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
《朝花夕拾》這本書很好,單題目就透露出對時光的惋惜,早上的鮮花待到夕陽西下再去拾起,時光如此匆匆。
《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認為寫得比其他文章更好一些,首先魯迅告訴大家他家后院有一個小樂園。然后在下面的寫作中用上了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也用上了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繼續(xù)描述了長媽媽給魯迅講故事和在雪地里無味但快樂的游戲,又回憶起閏土的父親捕鳥多,自己捕鳥少,記敘魯迅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展現魯迅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的,我從中摘抄幾段:“翻開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班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還有“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要好得遠”。以及“掃開一片雪來,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篩網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等等都能看出魯迅兒時的歡樂,更用這些來反襯出魯迅為何不想到三味書屋去上課,為下文乏味的生活作下了鋪墊。
接著寫魯迅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學習。文章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了剛剛入三味書屋,看到三味書屋的模樣,又記敘了在三味書屋的幾件事:我問先生問題,都到后院去玩,開喉嚨大聲讀書,百草園反襯了三味書屋極其乏味的生活,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端矛盾,孩子們只能在當時乏味無趣的書塾里偷偷地去尋找樂趣,就是現在我們老百姓所說的“偷著樂”,魯迅也從該文章中表達了應該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靜悄悄地沒有聲音”。這段足以展示當時社會兒童的生活是多么乏味,“偷著樂”的兒童不快樂!
今天的學生在我們國家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教育下,能在多姿多彩的學習、生活中快樂成長,再也用不著像作者當時那樣偷偷去尋找樂趣,過乏味無趣的生活。
我們要珍視我們現在的這種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我們現在有些學生還不滿足,要父母做這做那的,別的孩子有的,他都要有,還要穿名牌、講時髦,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只注重外表,不注重素質,我們父母的錢賺來多不容易,因此我們要節(jié)約,我們比起魯迅那一代人已經很幸福了,何必要如此“貪婪”呢?
同學們啊!珍視我們現在的這種生活吧!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精選篇2)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也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仿佛在給我們講故事一樣,也就更能吸引我們。在這些作品中,《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曾在初一時讀過,卻總是一知半解,心中只有些模糊的感覺。
在這次寒假里,我又重新讀了這本書,或許是因為課上學習過幾部分的原因,心中突然間明了了些。二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小引……細細品讀下去。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成長過程的生活道路和經歷,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或許并不全是真實的,但卻能夠從中覺察到魯迅對于過去的情感。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那些參雜了虛構的故事中,魯迅或是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或是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這一切,確實是我們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閱讀這些散文,我們能夠體味到魯迅發(fā)自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們仿佛看到了小小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中,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好奇地向先生問“怪哉”蟲的事情。
我們好像看到了小小的魯迅,赤著腳丫子,在海邊與閏土玩耍,聽著閏土的“傳奇”故事,眼中閃爍著對大海的美麗的向往,心中有了一個“小英雄”的形象。雖然年幼,卻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似乎看到了小小的魯迅,高興地收下了長媽媽帶給我的禮物,忘記了與長媽媽的“舊仇”。在書房里,一個人靜靜地,手捧著希冀已久的《山海經》津津有味地徜徉在奇異的世界中。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不禁懷想起自己幼時傻傻單純的白色時期:雖毒舌卻細心體貼我的青梅竹馬,雖粗糙卻真心關懷我的大哥哥,雖大大咧咧卻一心為我的媽媽……
那么那么多的美好的回憶,才促成了如今已漸懂事的我。即使我仍不夠成熟,但我仍會努力,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記憶,有一部我自己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精選篇3)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代表作,書中涵概了魯迅先生從孩提青年時期的悲歡離合,記錄著一位文學巨匠成長的點點滴滴。
我家的那本《朝花夕拾》有些年代了,它散發(fā)著古書的風韻。觸著那飽經風霜的封面,看著草書的《朝花夕拾》書名,想起了魯迅對一個書名的精雕細刻。此書本名為《舊事重提》后經他的一番苦思冥想,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翻開己發(fā)黃的紙頁,一陣墨香撲面而來。它經過了時間的醞釀,沉淀,發(fā)酵,變得如此醇厚,如此深長。我沉醉了。霎那間,我仿佛乘著一葉扁舟,在迷霧氤氳的歷史海洋中航行,而《朝花夕拾》恰似一盞明燈,穿透迷霧,引領我來到魯迅的過去。
我看到了阿長。那個矮矮胖胖的保姆,她影響了魯迅的兒童時代,她睡覺時總是愛擺一個"大"字,她和別人講話時總愛指指點點,她腦袋里全是瑣碎的小節(jié)。當和迅哥兒講長毛的故事時,他對她的全是敬畏,當阿長踏死了魯迅心愛的小隱鼠時,迅哥兒很氣憤,當阿長買來了魯迅弋夢寐以求的"三哼經"時魯迅再一次敬畏她了。她善良而愚昧。
我看到了魯迅的父親,父親曾讓童年的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而魯迅從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父親被庸醫(y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陡赣H的病》中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性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本質。后來,魯迅聽從了衍太太的話,在父親臨終前大叫,大聲哭喊,沒有讓父親安靜地離去,這是讓魯迅靈魂永遠不安的痛。我看到了藤野先生,一位異國醫(yī)學教授。他平等待人,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平凡中滲透出偉大。他給予了魯迅先生無盡的安慰與幫助,若我們不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艱難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我又來到了百草園,草木茂盛,鮮花遍地。魯迅在這里享受到了童年的無限樂趣。雪地捉鳥,疊羅漢,拔首烏弄壞了后墻,采野果吃,都是魯迅兒時最快樂的游戲,兒童的生活趣味是廣闊的。我又踏進了三味書屋,小小的書屋,束縛著多少孩子的童年,約束著多少孩童好玩的天性,封建的書櫥教育,孩子只能讀書,背書,連問題都不能問,孩子們的童年是灰色的,沒有一點樂趣,看著那不知所云的文言文,只能死記硬背。孩子們的童年不應是這樣的,應是活潑快樂地健康成長。我合上書頁,舉目遠眺,看見有一叢薔薇開了一朵嬌嫩的花。呵,《朝花夕拾》不就像這一朵唯一盛開的薔薇花嗎,艷麗而嬌美,而又有刺,魯迅的語言雖在這本書中有些溫情,卻也不乏他冷峻,犀利的風格。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精選篇4)
翻開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一行行文字映入眼簾,又把我?guī)нM一幕幕畫面里,令我浮想聯翩。
書中,我得知,魯迅先生通過對自己的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時代的回憶及恩師和故友的深情懷念,真實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心路歷程。然而,這本散文集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魯迅先生那些對當時封建社會的一個個諷刺,一個個嘲笑,形象刻畫了那時的封建年代社會的腐朽,政府的無能,人民的麻木。也從一個個側面描繪了從到辛亥末年時期的社會現實。作者對俗及文化的深刻揭露、諷刺和批判,正表達了作者對像現代一般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這些,都讓我充滿了驚奇與無奈。因為當時的社會,是如今的我們無法想象的黑暗,腐敗,與無能。
《朝花夕拾》中,《五猖會》這篇散文中提到的:父親要求魯迅背誦《鑒略》,背熟了才能去看五猖會,使兒時天性愛玩,對什么都好奇,又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是十分痛苦的,當然魯迅也不會例外。因此,背完書后,魯迅看會的心情也沒有原來那么好了。這表現了魯迅對當時強制的封建教育的不滿以及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的強烈控訴??梢姡敃r的封建社會是多么死板呆滯。而相對于我們現在來說,如今的教育制度,學習方法,可是比魯迅小時候要好得多了。
無獨有偶,魯迅曾到三味書屋去學習那枯燥無味的四書五經,每一天都是搖頭晃腦地去背許許多多的古文、詩經。這,同樣說明了封建教育的呆板。
書中還有一篇散文令我記憶猶新,那就是《父親的病》。文中提到了兩個所謂的“名醫(yī)”,為魯迅的父親開了“妙方”。一位是紹興城中的“名醫(yī)”,開的藥方是““生姜”兩片,竹葉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碼是蘆根,須到河邊去掘;一到經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尋兩三天,梧桐葉。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逼婀值氖?,父親的水腫卻越發(fā)嚴重,這位名醫(yī)卻“極其誠懇”(此處打雙引號)地說:“我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這里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本領比我高。我薦他來看一看……”而陳連河的藥方,也是稀奇古怪:“蟋蟀一對,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還有平地木十株,普通都稱為“老弗大”。然而,還有一種特別的丸藥:敗鼓皮丸?!?/p>
顯然,這兩位名醫(yī),都只是虛有其表,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當第一位名醫(yī)手足無措時,卻假似好心介紹了另一位庸醫(yī)陳連河。由此可見,當時的封建年代,有多少這樣的徒有虛名而實質上卻是勒索錢財的“名醫(yī)”,不像現在,大部分的醫(yī)生都有自己的醫(yī)德,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幫助病人。可先,我們所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多么幸福的年代啊!有如此好的教育環(huán)境、學習氛圍,那我們是否應該不再抱怨學習科目太多,內容太無趣了呢?因為與那個封建年代相比,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實在是好的太多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得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魯迅先生兒時在那樣枯燥無味的學習環(huán)境下,未來依然創(chuàng)作了那么多膾炙人口的書籍,那我們就要以他為榜樣的基礎上,少點抱怨,珍惜我們難得的大好時光勤奮努力的學習,珍惜現在的學習環(huán)境,珍惜當今的學習機會,勤學勤問,才對得起這些難能可貴的改革教育啊!有句話說的好:不會抱怨的人才是智者。還有一句話也說得妙: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所以,不要再抱怨,珍惜現在吧。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精選篇5)
茶未涼,溫度流連在小桌上。半盞清香,氤氳了朝夕過往。窗簾的木質邊框,鐫刻著一棵樹睡著的容光。我坐在桌旁,淺淺地讀著《朝花夕拾》,頓時思緒萬千。
捧起《朝花夕拾》,魯迅先生那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的文字,如小橋流水一般潺潺流淌,讓人心曠神怡。這本書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散文集,生動地記述了他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求學歷程,抒發(fā)了對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猶如一幅描繪清末民初生活風格的畫卷,那一個個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長媽媽了。長媽媽是一個很典型的婦女。她愚昧迷信,頭腦里沒有知識,但規(guī)矩卻比誰都多。她的睡相極差,睡覺時總是伸開兩手兩腳,在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魯迅先生沒有余地翻身,他還踩死了魯迅先生兒時心愛的那只小隱鼠,這也難怪魯迅先生很討厭她??墒?,長媽媽也是一個樸實善良的人,她把最真摯的愛奉獻給了魯迅先生。她能繪聲繪色地講長毛的故事,還送給了魯迅先生一直渴望得到的《山海經》。正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道德泯滅的心,使魯迅先生憶起她,追念她,委實不易,心里是這么復雜,我們是否也會如此的看待自己的母親,也是如此的愛恨交織。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正如魯迅先生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又不時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來,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百草園得到的樂趣,以及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乏味生活形成對比,這也正是我們有時對學習和玩樂之間的矛盾心理。
在文中,充分地描繪出百草園這個荒園充滿著無限的樂趣,那里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到云霄里去了”,這無一不是一座兒童的樂園,無一不充滿生氣,無一不充滿歡樂,無一不充滿欣喜,也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這般生活也正是我們所憧憬的,無拘無束,天真爛漫,世外桃源。
然而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便開始了乏味的學習生涯,就只讀書,中午習字,晚上對課。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魯迅先生也依舊能夠找到樂趣。他常常和同窗們到屋后的園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xù)讀書,遠遠不及在百草園里快活,自由。
魯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來幾乎沒有時間玩耍,這個學堂,無疑是束縛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當時看來,這是一個萬惡的學校,今天想來,這或許是家長們最期盼的一所學校了。我們現在所上的學校,一天雖然要上八節(jié)課,可每節(jié)課下課都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中途還有體育活動呢!更何況我們所用的課本都是免費教材,這不知是比當時幸福了多少倍?可有的孩子卻不接受這種創(chuàng)造的美好生活,恣意地踐踏這份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生活。賭博,網吧,偷盜……甚至是走上違法犯罪,但我相信這一定不是他們自愿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享受幸福,現在的我們要努力學習,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
風吹時,有葉落下。我們的童年已漸行漸遠,留下的卻是一個美麗的回憶。讀《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味兒吧。那份瑣碎的記憶將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不一樣的快樂,實在是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精選篇6)
一張嚴肅、不茍言笑的臉上配著一副黑框眼鏡,頭發(fā)如鋼絲般直豎著,穿著傳統(tǒng)的對襟衫,凡是見了他的人,都要畢恭畢敬的叫一聲“先生”,這個人是誰?凡是讀過他作品的人都會脫口而出:魯迅。殊不知,這位嚴肅的先生也曾經是一個小男孩,也有多姿多彩的童年。這本書像一幅緩緩展開的綺麗畫卷,帶我們去領略、品味大文豪魯迅的童年時光。
本書記載的《阿長與山海經》令我印象深刻,阿長是魯迅的保姆,秉承著一堆令人厭惡的規(guī)矩:正月初一,早上醒來的第一句話就得說“阿媽,恭喜恭喜?!安辉试S說別的話,說過以后,還要吃一點福橘。”在魯迅看來,簡直就是“繁瑣之至“??墒前㈤L也是處于對魯迅的愛。魯迅一直渴望帶圖的《山海經》,阿長在告假回家的時候買到了,也許那聲“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和書中那“人面獸、九頭蛇“的畫像會深深地留在魯迅心中。
長媽媽,一位可敬的長輩,她有些像現在的一些家長,雖然有些嚴格,有好多規(guī)矩,但是她那張絮絮叨叨的嘴下是一片好心,而且她看起來一直在教訓你,其實也在默默關心你。魯迅的長媽媽給他買了山海經,而你的媽媽可能會在兇你之后深深自責。所謂“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雖然沒那么夸張,但也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篇《五猖會》,講了魯迅小時候十分盼望看五猖會,里面有人扮成水滸傳里的人物,有人扮成用一只腳走路的鬼王,還有會勾魂的鬼無常,更有各式各樣的妖魔鬼怪,牛頭馬面,魯迅和伙伴們都很向往這熱鬧非凡,鑼鼓喧天的迎神賽會。不料最終被父親拉去背書,錯過了期待已久的五猖會。
魯迅在五猖會開始前就滿懷期待,甚至浮想聯翩??墒亲詈笠粋€晴天霹靂讓夢想像泡泡一樣破滅,這個故事時在讓人忍俊不禁??墒亲屑毾胂?,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好多類似的情況,比如想和朋友一起玩,期盼了好久卻被一句“快寫作業(yè)“給牽住了腳步,是啊,多么貼近生活。其實作家離我們并不是遙不可及,多留意觀察,隨筆寫下有意思的事情都很簡單,只是平時也要多多積累。
讀了《朝花夕拾》,我發(fā)現魯迅的筆風竟然并不統(tǒng)一。原來他不總是犀利地批判社會,《朝花夕拾》他寫出了自己一去不復返的童年時光,大家分享了童年的喜怒哀樂。魯迅先生好像變成了一個小男孩,正眉飛色舞地針對童年侃侃而談。是啊,生活的包袱、工作的壓力,魯迅多久沒有笑過了。只好通過寶貴的回憶,懷念童年的點點滴滴。就像《城南往事》里英子說的:“我默默地想,慢慢的寫,感覺自己又看到了駱駝隊,又回到了童年”。也許,魯迅先生也想通過回憶童年,卸下身上沉重的“壓力包袱“吧。
如果人的一生是一天,那么童年就是充滿朝氣的黎明;如果人的一生是一年,那么童年就是萬物生長的春天。再有幾年,我將邁出童年的門檻,走進青年的殿堂。珍惜這寶貴的童年時光吧,它如果撒腿跑了,就一去不復返了。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初二作文1000字(精選篇7)
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一篇追憶往事的文章,訴說著一幕幕封建社會上的腐敗局面,要想了解清末民國初期的歷史,當讀《朝花夕拾》。冬日的暖陽,開啟了我與它的邂逅。
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所作,反映了他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展現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狀況與風氣,也揭露了各種丑陋的現象。雖然文字溫情,卻狠狠地批判了當時使人感到黑暗的行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坝万仍谶@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仿佛一個活潑可愛的小魯迅就在我面前,鉆進叢中摘野果,與伙伴一起玩耍,雪中捕鳥時又是那么有趣,使人心情愉快?!叭稌莺竺嬉灿幸粋€園……”許多人都認為三味書屋奪走了孩子的快樂童年,然而我的觀點卻恰恰相反。一個“也”字。使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并列,表明“我”也認為這里是有趣的:折臘梅、尋蟬蛻、喂螞蟻、用盔甲套做戲、在荊川紙上畫畫兒……雖不如百草園那般多彩,卻也是孩子開心的好去處,其樂無窮。這也是魯迅先生童年美好的回憶和成長的樂園,使讀者感覺妙趣橫生,如身臨其境。
真正黑暗的,是那所謂的“孝道”。當我讀到“二十四孝圖”這一章時,眼前浮現的是郭巨埋兒的“愚孝”,這個故事令我反感。作者以激憤的筆調和辛辣的諷刺,批評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目從事令人同情,衛(wèi)道士是可恨的。那黑暗中的一絲光明,在陰間閃爍?!盁o?!笔亲髡叻浅O矚g的角色,他是一個勾魂使者,渾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雖然是鬼,卻正直公平。因為人間無公正之說,惡人并沒得到惡果,而真正的公正只有在陰間才有。極度諷刺了那些打著“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也將“無?!边@個角色描寫得入木三分。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阿長。她迷信愚昧,卻也有樸實、善良的愛。是一個活生生的底層勞動婦女的形象。在“貓、狗、鼠”一文中寫她踏死了“我”的隱鼠,后來又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寫她愛擺“大”字,以及在新年里那一連串令“我”覺得很奇怪的儀式,使“我”覺得厭煩。但“長毛”的故事讓阿長得到了“我”對她的空前的敬意,以及“我”覺得她有偉大的神力。再到后來阿長對“我”的無私疼愛——不辭勞苦為我買來山海經。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成功。說明阿長確實有偉大的魔力。最后的那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更是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無限的懷戀以及深切的祝福之情。
書中還有許多精彩的人物,一位是魯迅的好友范愛農,一個“眼球白多黑少”的人。還有衍太太,作者表面上夸她,實際則在諷刺她,我覺得這是一個多嘴多舌、喜歡使壞、自私自利的婦人。
《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告訴我們“人要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