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肥胖比例是多少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母義明教授團隊發表的由全國243個城市的1580萬名符合條件的成年人參與的《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并發癥》顯示,受試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
數據顯示,肥胖占比存在明顯的性別和年齡差異,男性肥胖比例較女性更高、且肥胖年齡往往更輕。男性超重的比例為41.1%,女性為27.7%;男性肥胖的比例為18.2%,女性為9.4%。
肥胖標準的計算方法
體重(kg)/身高平方(m)?。
肥胖指數實際上也叫體質指數,簡稱是BMI,根據世界衛生組織,BMI標準在18.5到24.9之間認為是正常的體重,BMI在25到29.9的認為是超重,大于等于30以上的認為是肥胖。不過對于肌肉發達的人,BMI可能會誤判為肥胖。
肥胖的人群容易患很多慢性的疾病
1、糖尿病:肥胖容易導致內臟脂肪堆積,內臟脂肪堆積后可出現胰島素抵抗,因此容易得糖尿病,肥胖人群一定要監測血糖水平,一旦發現血糖水平增高,需積極予以干預;
2、代謝綜合征:肥胖容易導致代謝綜合征,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都屬于代謝異常所引起,且容易與糖尿病并存;
3、呼吸系統疾病:肥胖還會導致呼吸系統出現阻礙,如患者在睡眠時,容易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這時患者會由于呼吸障礙導致出現嚴重的低氧血癥;
4、其他:由于肥胖患者還會出現其他的不良事件,如在神經系統方面,肥胖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腦出血的情況,育齡期的女性肥胖還會導致卵泡成熟障礙,或者出現多囊卵巢綜合征,影響患者正常的生育功能。此外,肥胖還會導致脂肪肝、骨關節病等。
肥胖的預防措施
1、 提高認識
充分認識肥胖對人體的危害,了解嬰幼兒、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齡階段容易發胖的知識及預防方法。
2、 飲食清爽
要想身體苗條健壯、避免肥胖,就要采取合理的飲食營養方法,盡量做到定時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 加強運動
經常參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戶外活動,既能增強體質,使體形健美,又能預防肥胖的發生。
4、 生活規律
為預防肥胖,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飲食營養、每餐不要太飽,既滿足了生理需要,又避免了能量儲備;若睡眠過多,熱量消耗少,也會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齡的人應安排和調整好自己的睡眠時間,既要滿足生理需要,又不能多睡。
5、 心情舒暢
良好的情緒能使體內各系統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運行,對預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反之,沉默寡言、情緒抑郁,會使生理機能發生紊亂,代謝減慢,加上運動量少,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積。
引起兒童肥胖的原因
1、遺傳因素
科學研究證明,遺傳在孩子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遺傳因素不僅影響著骨骼系統的發育,而且遺傳基因控制著身體的能量消耗,決定從脂肪中運用多少熱量。因此,身材胖的父母,子女胖的可能性也很大。
2、營養失衡
孩子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營養,所以他們必須不斷地從外界攝取各種營養素,尤其是足夠的熱量、優質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兒童營養調查資料也證實,營養豐富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進生長發育,但是,長期的營養失衡,也會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
胖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吃的多,主要是由于吃的東西決定的,一般來講,偏好吃多脂肪食品和甜食的孩子,發胖的機率比較高。由于兒童的天性大多愛吃甜食,因此許多肥胖兒童喜歡吃奶油、漢堡包、炸薯條、可樂等高熱量的食物,這些食物一般缺乏營養,以吃這些食物為主長大的孩子,往往身體嚴重缺少鈣和碳水化合物,而且體內糖和脂肪的含量過高。
3、缺乏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還可以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呼吸系統、運動系統和心血管的`功能,尤其能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鍛煉。
與前幾代兒童不同,現在的孩子大多住在高樓里,缺乏交流的機會,從幼兒園回家后一般都呆在家中看電視、玩游戲,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因此,非常缺乏體育運動。這樣就限制了體能的消耗,再加上營養過剩,脂肪在他們身上沉積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身上的肉越多,身體就越笨重,也就更懶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