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
《穆斯林的葬禮》確實是一本好書。二十年發行上百萬冊。感動幾代讀者。最純潔的夢想,最凄美的愛情,最痛楚的命運……,這些評價都毫不過譽。
整本書結構巧妙,兩個時空相互穿插。每個章節都以“玉”。“月”。為標題。交織在一起又在結尾合二為一。小說情節緊湊,佳境不斷。總有一種吸引人不斷地讀下去,讀下去的魔力。
霍達不小說設置了一個清絕的藝術基調。主人公的姓“韓”。“梁”。“楚”,隱含了“寒涼。凄楚”。以及人物的“清”。“冰”。“玉”等也給小說籠上了一層凄清的意境。和曹雪芹在設計紅樓夢中某些人名時有些許相似之處。
小說中也有不少精彩描寫。作者的文字讓人感覺十分真實。比如:寫韓新月大學時候的校園生活和同學情誼,就是活靈活現,估計以作者的親身經歷為素材的。寫韓新月臨終前突然看不見了,沒有親身經歷很難寫的如此真實。作者也有自述到:《穆斯林的葬禮》的故事取決于真人真事,通過內容也大概可以推知隱藏的真實故事。
有一處給我的印象很深。韓子奇和梁冰玉在國外生下新月,回國,冰玉君璧兩姐妹相見的情景。畢竟姐妹之間血濃于水,冰玉是君璧一手帶大的,這里感情應該很深很深。而梁冰玉從海外歸來還口口聲聲喊著:“我也有權利生活,有權利愛。”難道你愛了,就能傷害愛你養你如你親身母親的親姐姐嗎?梁冰玉還聲稱:“我只知道她是我姐姐,只這一點兒。”甚至鼓動韓子奇離開苦苦等待了他十年的結發妻子,兒子和自己遠走他鄉。這像是在海外接受過最好教育的人說出了的嗎?如果梁冰玉和梁君璧是陌路人,韓子奇已經不愛君璧,那她說這話還能勉強接受。但是她們是親姐妹這樣做就不免有些不道德。我想當時梁冰玉的當時的心情應該也是復雜的,既有對韓子奇的愛,又有對姐姐的思念愧疚,還有對家園的依戀懷念……我認為作者還是沒有完美的把這種充滿人生無奈的復雜情緒表達出來,但是寫的非常真實,把梁冰玉的行為描寫的很到位。
《穆斯林的葬禮》確實是一本好書,很有幸能拜讀到霍達的這本巨作。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精選篇2
我近期讀了朋友推薦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我手捧這這本書時,我首先閱讀了書的內容介紹及作者簡介,我佩服作者的才華,讓我佩服的更是作者是位女作家,不尤的讓我敬佩幾分!喜顏巾幗不讓須眉之感慨!
這本書內容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長達五十余萬字的長篇小說,以它獨特的視角與真摯的感情、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辛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書中著力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群像,血肉豐富,栩栩如生,如泣如訴,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韻繞梁。
這本書從“月夢”、“月冷”、“月清”、“玉魔”、“玉殤”、“玉緣”一直到“月魂”每讀一篇都被進入一個莊嚴偉大的世界,我不懂玉的無價,但從中讀懂玉王韓子奇的愛玉如命,情系一生,有不少的朋友都被故事打動而流淚,而我沒有,當真沒有嗎?不!當我深讀到新月之死,天星,新月的哥哥那斯心裂肺的吶喊時,我情不自禁的流淚了!那是怎樣的一個純情靈魂、幽靜的靈魂,美的靈魂!新月之死,是祝臺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上蒼天泣血。我還清晰的在“月落”中新月的遺體抬出“博雅”宅后,運往挖掘的墓穴,最后,一個悲涼的聲音,昭示亡人的親人要給亡人的試坑時,盡這項義務的,只有亡人的至親,被悲哀摧毀了的天星跳下墓穴、被痛苦粉碎的楚雁潮跳下墓穴!我又一次的流淚了!在最后的與戀人與世分別那肝腸寸斷,天感動了、地動搖感動了。愛情是那么的美好,雖然沒有花前月下,雖然沒有海誓山盟,可兩顆真摯的心永遠在一起的!
這本書從頭到尾以玉引玉,玉的長河、也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把人生的真諦寫的那樣深邃,那樣動情!
小說讀完了,可我那悲愴的心無法釋懷,我還久久沒有走出書境,還沒有走出自我,我的心沉沉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精選篇3
曲終掩卷,蕩氣回腸。讀完《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說,楚雁潮那一曲悠揚而又婉約的《梁祝》還回蕩在我的耳邊,它詮釋著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我們這樣懵懂而天真的年紀,還不能理解真正的愛情,但作為一個旁觀者,并不影響我對書中梁、韓家族六十多年的興衰以及書中人物之間摩擦出來的暖流和火花發出由衷的感嘆。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故事線索,卻是同樣的結局—相愛的人們最終都沒有象海子說的那終成眷屬。梁冰玉和韓子奇,因為倫理道德的原因分居三十三年;韓天星和容桂芳則因為父母的“智阻”而變的冷若冰霜;韓新月和楚雁潮,由于雙方家長的阻撓,愛情也最終隨著新月的離去而葬送。相愛的人總是分開,而不相愛的人卻在一起,貌合神離,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由于時代觀念的限制,對于韓子奇的妻子梁君璧所做的決擇并沒有錯,她也無法擺脫和沖破時代的桎梏。
二十五歲的倔小伙韓天星,不論家庭背景,無所謂“門當戶對”,執著地愛著他所愛的人,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還能接受,而在當時那樣做簡直是無法無天。桂老師,一位溫文爾雅、才學甚高的年青教授,愛上一個比自己小近十歲,且患有心臟病,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的人。他不顧外界壓力,毅然要愛她,這執著的追求正是愛情的真諦,是值得贊揚和理解的。而梁玉冰的思想過于偏激,她認為:我愛他,他也愛我,我們就結合了,事情就這么簡單。至于是否觸及別人的家庭,影響別人的生活與我無關。無論是當時的還是現在,她的愛情觀是要受到指責和唾棄的。
隨著主人公們陸續離世,書中多次寫到穆斯林的葬禮,這是作者對生命的夭折所發出的嘆息,也是一種對黑暗社會愛情悲劇結束的注解。
哀樂長鳴,這是所有人發出的至深感嘆!曲終掩卷,蕩氣回腸,那琴聲又縈繞在我的耳旁……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精選篇4
曾幾何時,懵懂的我以為只有聲情并茂的電視劇才能夠讓我哭泣,只是用文字鋪陳的情節并不是催淚彈,讀完《穆斯林的葬禮》后我才發現我的觀點是那樣的浮淺。每一個跳動的旋律,每一個曲折的情節,每一個引起共鳴的描寫,都深深地讓我的心溶化了。
霍達用她那細膩的手法,豐富的情感世界勾畫出了兩代人對于親情、友情、愛情的詮釋。天星對新月的手足之情是那么地令人羨慕,他想時時刻刻地保護著新月,不想讓她再受苦了……韓子奇的愛女情結更是別提,新月就好像是他的精神寄托,為了她,不惜拿出了他一生的至愛——玉,去交換女兒的未來。淑彥和新月的友情也是那么的讓人感動,雖然她們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她們的友誼之果卻沒有變質,這正是我最最欣慰的,也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也許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老的話題吧!新月和雁潮的愛是那么的悲壯,那么的震撼人心,也許新月是苦命的,十九歲就結束了她的美妙人生。但她卻又是幸福的。因為她得到了真愛,雁潮的愛,像火,給了她生的動力;像風,給了她無限的憧憬;像海,給了她依靠和寄托。她們兩個人“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真是太美好了。現在想來,也不能完全地責怪韓太太,雖然她很可惡,盡力地想要拆散他們,正如她拆散天星和小容子一樣,可是也就是由于她這樣,我才更加地能夠感受到新月和雁潮的愛的真切,愛的偉大。可是,“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雁歸有時,潮來有訊,唯有明月不再升起”太令人傷感了,太令人心碎了,唉,新月,雁潮。
另一個詮釋著愛的意義的就是韓子奇和梁冰玉的愛情。他們的愛沖破了世俗的枷鎖,打破了世俗的眼光,讓我更加地領悟到愛的力量的偉大。但是稍有瑕疵的就是韓子奇最后的退縮,也許這樣的形容他不夠準確,因為他肩上的負擔太重了,超過了他的負荷吧!唉,渺小的人呀!
我的字真是太齷齪了,我表達不出內心的感受,我表達不出內心的沖動,我表達不出內心的激動。唉,我的《穆斯林的葬禮》,讓我再細細地品讀你吧!歌頌你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精選篇5
《穆斯林的葬禮》中有兩處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描寫,父親韓子奇在臨終時是半信半疑地念著“清真言”去世的;而女兒新月在臨終時則義無返顧地呼喚著她所愛的老師“楚燕潮”的名字去世。
這兩幕不起眼的伏筆其實是在暗示作者要表達的意圖:
穆斯林的上一代還在受著伊斯蘭——這道宗教枷鎖的控制,雖說半信半疑,但是無法完全擺脫。
而穆斯林的新一代則已經大膽地沖破這道束縛美好愛情的枷鎖——伊斯蘭,將其徹底拋棄。
兩幕臨終的描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要表達的正是被她稱為穆斯林的回回民族,在前進中的巨大的變革,回回民族要想發展,要想享受現代文明的主張如愛情之上等等,作者看來必須拋棄伊斯蘭的枷鎖。而伊斯蘭又是回回祖祖輩輩守望著的信仰,在拋棄時必然產生強烈的鎮痛。回回民族在這場拋棄與守望互相沖突的鎮痛中獲得新生。新月死了,可是在作者的筆下,新月是為了改變回回民族陳腐的現狀而死的,她是回回民族變革發展的最前衛的烈士——用生命換取美好的愛情。作者在暗示回回民族要改變現狀,像其他民族一樣文明先進,不受宗教的束縛,必須要經過犧牲,像火鳳凰一樣的死去,然后獲得新的生命。
這是作者的理想,她愛自己的這個民族,但她的愛法與回族的穆斯林不同。她不認為回族的發展壯大在于恢復回族人對于伊斯蘭的信仰,相反,她認為回族不像漢族等人那樣享受美好的愛情與所謂文明的生活,障礙正是伊斯蘭。因此這個民族要想獲得發展,必須拋棄伊斯蘭的枷鎖。
韓子奇(代表回族的第一代革命者),沒有完全的拋棄伊斯蘭傳統,但是他的伊斯蘭傳統已經有了動搖。
韓新月(代表著回族的新一代革命者),已經完全地拋棄了伊斯蘭傳統,義無返顧地走向她的理想。這正是作者的希望——新一代的回族正在拋棄伊斯蘭教的束縛,回回民族的希望正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