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
茶,就是這一片簡簡單單、淡雅清新的樹葉,卻惹得中國這座溫婉的古國蕩起了層層漣漪。“碾深羅細,瓊蕊冷生煙。一種風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煩。”黃庭堅在《滿庭芳》對茶持這樣態度;“紅紗綠,春風餅。趁梅驛、來云嶺。紫桂巖空瓊竇冷。佳人卻恨,等閑分破,縹緲雙鸞影。一甌月露心魂醒。”黨懷英把對茶的情誼寄托在這首《青玉案》中;“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煜若春敷。”杜毓在《禮賦》中以飽滿的熱情,歌頌了祖國山區孕育的奇產茶葉,描繪品評新茶的特殊感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杯,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懷》也有過精彩的描繪。
而《紅樓夢》,這部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巨著、世界文學的瑰寶的作者就是一個白居易所期望的“愛茶人”。
一些雅士做過這樣的考證:一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中有273處寫到了茶,全書提到仙茗一種、名茶七種、外國茶一種。其中,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六茶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龍井茶、楓露茶、女兒茶、漱口茶等多種,更有小廝名喚“焙茗”。不夸張地說,在讀每回章節中都能聞到茶的清香,嘗到茶的甘醇,可謂是“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所以,民間有諺語說:“讀了紅樓想喝茶”,這樣的描寫一點都不為過。
另外,《紅樓夢》中對茶的用水、烹茶的藝術、精美的茶具和茶禮習俗的描述也都非常詳細。而且,從作者對茶用墨的多少和對茶文化的了解來看,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絕不是一人所寫。
除了茶,《紅樓夢》擁有繁盛的花草世界,充滿靈性的它們不僅是各個場景的點綴,也襯托了人物的性情——薛寶釵所居住的蘅蕪苑,多以香草遍植,雖整體造型樸素淡雅,但濃郁的香氣暗暗將寶釵寓于俗世中的富貴嫵媚。同樣,“孤標傲世”的林黛玉所住瀟湘館,為蒼翠的湘妃竹所環繞,既表明黛玉擁有竹子一般的氣節,也點出她為愛情歸還斑斑血淚。木訥懦弱的賈迎春配以“不勝愁”的“蓼花菱葉”,“檻外人”妙玉配以寒冬中苦苦修行的紅梅,嬌憨豁達的史湘云配以明媚鮮艷的海棠……更有寶玉生日宴上的行酒令、海棠詩社的由來,因海棠花而起;芒種節祭花神,黛玉有《葬花吟》;中秋題詠菊花詩,一共吟詠菊花韻事十二種;香菱與芳官等人斗草,一連數出觀音柳、羅漢松、君子竹、美人蕉等花草名……
浩瀚紅學,不僅讓我們收獲了豐富多彩的知識,更了解到藝術家從事創作,缺少生活不行,缺乏藝術修養也不行。在一個安靜的下午,聽雨打屋檐的脆響,品一口清茶,翻一頁紅樓,貪婪的嗅著空氣中彌漫的雛菊花的味道,不得不感嘆時光荏苒,歲月靜好。
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篇2】
紅樓夢是一部超越時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筆下一個豪門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個耐人尋味,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寶玉、黛玉的真摯愛情更令人唏噓不斷,不敢妄作評論,只愿說說我讀后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覺得除了寫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純潔的愛情。最主要的是寫女人,一個個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在這部小說里我最喜歡的.是晴雯,她才貌出眾,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惡如仇,真乃一女中豪杰,但卻因此引起賈府主子的不滿、惱恨,最后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家中,不禁讓人黯然淚下。金陵十二釵,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慘故事,尤三姐為了愛情,情愿獻出寶貴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王熙鳳的狡猾奸詐,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連死都沒有個墓碑。迎春大丫環思棋與潘右安從下就相互愛戀,最后卻都為了愛情獻出寶貴的生命。讓人不禁為他們的命運慨嘆唏噓。黛玉葬花的柔情幾人知?黛玉與寶玉真心相愛卻因為封建禮教和家族的不容,而最后導致了這場悲壯的愛情悲劇,有情人終不成眷屬。曲折的故事情節,性格分明的人物,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愛情是不分貧富貴賤的。不能讓世俗影響純潔的愛情,雖然現在社會的拜金主義流行,甚至某些女孩子拋出“沒房、沒車,就不結婚的言論。”在婚姻上更講究門當湖對,我不禁慨嘆古人的愛情,他們為了敢于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為了愛敢于拋棄自己的一切,為什么我們反而不成了呢?難道真的是沒有錢就沒有愛情嗎?相信讀過紅樓夢的您一定也會有您自己的答案,愿世俗少一些煩擾,愿愛情少一些悲劇,愿天下有情人都終成眷屬。
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篇3】
明清小說,流芳百世。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描寫世態炎涼最突出的當屬《紅樓夢》,《紅樓夢》是我最喜歡的書。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金釵”非常出眾。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寶釵的溫柔大方、賈元春的高貴、王熙鳳的潑辣……讀著讀著,我仿佛也變得多愁善感,對《紅樓夢》中的一切文字似乎都變成了一幅幅圖畫,令我心曠神怡。
最令我難忘的,應是“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林黛玉是一個嬌柔多姑娘,她纖細的身材在花叢中清掃桃花,收集到一個囊袋里,然后埋在地下。這時寶玉出現了,兩人戲看《西廂記》、戲談《西廂記》,以崔鶯鶯、張生互喻。人物形象的刻畫惟妙惟肖,真是精彩至極。而“寶釵撲蝶”卻更有一番風味。寶釵拿了一個扇子,輕輕撲著蝴蝶,可那時玉蝶卻如同一對蟋蟀,似乎一閃一閃地跳著往前跑。寶釵那嫵媚的身姿一跳一跳地遠去,靈巧、可愛。此時的寶釵,沒有平時的莊重,一點也不比黛玉遜色。
讀了《紅樓夢》全書,我也哭了好幾回,這里面悲傷的情境太多了。黛玉在寶玉成親熱鬧的時候,一個人孤單地走了,那情景該是多么的悲傷。沒有任何人陪伴著,就走了……
最后,賈府與王、史、薛這四家都收監的收監、抄家的抄家,也應了前文“護官符”中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其實,《紅樓夢》中蘊含著許多道理。不能強求的事,千萬不要勉強。不能去做壞事,做了一件錯事就要彌補,不能隱瞞,那樣只會一錯再錯,滿局全輸了。做人也要隨和一點,如果不給人留面子,就處處碰壁,倒霉的只有自己。
《紅樓夢》,你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我記住了,你的“木石良緣,金玉良緣”我也記住了,你的“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我更是記住了。
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篇4】
《紅樓夢》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在婚姻、建筑、文化、財產等各方面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云,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后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于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于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并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盡管實際上他心里喜歡林黛玉。婚姻大事他無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著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么悲慘的結局我卻怎么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后,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為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我為黛玉和寶玉感到悲哀,寶玉最后竟然出家當了和尚,因為他知道林妹妹是為自己而死的。便在靈柩前放聲大哭。
一個風光顯赫的'大家族,就這么沒落了!不知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是否都和我一樣,為他們感到悲哀、痛心?
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篇5】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首《葬花吟》讓多少人心悲意慟。一曲《紅樓夢》,唱出了一個時代的悲喜興衰。當大雪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凈時,曾經的繁華富貴只有留在薄薄的書頁中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國運昌隆,皇恩永續,似乎一切都欣欣向榮,萬象爭輝。少有人看到,整個社會從最底層至最上流,皆是一番淤泥擁阻,渾濁不堪的景象。底層百姓失田棄地,難以維持生計。不愿受辱遭害的,毅然別過人間。硬掙著命活下來的,不是被官府算計,就是被大家族盤剝,最終也免不了悲慘的命運。大家族間更是利益糾葛,為了錢勢互相傾軋,爭權奪勢,與官府沆瀣一氣,弄得民不聊生。就是家族內部也是無休止地勾心斗角,最終還是難逃家破人亡的結局。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喟嘆的不止是她一個人的悲哀,也許不久后的他年,不光是這傾城傾國的林妹妹,就是這天下無二的大觀園內的一草一木也怕是不知何處去了吧。世間的快樂終歸于幻滅,回想起來,也不過是做了一場夢而已。縱使清純潔凈如妙玉之類,也終究落得個狼狽退場。在那個污濁不堪的時代,有誰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呢?個人的悲劇如流沙攢聚,漸漸匯成無限的沙漠了。他年葬儂知是誰?不知。慢慢風塵把它們都埋葬干凈了。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最凄涼的一句聯,也是林黛玉對自己結局的最為精準的預測。《紅樓夢》是一出悲劇,劇中的每個人都被牢牢困在命運的蛛網上。有的人在奮力掙扎,筋疲力竭。有的人早已放棄抵抗,迷迷糊糊地等待毀滅的到來。他們的悲劇并非巧合與偶然,而是與整個社會的沉淪密不可分的。預言從一開始寶玉夢游太虛時就得見端倪。不然,高鶚何以續作后四十回?何不續出大團圓的皆大歡喜的結局?寶黛二人是天上仙靈轉世,死后自會還化作仙靈重歸天界,可那些血肉之軀呢?還是一朝春盡,終歸塵土。
由此看來,一部《紅樓夢》的太豐富,叫人無法全部參透。一首《葬花吟》又怎能概括得盡?真真是紅樓一世界。
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篇6】
《紅樓夢》是了不起的。它是封建社會中少數尊重女性的書。
在封建社會,女人社會地位低下,甚至比牲畜還不如,看看那些煌煌正史,竟把那些因糧盡而殺女人吃的事跡大大表贊,他們可曾想過,女人也是人,她們中,有的才華橫溢,有的美麗聰慧……
賈寶玉,封建社會中的一大奇葩,不愛功名不愛權勢,卻愛戀尊重女性,其父賈政聽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便認定這個兒子是“淫魔色鬼”,可見賈政也不過是個愚腐的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
每次看《紅樓夢》我都忍不住要罵:真是奇葩了!賈母、王夫人等人皆是女子,卻不同情那些下場悲慘的女子,反倒認為是她們命中注定的,當她們活生生拆散寶玉與黛玉這對壁人時,還覺得理所當然,她們不僅葬送了寶玉的幸福,也葬送了寶釵的幸福,更是間接的將黛玉置于死地,長歌當哭!
《紅樓夢》里女性各具風格,十分優秀,但下場卻又十分悲劇,可這悲劇的結尾,卻正是體現了封建社會女性的不幸與作者曹雪芹對女性的尊重。若他不尊重女性,也把女性當作“低賤之人”“生育工具”,他又怎能發現并寫出這些悲劇。很多學者認為,寶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他們尊女愛女,將女性看作珍寶一般,這在封建社會是極為難得的。
一說起悲劇,便令人無法不想起林黛玉,講真,她的性格并不討喜,尤其是在大家閨秀、通情達理的薛寶釵的比較下,更是讓賈母、王夫人等人堅定了要娶寶釵的決心。
可是,縱然黛玉是“多愁多病煩惱身”,寶玉最愛的是她。當黛玉香銷玉殞后,寶玉也出家了,平等自由的愛情不屬這對青年男女,多么可悲!
《紅樓夢》歌頌女性,展現了女性的純潔美好,是女性的頌歌!
初二紅樓夢讀書心得700字【篇7】
一桌一椅一榻,幾摞書,參差不齊,四面堆跌。手捧一杯香茗,伴著幽幽的茶香四溢,靜下心來,慢慢品嘗。香茶與書香,一同帶進“黃金屋”。在心靈的一隅,獨獲“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又不乏幾分文人雅致,讓我們的人生旅途“風景這邊獨好”。
喜歡讀書的靜。她讓人得到享受與思考,尤其是在綿綿雨天,窗外細雨霏霏,像牛毛,像花針。雨絲親吻著玻璃,滴滴答答如少女呢喃。也只有這雨聲柔軟、細膩,撥動人的心弦。黃燈下,靜品《紅樓夢》,為黛玉的葬花而潸然淚下。那棵降珠草,用一生的淚來回報,這綿綿細雨,不正是他的淚水嗎?幾分柔情又起,風哀怨……唯有雨聲沙沙。一經情感的洗禮,吟唱著“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心底再也不能激蕩起浪花,像被降了溫,一份傷感,因為讀書時的雨聲靜謐,讓人像蘆葦般的,靜靜思考,細細品味。
當你在閱讀時,會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體會著閱讀所帶來的幸福滋味,甚至可以穿越千年,與詩人相遇。采擷一本唐詩,輕輕地誦讀著,笑容綻放在臉上。回眸唐朝,我看見了那個瀟灑神奇的身影,手持一柄劍,行走在山山水水之間,似乎又不被世俗所牽絆的李白。寒風蕭瑟,皇宮外,金碧輝煌。他獨自站在宮門外,想起數月前天子堂前跑馬,醉酒時的力士脫靴,奉命時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鼎盛之際,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卻遭人惡語,他沒有淚,沒有悲,依然一副坦然。是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細細品味,深深地汲取其中的營養精華。
不管是常讀,還是第一次品讀,總是甘愿被書中所俘虜,時而蹙眉,時而釋懷,時而怨,時而愁,跌跌宕宕,波瀾起伏。有時讀到了樂處,便傻傻的望著窗外,眼前似乎浮現出剛讀過的畫面,真可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閱讀中體會讀書的美妙,這種感覺如魚得水,自由自在。
漫嘗書香,就像清茶,入口苦澀,回味卻甘甜,因為那是跨越了時空留下的記憶。
漫嘗書香,“黃金屋”中風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