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讀書心得
我從小就喜歡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后來我上了學,識了字,爸爸媽媽就開始給我買故事書。前幾天,爸爸又給我買了一本書,叫《中外民間故事》。我拿到手里翻開一看,立刻就喜歡上它了。
這本書里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例如孟母三遷、狠心的后娘、孟姜女哭長城、木蘭從軍、司馬光砸缸、屈原沉江等。這里有好多故事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就給我講過,我非常喜歡。現在我把這本書捧在手,更是把這些故事翻來覆去地讀了又讀。
在這些故事里,我最喜歡的就是木蘭從軍了。花木蘭雖然是一個女孩子,而且還生在古代,可她卻比男兒還堅強勇敢。戰事一起,她便剪掉了長發,穿上戰袍,替年邁的父親上了戰場。在戰爭中,她立了許多戰功,最后還被提升為將軍。大軍勝利歸來后,她這才回到家鄉,換回了女裝。我讀這個故事,想象著花木蘭女扮男裝,在戰場上廝殺的場面,心情真是激動萬分。
這本書里其他的故事也都很有意思,我知道,這些民間故事源于民間,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體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思索,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潔善良的心靈。
總之,《中外民間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教我學會堅強、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我真是太喜歡它了!
中國民間故事讀書心得【篇2】
話說清康熙年間,山東即墨縣有個叫高東方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丟下個不到五歲的男孩長福。高東方一個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萬般無奈,高東方也只好再娶了。
長福的繼母叫細柳,年方十九,嫁過來后,細柳和高東方是舉案齊眉,百般恩愛。難得的是,細柳對長福也關心得很,從不打罵。有一次,細柳要回娘家,小長福拼命大哭,一定要跟去,高東方怎么勸也不聽。見他們母子如此情深,高東方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十分安慰。
一年后,細柳也生了一個白胖小子,取名長怙。正是一家人和美幸福的時候,不料天有不測風云,高東方有一天和朋友喝酒,回家的路上從馬上跌落而死,細柳和兩個孩子成了孤兒寡母。
光陰似箭,一晃長福就到了十歲,細柳將他送至私塾學習。但是,長福十分貪玩,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動不動就逃學,而且一逃學就跟著一群放牛娃瘋玩,經常是三天兩頭也見不到他的人影。細柳先是痛罵長福,隨后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斷了好幾根。長福每次挨打時也疼得狼哭鬼嚎,但奇怪的是,長福根本不怕挨打,依舊逃學,好了傷疤忘了痛,依舊貪玩,細柳根本拿他沒轍。
一天,細柳將長福叫到跟前,對他說:“長福,你既然不愿讀書,我也不能勉強你,反正我也對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了。不過,我們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人家,養不起吃閑飯的人。從今天起,你得學會自己養活自己了,你不是喜歡放牛嗎?這樣吧,你脫下身上的衣服,換上舊衣服去放牛。記住,你一天不勞動,就沒有飯吃!我還要狠狠揍你!”
于是,從這天起,長福穿上破舊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沒有可口的食物等著他——他得自己熱細柳和長怙吃剩的殘羹冷炙。就這么過了十來天,長福實在受不了了,這樣的日子太苦了。于是,他哭著跪在細柳的面前,說:“娘,還是送我去讀書吧,我一定好好學習。”細柳面若冰霜,好象壓根兒就沒有聽見,轉身就到了里屋。長福跪了半個時辰,見繼母不會回心轉意,只好拿著牛鞭、含著眼淚去放牛。
深秋了,寒風陣陣,長福還是穿著那身破單衣,而幾個腳趾全部從破鞋子里露出來了;冷雨綿綿,長福凍得縮頭縮腦,就像一個小叫花子。鄰居們看見了,都紛紛搖頭:“沒親娘的孩子,可憐啊!世上的后娘,沒一個好心腸的!”細柳聽在耳里,看在眼里,但還是那副鐵石心腸,根本不心疼長福。
可憐的長福終于沒有辦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鄰居王大媽聽說后,拄著拐杖問細柳:“孩子他 媽,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啊!”細柳眼都沒抬:“腳長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么辦法!”這下,鄰居們更是在背后指責細柳心腸狠毒。
三個月后,長福在外面討飯也吃不飽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進自己的家門,于是他哀求鄰居王大媽幫自己轉交細柳。細柳說:“他如果能挨一百棍子,就來見我,否則,他還是不要進這個門檻!”長福聽了,猛然沖進家門,痛哭流涕:“我愿意挨打,只求娘肯讓我回家!”細柳問:“你知道悔改了?”長福說:“我知道。”細柳說:“既然你已經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安分放牛吧!”長福大哭:“娘,我愿意挨一百棍子,只希望您讓我繼續讀書!”細柳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堅決不同意:“讓你讀書,那是瞎子點燈——白費蠟!”經過長福一再苦苦哀求和王大媽的勸說,細柳才勉強同意。
中國民間故事讀書心得【篇3】
今年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是由很多中國民間傳說組成。有牛郎與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祝,白蛇傳,馬蘭花,九色鹿……在這么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孟姜女哭長城了。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長城了,她天天在家里等,等待丈夫回來。整整一年過去了,丈夫沒有回來過一次,信也沒有收到過一封,孟姜女很著急,決定去尋找丈夫。在途中,孟姜女渴了就喝杯涼水,餓了就吃一點粗糧,累了就睡在路邊,費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長城。但是卻得知范喜良因為工作勞累上個月就已經過世了。孟姜女得知這個消息后,她很傷心哭了起來。突然嘩啦啦巨響一聲,長城倒塌了一大段。
讀了這個故事我在想他們是用什么方法在修建長城,長城到底干什么用呢?原來秦始皇修長城是為了防止別國入侵,長城也很長,東起鴨綠紅畔,西至嘉峪關,長城的總長度到達兩萬多公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一點也不過份。我認為秦始皇修長城保衛國家是很好的一項工程,但是他應該給工人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安排,并且保證足夠的糧食供工人食用,那么工人就不會因為勞累和饑餓死亡。
雖然在這個傳說中秦始皇是個非常殘暴的人,但是他也是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統一了七國,并且統一了我國的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秦國工將用生命修建的長城起了很發的軍事防御功能。長城也是宇航員在太空中能夠看見地球上的建筑物之一,千百年來象征著中華民族。
中國民間故事讀書心得【篇4】
如今,越多越多的人去閱讀欣賞外國名著,小說,散文,而漸漸忘記了屬于咱們中國自我的語言藝術,民族藝術,為了再次感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我閱讀了《中國民間故事精選》這本書。
一開始,我并不了解民間故事。這本書的導讀為我詳細地介紹了,原先民間故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創作和傳播主要依靠于勞動人民之間的口耳相傳。而民間故事傳承的強大的力量,能夠同風俗習慣相比擬,因為這是種靠行動、語言的團體傳承,所以具有著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民間故事中的很多篇章成了后是作家創作的靈感和源泉。
懷著一份期待與激動,我開始從第一個故事細細閱讀起,沒翻幾頁便被深深地吸引了。整本書,有我很小時候就明白,并且常常聽大人講的故事,比如狼來了,東郭先生和狼,這些故事雖然十分簡短,但卻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許多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無一不性格鮮明,惹人喜愛,并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夠讓我們明白許多簡單的小道理。比如狼來了就讓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撒謊,撒謊的后果就是羊都沒了,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東郭先生和狼告訴我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我們不能輕易相信壞人,要時刻堅持警惕心啊。書中也有許多讓我感到無比的故事,比如寶蓮燈,懂獸語的海里布。寶蓮燈中,三圣母和劉彥昌這段超越界限,愿意付出生命的代價的感情讓我震撼。沉香為了拯救母親,不怕危險,歷盡千辛萬苦,更讓我感動。懂獸語的海里布中的海里布也讓我十分敬佩,他為了保證其他人的安全,不惜出賣了自我的密碼,之后拯救了其他人,卻犧牲了自我,成為了一尊石像。當然,也有許多我以前聞所未聞,讓我大長見識的故事,比如李白求師,李白乃一代詩仙,在文學領域上可謂無人可敵,可他居然也為了尋找高人請教而放棄了欣賞美景,等待了五天五夜,這種虛心請教,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佩服。
讀完整本書,我仿佛整個人已經融入了進去,去欣賞那些自然人文,同神仙鬼怪在一齊。我也深深地被這些生命力頑強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懷。我也相信,這些植根于民間的故事,能夠口耳相傳,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中國民間故事讀書心得【篇5】
富蘭克林曾說過:“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本學期,我們在教師的陪同下,共同閱讀、交流、匯報了————《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
民間故事在各民族間廣泛流傳,書中那些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故事中那些主人公的優秀品質,讓我感受到了真、善、美。其中最讓我受益的是——《魯班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魯班決心上山拜師學藝,經過重重考驗之后,將教師傅五百年沒用過的工具磨得像新的一樣,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發明家、創造家。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恒心,就沒做不成的事,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所以,以后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像魯班一樣,堅持不懈地朝著目標努力前進。
書中還有許多令我感悟至深的故事,如:《花木蘭從軍》讓我感到巾幗不讓須眉的花木蘭,為了國家的安全,貢獻自我的力量,用盡全力去愛自我的國家和家人;《十二生肖的故事》讓我體會到害人終害己的道理;《倉頡造字》讓我感到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用腦思考,進取動手查資料,就必須會有所發明、有所發現……
讀完整本書,我仿佛整個人已經融入了進去,那些生命力頑強的故事在吸引我的同時,還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必須要在書中讀自我,在書中發現自我。”期望沒讀過這本書的你,有機會去讀一讀,相信你讀完后必須會和我一樣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