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三話題作文800字
不知那巍峨的昆侖山,那終年冰雪覆蓋的神秘山頂,竟能孕育出這樣天地的精華!一塊塊潔白的羊脂,凝聚了歲月滄桑,沉淀了人間悲歡,它們是走去人間,還是歸向天堂?
韓子奇,是上天贈給梁亦清的美玉。師傅梁亦清在水凳上耗盡青春,甚至生命,為的是以一顆虔誠的心,為自己的民族添上輝煌一筆,可最終未能完成那神圣的《鄭和下西洋》,他的生命,他的靈魂,他的心,獻給了民族,獻給了伊斯蘭!韓子奇從此背負梁家重擔,他不忘師恩,娶師妹梁君璧,將梁家的玉鋪發展成首屈一指的“奇珍齋”,憑借自己的工藝、智慧摘取了“玉王”的稱號。而那個時代,那些變故,使他心力交瘁。在女兒韓新月辭世前,他終于揭開了那個一直被隱瞞的秘密:新月是他和君妹妹玉兒的孩子,他走了,他仿佛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天堂還是地獄。但即使他的一生有多少錯事,都泯滅不了那顆教徒虔誠的心,那顆對師傅景仰的心,那顆為孩子流淚的心,他就如那塊刻有瑕疵的羊脂玉,那瑕疵凝結了歲月的悲傷與別離的痛楚,那塊塊羊脂,即使琢有瑕疵,也無礙潔白,它從天堂走來,終將歸向天堂... ...
從韓子奇身上表現出的深重的感恩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如果人人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個社會就少了許多的抱怨、猜疑,就會在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中營造出和諧向上的正能量。
韓新月,正如那一輪彎彎的新月,在最靜謐的夜晚,投出最皎潔的月光。她是一個最清純的人物。她的出生是一個錯誤,錯誤出生在那個年代,錯誤的走進了那個家庭,錯誤的讓真正愛她的人留下永遠的悲痛!你可能會認為她是幸運的:從小生活富裕,聰慧,積極上進,在眾多男男女女中脫穎而出,考入自己理想的北大,收獲了一位深沉博學的老師的愛,可能是她太幸運了,命運給了她一個又一個沉重的打擊:不健全的心臟,家庭的殘缺,身份的撲朔迷離... ...在她的人生舞臺上,悲劇、喜劇、喜劇、悲劇輪番上演,不分晝夜,無盡無休... ...
在韓新月弱小的身軀里,灌注著面對挫折,打擊、生死表現出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堅強和勇敢。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面對種種的不順利,我們是一蹶不振,消極悲傷,還是勇敢面對,以堅強的毅力和理智的思考,去化解,去抗爭,去戰勝,不忘初心,堅定執著的去為自己贏得一個個華麗的轉身,這是我,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需要在人生中去礪練的重要品質。
《穆斯林的葬禮》啟示我的,崇敬、信仰、懂得感恩,堅強執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將引領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三話題作文800字精選篇2
這是一本以回族清真教徒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為背景,講訴琢玉大師韓子奇與其女兒韓新月兩代人糾葛纏繞的故事,章節交錯的方式,讓故事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我讀這本書,一開始是被封面上僅小于題目字號的“最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所吸引的,而“穆斯林的葬禮”這幾個字又讓我很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是死了多少人呢?是多么壯觀的葬禮呢?當我身臨其境時,才發現每一場葬禮,都是對讀者心靈上的一次凌遲。
讀《穆斯林的葬禮》,我欣賞它獨特的敘述方式,章節交錯,從“月夢”“玉魔”“月冷”“玉殤”到最后的“玉魂”“月別”,以月象征純潔善良的韓新月,以玉影射視玉如命的韓子奇。而層層推進的章節標題更彰顯了故事伏筆重重,跌宕起伏的敘事風格。讀這本書,你會發現當你讀的越深入、越細致,就越能感受到作者于細微之處不易察覺卻又精心的布置。就像在品一杯好茶,殘留著舌尖上的甘醇越往后越濃烈。
讀《穆斯林的葬禮》,我最欣賞它在人物方面精細深微的刻畫。沒有一個角色應當是完美的,你無法用“好人”“壞人”去界定,他們是你邊恨得牙癢癢,又邊憐惜的鮮活的存在。
韓子奇,在愛與責任的較量下,他毫無懸念的選擇了后者,然而卻終究無法擺脫愛情的魔障。深受民主自由思想熏陶的梁冰玉與智慧擔當的韓子奇十多年的朝夕相處中從未動過情念,然而當沖出束縛的牢籠,在異國他鄉戰亂流離的三年,他們卻毫無保留地相愛了。也許,愛便是在對的時間與你在一起。
可那又怎樣呢?愛有多么深刻,痛就有多么深刻。抗戰八年,作為韓子奇的妻子,梁君壁卻獨自一人帶著年幼的兒子撐起整個家。試想一下,一個女人,她要有多么強大的內心才能在國難當頭時每天懼怕著丈夫、妹妹與兒子、自己的死亡熬過八年光陰?而八年后,攜“夫”帶子回家的梁冰玉卻在親姐姐面前喊著人格尊嚴,這又是何等的殘忍?梁冰玉毅然決然地帶著自己的人格獨自離去,她是堅強的。韓子奇為著責任留下,幼小的韓新月卻從小失了親娘,受盡“新”娘的冷漠。
韓新月,似一彎清清的小溪潺潺地流動,滌凈了每個人的心田,似一陣春風吹綠了枝椏與春天,似天邊一彎皎潔明凈的新月。她的美,她的善,她與自己老師真誠純潔的愛,讓這本悲劇的書有了明快的樂調。
然而,正因為有樂,才襯得最后的葬禮多么悲傷。她死了,連天上的月亮都好像要隕落了。
她長眠于地下,穆斯林的葬禮落幕了……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三話題作文800字精選篇3
看完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我掩卷而思。我被小說引人入勝的情節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對書中描寫的每一個細節都感到既新奇又陌生,也被小說的精彩情節、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感動了,亦為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的愛情悲劇留下了傷感的淚水。
書中以“玉”和“月”交叉展開來寫。只看目錄:月夢、月冷、玉緣……一種十分純凈、脫離凡俗的感覺油然而生。書中的另一個背景是故事發生在一個和玉器有關的家族中,在這里,可以看到梁亦清作為一個玉雕技藝高深的匠人,對自己事業的執著和對玉全身心的熱愛,也看到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華民族有崇玉、愛玉、敬玉的情操。玉是風雅高潔的象征,古時形容有德行的男子,都說“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文中也隱隱流露出如玉般雅致寧靜,與世無爭的氣息。
書中最令我難以釋懷的就是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不附帶任何關系去愛,愛時如夏花之絢爛,結束時亦如秋葉之靜美。他們從一開始的師生情深,發展到最后的心靈盟友,乃至靈魂密友,是何等高尚純潔的感情啊!尤其是新月患了心臟病住院,再到她離世,楚雁潮給予她的關懷呵護,再到后面試墓穴的那段描寫,我內心深處也被一種深深的極為強大的情感震撼著。
人生無常,無論你是一個怎樣堅強的人,面對死亡都是那么不堪一擊。我的心情就如一片漂浮在空中的落葉,隨著主人公的心情起伏變化。說實話,我對他們的愛情既羨慕又有種揪心的疼痛,甚至向往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心靈相犀的情感,因為這樣純美的愛情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極為少見了。
愛情是一種信仰,它儲存在人最珍貴最真誠的地方,儲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它和靈魂同在。不管怎樣,緣分到來時就珍惜,把握現在,即使給不了太多的溫暖,也不要去傷害。我覺得真正的愛情是新月和楚雁潮之間的那種愛情——純潔、簡單、真摯。他們的愛情雖然短暫,剎那芳華,轉瞬即逝,可是留在心里的卻是永恒。人生就是一首歌,每一個曲調,都詮釋一種震撼。或許愛情原本就是需要想念的,讓念想在歲月中悠然綻放,凝成彼岸的遙望,緣來緣去,千般婉轉,終會羽化成蝶,妖嬈成塵世里最美的絕戀。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三話題作文800字精選篇4
《穆斯林的葬禮》很長很長,整整三天,我都沉浸在它的痛苦或快樂中不能自拔。初次看到他的封面,便被“葬禮”二字深深震撼,這該是何等的悲傷,才能托得起葬禮的凝重!
這篇小說中,最悲情的人物便是梁君璧。兒時的她,有愛她的父母,有親愛的妹妹,還有溫柔的子奇哥哥,就算雙親去世,還有相依為命的妹妹,韓子奇也是愛他護她的丈夫。可當丈夫從英國歸來,他手中挽著的卻是自己的妹妹,她徹底崩潰,她開始變得瘋狂。她遭遇了不幸,她便使更多的人遭遇不幸。她讓最愛的兒子錯失所愛,她讓活潑的新月含恨而終,相依為命的妹妹與她反目成仇,最愛的丈夫離她遠去,珍寶齋的百年基業因她化為灰土。他的親人子女因她人生變得一片混亂,可她又何嘗不是一個可憐人呢?
其次,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冰玉的自由奔放與新月的活潑靈動,她們是一對相似的母女,都有著新式的思潮,有敢于沖破世俗的勇氣,然而,現實卻是多么的無奈!冰玉與韓子奇在英國相依為命,找到了命中的真愛,可他們的愛卻不被世俗允許,在姐姐的逼迫之下,她只能遠走他鄉,被迫與骨肉至親分離。讀后感大全,新月與楚雁潮愛的真誠,愛的熱烈,卻被楚雁潮的漢人身份生生阻斷,他們的愛最終也只能在新月死后無奈畫上句點。
韓子奇,終生追逐著玉,為了玉,他娶了自己師傅的女兒梁君壁,為了玉,他不惜拜偽君子蒲綬昌為師;為了玉,他不惜丟下子女獨自前往英國;為了玉,他放棄真愛;為了玉,他對妻子言聽計從,間接毀了自己和子女的幸福。他的一生都在追逐著玉,卻不知在這過程中他早已丟失了幸福。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完美,悲情的讓人想要落淚。但這本書的可貴之處,便是讓我們在悲情之外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之中看到了光亮。
那一個個鮮活而又飽滿的人物,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而那一段段凄美的愛情悲歌,正是對那個時代深情的控訴,韓子奇一生為玉癡狂,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對如玉般的純潔明凈的追求。
小說最終以葬禮結束,我想,是否可以看作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期盼,黑暗的舊社會在葬禮中必將消失殆盡,光明的新世紀必將來臨。
月魂玉魄于百年之外悠悠而來,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感動,深深的思索。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三話題作文800字精選篇5
讀完了《穆斯林的葬禮》這一經典著作,心中回蕩著難以平復的傷痛。全書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的曲折命運。文章跌宕起伏,情感真實細膩,文筆清新樸實,揭示了中華民族文化間的融合與碰撞。書中塑造了韓子奇、梁君璧、韓新月等形象。他們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豐滿真實。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韓太太梁君璧了。
梁君璧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書中對她的描寫主要分為兩個時期:少年時的璧兒與中老年時的韓太太。
梁君璧出生于玉器世家,自幼聰穎,長于心計。母親白氏性情溫順。身為家中的長女,雖不識字,卻是父親“玉器梁”的得力助手。剛十二、三歲便已是梁亦清的小小帳房。因此養成了她強勢、好強、自尊的性格。面對父親的突然離世,她并未大哭大喊,扛起了家庭的重擔;面對蒲綬昌的刁難,她毫不屈服地說:“父債子還,該換多少錢咱們換她多少錢,哪怕砸鍋賣鐵、典房子,咱娘幾個就是喝西北風,也得挺起腰做人!”年少癡狂,璧兒對她意氣風發的師兄有著不一樣的依賴與心動。在父親死去的第三年,韓子奇的歸來再次撞擊著她的少女心。喜悅、羞澀、激動輪番敲擊,她激動地說:“奇哥哥,你…你娶了我吧!”
《古蘭經》說:“婦為夫衣,夫為婦衣。”自結婚的十二年來,梁君璧極力做好韓太太這一角色。一段完美的婚姻總離不開兩個人的心有靈犀。但是出生玉器世家的梁君璧終究還是不懂韓子奇對玉的執著。
民國時期戰火紛飛,韓子奇在百般猶豫后決定帶著玉前往英國逃難,韓太太仍就堅守,與兒子、姑媽、奇珍齋和博雅宅一起留在北平。向往自由的玉兒偷偷跟隨韓子奇一同出國。卻未曾料想到經此一別,再見時只怪世事弄人。
十年的歲月在恍惚間退去,月圓玉歸,只是那月亮早已不是當年的月,美玉也失去了當年的光澤。韓太太滿懷著夫妻久別的欣慰和喜悅被韓子奇全部擊碎。丈夫的背叛,胞妹的背叛,將她的一切希望打破。
愛在不覺中變形,變成了習蠻的恨,轉移到新月身上。她變得更加性格,更加自私,更加狹隘,更加強勢,以此來報復丈夫對她的背叛。她極力維護自己的端莊、威嚴而又不失溫柔、寬厚的形象,但生活的始料不及和節外生枝卻使她難以保持理智和冷靜;正如書中所說“她生就得一張無遮無攔、暢所欲言的利嘴,經過半世生涯的磨煉卻變得常常“逢人只說三分話”,對丈夫和女兒也不得不言不由衷;她的性子本就藏不住半點秘密,人生的顛簸卻讓她的內心成了一個封閉的世界,只有對萬能的主才能敞開…”她無法掩示內心的痛苦與埋怨,只能選擇遠離新月;她無忘卻丈夫的背叛,所以在他面前極度強勢。她自私、任性,用新月上大學的機會來換取天星一場的風光的婚禮,甚至在新月病重時拒絕楚雁潮;她勢利,瞧不起容桂芳的家世,親樂將她與天星拆散;她無知,無視盧醫生的話,將新月的真實病情告訴她。她在無意間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多年過去了,五六十歲的韓太太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風華—她已經老了。韓太太沉浸在莊嚴肅穆的祈禱中,在萬能的主面前,她回憶著自己可悲而又荒誕的一生,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啊,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