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化故事的讀書心得
天上有個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里很難過,他想讓人們明白火的用處。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的一聲,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大火嚇著了,到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后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了一齊,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這時候有個年輕人發現,原先經常在周圍出現的野獸的嚎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亮的東西嗎”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現身上好暖和呀。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火一點不可怕,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時候,人們又發現不遠處燒死的野獸,發出了陣陣香味。人們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人們感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揀來樹枝,點燃火,保留起來。每一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但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極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他來到最先發現火的用處的那個年輕人的夢里,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里有火種,你能夠去那里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里大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年輕人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最之后到了遂明國。但是那里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十分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現就在遂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鉆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但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他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最后,樹枝上冒煙了,然后出火了。年輕人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年輕人回到了家鄉,為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鉆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并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中國古代神化故事的讀書心得【篇2】
從前,沙坪魚潭和洱海是相連的。那時,魚潭洞里住著一條修煉了千年的大魚精。
大魚精躲在洞里,只要發現有人從洞外經過,就會猛地伸出頭去,一口把人吞掉。
后來人們知道了這里有一條大魚精,誰也不從這里經過了。這下大魚精沒有了食物,整天餓得肚子“咕咕”叫。于是大魚精想呀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壞主意。
它在魚潭中亂滾亂蹦。由于它有妖法,經它這么一鬧騰,魚潭之中濤起浪涌,使附近的地面上洪水泛濫。剎時,田園被毀,莊稼被淹,人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
怎樣才能讓大魚精不興風作浪泛濫洪水呢?于是人們誠地向魚精跪拜祈求,魚精便對人們說:“從今以后讓你們安居樂業也可以,但你們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每年給我送一個漂亮的姑娘來。否則,我年年興風作浪,讓你們永遠不得安寧。”
人們別無他法,為了不讓魚精把附近的村莊都毀掉,只好答應了魚精的要求。從此,附近村莊的老百姓可就苦了,每年要給魚精送姑娘,村里輪到誰家出姑娘,誰家就會傳出撕心裂肺的痛哭聲。年復一年,許許多多的好姑娘都被魚精吃掉了。
這一年,一個叫阿鳳的姑娘將要被送給魚精。阿鳳姑娘心靈手巧,非常能干,這時她已和一個以打魚為生的小伙子定了終身。打魚郎怎么能讓自己心愛的人去喂魚精呢。
打魚郎從小就在水邊長大,練就了一身的好水性,他能抓住水中的游魚,擒住海底的蛟龍。為了不讓心上人遭受不幸,勇敢的打魚郎決心帶上魚叉,到魚潭洞里將魚精殺死,為鄉親們除害。
打魚郎帶著幾個強壯的小伙子,在洞的最深處找到了魚精。打魚郎猛地竄了上去,一把將魚精的尾巴揪住,猛地一拽,順手將魚叉從魚精肚子直插了進去,叉梢穿過魚精的五臟,竟從嘴巴里出來了。這樣,魚精乖乖地被治服了。打魚郎還是不肯罷休,又用一根粗大堅固的鐵鏈把魚精拴在一根大鐵柱上,并告誡它說:“記住,你這只作惡多端的魚精,從今以后不準你再隨便亂動,只有每年八月十五這天才準你翻一個身。”
打魚郎降服了魚精,回到岸上,鄉親們夾道歡迎他勝利歸來,歡天喜地慶賀他為民除了一大害。阿鳳的媽媽對打魚郎說:“你對我的女兒有救命之恩,既然你和她早就相愛了,我就把她嫁給你了吧!”于是,人們歡歡喜喜地給阿鳳和打魚郎舉辦了婚禮。從此,沒有了魚精的侵擾,人們過上了安樂的日子。
后來,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擔心魚精借翻身的機會又興風作浪,所以人們都在這一天來漁潭坡趕集。人們在集上唱戲對歌,用吵鬧的人聲來鎮住魚精。
中國古代神化故事的讀書心得【篇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狼。這只狼一到秋季,就抓來很多小動物和牲畜,把它們咬死存放在山洞里,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日子過得挺舒服。
有一天,粉嘴棗騮狐貍尋找食物,來到了狼住的山洞。兩個野獸經過一番客套,就結拜為兄弟。
過了不久,狐貍身體不舒服,想喝點新鮮肉湯。可自己的肉早已吃完,便到狼兄那里去借肉:“狼大哥呀,最近我身體不好,什么也不想吃,很想喝點新鮮肉湯,請你給我借點肉吧!”狼一聽,忙說:“哎呀,我的肉也不多了,那是留作過冬的。等我明夭捕到獵物再給你吧。”
狐貍聽后,心里十分生氣,但它臉上還是裝出笑瞇瞇的樣子,很有禮貌地向狼告辭了。出了狼洞,狐貍暗自發誓,要找機會報復一下。狐貍下山后,來到一家要籌辦婚事的小氈房旁,偷偷掀起蓋氈從下面站了進去。一看,氈墻上掛著叫支一烏黑發亮的獵槍,地上堆放著很多很多食物。它看著長槍,提心吊膽地吃著肉。吃完又從盤子里抓了些葡萄干。然后溜了出來。在回家的路上,狐貍遠遠看見了狼。它忙拿出兩粒葡萄干,塞進鼻孔里。跑了過去。狼一見狐貍就問:“老弟,你今天有什么收獲?”狐貍高興地笑道:“很好!很好!”說著打了個飽嗝。這時,塞在鼻孔內的兩粒葡萄干,一下噴了出來。從來沒有見過葡萄干的狼十分驚奇地問道:
“哎,這是什么東西呀?”狐貍故作神秘地說:“這是味道香甜、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仙丹神藥。你不相信,可以嘗一嘗。”
狼嘗了一顆,果然甜似蜜糖,便問:“你這種珍貴的仙丹神藥是從哪里弄來的?”狐貍說:“您要想得到這種長生不老之藥,并不難。山下有個小氈房,人們
你把它取下來挎在脖子上;旁邊黑鍋里裝滿著奶酒,你可以美美地喝個夠;地上放著大堆的肉;你可以盡情地飽餐一頓。盤子里盛的仙丹神藥,你可以吃兩把;然后你再唱上幾首自己最拿手的歌兒。唱歌是為了消化仙丹神藥,如果不唱歌,仙丹神藥消化不了,就起不了作用。剛才從我鼻孔里掉下的兩粒仙丹神藥。就是因為我少唱了兩段歌而沒有消化的結果。”
狼聽了信以為真,匆忙告別狐貍就下了山。
狼到了艾勒。一看四處無人,就鉆進小氈房。正如狐貍所說的、;里面堆滿了食物。他先取下墻上的獵槍,橫掛到脖子上。接著。從黑鍋里舀出奶酒。美美地灌了一肚子,又吃了一些肥肉和兩把葡萄干,便按照狐貍的話,拉著長調吼叫起來。人們聽到狼的叫聲,一齊拿著棍棒趕來,把狼嚇壞了,慌里慌張地就往外逃。沒想到,到了氈房門口,橫掛在脖子上的獵槍。被卡在門框上。這時人們一擁而上,把愚蠢的惡狼打死了。
粉嘴棗騮狐貍,把吝嗇狼存放在山洞里的肥肉和山洞據為己有,過了個舒適、溫飽的冬天。
中國古代神化故事的讀書心得【篇4】
暑期里,一本名叫《中國神話故事》的書吸引了我,聽后大家可別笑我幼稚哦,它之所以能吸引我,是因為它里面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和深刻的意義,讓人讀后感到舒暢萬分。
這樣吧,我先來給大家講一下其中一個《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上古時候,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誰也分不清它們,當時人們只能靠打獵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醫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死去。經歷了許久年之后,有一個名叫神農的部落首領,帶著他的眾多手下去尋找治病救人的草藥,在一座山上,發現了許多花草,但山又高又陡,沒有人敢上去,雖然手下不斷地勸阻神農放棄,但他卻信心百倍地想登上山頂去采摘。經過了百般周折,神農終于爬到了山頂,而且親自去品嘗各種百草的味道。傳說中他成仙了,后人又稱他為炎帝。
從故事中,我理解了萬事開頭難,而且要做好做成一件事情更難的道理。要取得成功,不是十分簡單的事,它會有許多的困難險阻,如果退縮放棄了,那成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但相反,如果面對困難我們能迎頭趕上,并且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那成功一定會是我們的,就象神農一樣,努力了,奮斗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對我來說,知識就象是高山上的百草,我只有好好學習,不怕辛苦,多學、多問、多練,高山上的百草也一定會屬于我。
這只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故事,其它的故事也都非常的精彩,真是讓人百讀不厭。
今年的寒假,一直在下雪,很少能外出到外面玩。于是我變成了一只小蝸牛,在家認真地閱讀了《中國神話故事》等書籍。這些神話故事像一塊磁石般吸引著我,如《寶蓮燈》里的“沉香劈山求母”、“哪吒蓮花化身”、“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白蛇傳》里“白娘子與許仙”、《天仙配》里的“牛郎與織女”以及“堯”、“舜”、“禹”的故事。勇敢的沉香、哪吒、后羿,不畏邪—惡勢力,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白娘子與許仙、牛郎與織女、田螺姑娘與勤勞和善良的小伙子終成眷屬,留下了千古流傳的動人優美的愛情故事;堯、舜、禹禪讓王位,以德治天下,關注天下民生疾苦,特別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至今傳美談。
在我們生存的世界上,自從盤古天天辟地,經歷了女媧造人、補天、三皇五帝,才有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環境;如果沒有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烏、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堅持與勇氣,我們中國人就不會戰勝各種自然災害;如果沒有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的科學和創新精神,就不可能有后來的四大發明;如果把沒有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就不會有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對“大同社會”的大膽思索與描繪;如果沒能白娘子與許仙、牛郎與織女、田螺姑娘與勤勞善良的小伙子的故事,也許我們還無法了解古人對神圣愛情的追求……
今天的中國已處于盛世之時——科學發達,文化先進,經濟發展,社會事業進步,人民生活殷實、小康,在新世紀邁向現代化的征程上,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八仙過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已不僅僅是神話故事,探索宇宙秘密的這一門科學已成為“現代空間學說”,所以神話并非愚昧。在十二生肖里,我屬龍,而在世界160多個國家里,龍則是我們中國和中國人的象征,我將立志,象龍一樣精力充沛、富于生機,并在探索科學的艱苦道路上不畏艱難、勇入直前。讓我們從小開始養成嚴謹、勇敢和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吧!長大了,努力把兒時的童話、神話變成生活中的現實,為我們的生活和生活著的世界增添一份光彩,為中國這條正在騰飛中的巨龍插上飛翔的翅膀。
中國古代神化故事的讀書心得【篇5】
據說在開天辟地的時候,人們不懂得種地,天上下雪就是白面,下雨就是油,隨便接隨便吃。那時候,人們不愁吃不愁穿,成天東游西蕩。
這天,玉皇大帝想看看人們的心眼兒怎么樣,就打發太白金星下界。太白金星變個老太太,到一家人家要飯,說:“大妹子,把你那白面餅給我一個!”
這老娘們兒一瞅:“什么,你還要白面餅?白面餅留給我那姑娘墊屁股的。”
太白金星一聽。這哪是好心眼子,回去奏了玉皇大帝。從此以后,下的雪就真是雪,下的雨就真是雨了。
以前,也沒想到攢糧,這回大伙兒愁得可就沒招兒了,都埋怨:“就怨那個老娘們兒不會說話,上方天神生氣了。”
正趕神農氏嘗百草,給人間治病。大伙兒沒法,就找他去了:“神農氏啊,你給想想辦法吧!”神農氏說:“我家養活一條白狗,也是天上神物,叫它到如來佛那求他給想想辦法。”大伙兒說:“那好啊!”
神農氏回到家,對白狗說;“現在不下白面,人都挨餓,你是不是到西天如來佛那兒,
白狗駕著云彩往西天走。玉皇大帝來氣了,叫太陽擋它、燒它。白狗一看,吭味一口,就把太陽咬去半拉。白狗說:“要不看你給人間照光明非吃了你不可。”
玉皇大帝一看,太陽沒擋住,又打發太陰君月亮去擋它。天狗來了氣,一口也給月亮咬掉半拉,月亮嚇得直叫。白狗說:“要不看你給人間照夜光,我也把你吃了。”
白狗駕著云一直奔西天去了,見到活佛。活佛打了個咳聲。拿出五谷雜糧穗兒,說:“你叼回去,叫人們種上!”白狗把這些五谷雜糧叼回來,交給了神農氏,這樣五谷雜糧就由神農氏傳出來了。
可是,那時候人們用刀耕火種,打糧不多。人們還是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正趕上豬精黑煞神下界,一看人們種地一掩一掩地摳,它來氣了,擱嘴一拱一拱地,把那地都拱成壟了。神農一看高興了,就在壟臺上撒種,莊稼長得挺好。從此,種地開始起壟了。
黑煞神不能老在人間拱地啊!后來,天上有個金牛星,他打發兒子和兒媳婦下界,幫神農氏種地。神農氏套上牛,拉彎彎犁杖耕地。種地用牛,自古到今,牛是農民的寶貝啊!
牛是金牛星打發下來的,它尋思老老實實幫人們干活好回去,聽以它不計較草料多少,你打也好,罵也好,它還是悶頭苦干,好為了上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