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落下了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于自己的內心,緣于愛。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激活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打開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或許對今天習慣于功利也擅長于鉆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為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為在追逐個人名利與權勢時,他們卻在為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為了自己,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愿為了鄉村里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么?他們是為了讓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舍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閱讀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篇2)
很早之前就接觸到了感動中國,記得那時候主要是為了寫作文總在背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素材,整個中學時代同學們們的作文中隨處可見感動中國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過感動中國,后來漸漸長大,終于開始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每年的感動中國,開始走進他們的故事,每一次總會熱淚盈眶。
感動中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這十多年來,無數平凡卻又高貴感人的故事被搬上熒幕,一位位普通卻又無比偉大的人被眾人所熟知,無論是赤誠報國、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愛,還是忠貞不離、反哺贍母的小愛,不論是偉大地驚天地泣鬼神,還是平凡的不足為道,人間真情、世間大愛,總會觸動我們的心弦。
每年的感動中國中,總會有一位獻身祖國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軍人,一位為民奔波甘于奉獻的焦裕祿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對親人不離不棄的普通人,一位獻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無論身居高位,還是來自基層,偉大還是平凡,感動不分貴賤,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用他們的執著詮釋著愛的含義,感謝他們,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正能量,在這個不是物欲橫流、不那么美好的社會里,讓我們看到希望,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就有力量!
閱讀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篇3)
愛是什么?愛是給工作一天的媽媽端上一杯熱水,愛是給爸爸捏捏肩膀,可是下面這兩位人物用行動證明了他們的愛。
陳斌強叔叔是一名中學的語文老師,他的媽媽患有嚴重的老年癡呆癥,所以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要用小時候媽媽背他的布帶背著媽媽!說到做到,他用那根布帶緊緊地和媽媽系在了一起,就這樣,陳斌強叔叔一直背著他的媽媽,照顧媽媽,管著媽媽的吃喝拉撒,他的學生也在日記里寫道:您是一位平凡的教師,但您永不平凡的行動去表達了您的愛。在課上,前排的同學聞到陳老師身上有一股味,陳老師說:“你們怕臟嗎?”一位同學說:“不怕,因為那是愛的味道!”
何玥是一名小學生,小學畢業時她患了腦癌,可是她依然有勇氣去面對慘痛的現實。醫生和何玥爸爸媽媽談話時,何玥無意中聽到了自己還能存活三個月,就主動提出去世之后要捐獻自己的器官。開始爸爸不同意,最后爸爸終于被她說服了。這是一個悲傷又極其感人的結果,在被救助的三個人的身體里,依然保留著何玥的希望,她用自己的大愛挽救了三個年輕的生命!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往往不能像父母那樣,但是陳斌強做到了,他一直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自己的母親,從不厭倦。何玥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別人,像天使一樣,給了別人生的希望。從這兩個故事里,我體會到愛是無窮的,愛是金錢買不到的,我知道了要多幫助別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多關心別人。
閱讀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篇4)
看完感動事跡,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強烈的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沖擊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每一份頒獎詞都是那樣的振奮人心,每一個人后面都承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它們深深的震撼我的心靈,刺激著我的神經。在觀看的過程中,有多次流淚,他們當中的有些事跡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無法想象的,但是他們做到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什么超強的能力,而是他們有一顆堅強和執著的心!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那樣的普通,但他們用平凡的雙手,高尚的'心靈,成就了偉大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們。
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后,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電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時的我們雖不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但一定是個讓中國人感動的人。
閱讀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篇5)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了要為社會做貢獻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話說“打鐵還需本身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干事創業的根本,身體力行,才能彎腰實踐。不斷學習黨的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理論技巧,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練就新能力。
二是堅守基本原則。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嚴守規矩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按規矩辦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終堅持不推諉不扯皮、不攤派不遙控,搞好單位團結,帶好干部隊伍。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尊老愛幼,爭做人人學習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職責。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組織和領導安排的要及時抓落實,自己分管負責的要親自指導跟蹤問效。作為一位公民一名國家干部,要敢于同社會的不良風氣說不,要善于帶頭做合格公民,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
他們活著是一面又一面旗幟,倒下是一座又一座豐碑,折射出一個時代中最閃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