成任務完全區分開來,把工作的結果置于一個很高的高度,使我腦中豁然開朗,本來在工作中遇到許多混淆不清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整本書把較為枯燥的理論概念與許多國外企業的成功實例相結合,使我影響深刻。
作為一個社會人,每天我們都在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各種工作。每個工作是否完成,完成的程度各有不同、結果各有不同,這都取決于每個人的性格、態度及各人思路,而不同的結果也直接影響到別人對你的看法,直接改變你的人生。我作為一個中層管理人員,既要做好自己部門的管理工作,又要為部門經濟指標更好的完成出謀劃策,要做到上傳下達,執行力在我看來尤為重要,如果工作在我這里脫節,就會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如何做才是有執行力呢?
從學習中,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結果、有執行力的人,首先要先做一個負責的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在工作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鎖定責任,就鎖定了結果。怎樣是一個負責的人,就要擁有像西點軍校對學員們的標準——準時、守紀、正直、剛毅,這些優秀的素質和信守承諾,結果導向,永不言敗的精神。人生的價值,是一個個結果的累積,只要從現在做起,任何時候都不晚。也許現在我并不真正擁有這些優秀的品質,但只要在平時常常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就能慢慢接近,成功的超越自己。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有時我們往往會碰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甚至不合理的任務,上級正等待著你的結果。這時,人自然的反應大多是反感、排斥、質疑,被要求提供結果時,就意味著你正在承擔一種責任。人在本性中,都有逃避責任的傾向。但只有通過責任的磨練,才能成為成功的執行人才,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其次,要將執行力付諸行動,而且是立即行動,速度第一,但不是一味的求快,而是專注于工作中的重點,行動時不要給自己太多借口,當結果出來后,要不斷的從中吸取教訓。完美的結果,永遠是長期努力的結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些執行力優秀的人,永遠是把藍圖在第一時間完成的人。只有行動,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有時想的太多,往往會拖住前進的步伐,失去先機,那時再好的結果,也會因為時機的延誤,而失效。
最后,要學會從失敗中獲得成功。我們常說失敗乃成功之母,要有成功的結果,我們就要有失敗的準備,學會面對失敗。只有能看到失敗中的成功因素,并善于利用永不放棄的人,才能最終取得成功。工作中,我們常常面對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有時會礙于面子等問題,隱藏或無視失誤,但那往往對工作無利。只有勇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取長補短,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的結果。
每個人對成功結果的渴望,貫穿于整個生命的始終,反映在工作職場中,就是給上級結果,給自己結果,做個有執行力的人。看了這本書后,我對優秀的執行力,好的結果,有了以上的看法,只有在工作中努力不斷自我提高,排除任何困難險阻,才能最終達到成功的高峰。最后,引用該書作者對執行力的精辟概括,作為我工作時的左右銘,并愿我們人人做個有結果的人,擁有毫無遺憾,精彩豐富的人生。
認真第一,聰明第二;結果提前,自我退后;
鎖定目標,專注重復;決心第一,成敗第二;
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請給我結果》讀書心得體會篇5
這些天有機會讀了姜汝祥先生的《請給我結果》一書,感觸良多,使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工作思維方式。
它告訴了我看似簡單,但意義深遠的道理。完成任務不等于結果,同時讓我明白對結果負責,永遠都要鎖定結果這個目標,而不是完成任務這個程序。“為什么無數的人擁有卓越的智慧,卻只有少數人成功”?“為什么無數的公司都擁有偉大的構想,卻只有少數的公司獲得持續”?在書中姜汝祥通過大量的案例,故事圍繞一個“結果”。
回答了這個一直困擾人們的問題,我們要從心態,行動上,責任上,失敗中獲得一種“結果力”。面對結果,付出行動。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借口,在這條路上也許會面臨險阻,會遭遇種種困難……會等待若干次失敗的考驗。但這都算什么呢?沒有結果的努力是沒用的,哪怕是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用結果的強。
完美的結果是永遠長期努力的結果,堅守信念,勇敢面對,永不放棄。那么一定會看見風雨過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