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生成
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于2023年8月24日下午2點鐘加強為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Saola;名字來源:越南;名稱意義:越南最近發現的一種罕有的珍貴動物),下午5點鐘其中心位于菲律賓馬尼拉東北方向約750公里的菲律賓以東洋面上,就是北緯20.4度、東經124.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20公里。
臺風的由來
每到了夏季,會經常會聽到臺風兩個字,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臺風來襲最頻繁的時候,而臺風的來襲會給人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到生命,那么臺風是如何形成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臺風形成的原因。
臺風形成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大量的水汽,什么地方有大量水汽,那么就是海上,因為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里,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
在臺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
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上升的氣流里面有水蒸氣,就出現液化,那么水汽一旦要液化了,它就會成云,有可能就會降雨。所以這里就會有成云和降雨,但是這只是普通的對流雨的形成。
中心空氣都上升了,所以它中間形成了一個低氣壓中心,那么外邊的氣壓還比較高,外界的氣壓氣體就會往中心補充,那也就形成了風,所以就會出現高壓補充,補充過來之后就形成了風。
這是臺風的一個簡單的原理,就是海水受陽光的照射而蒸發,蒸發了之后熱空氣上升到上面成云將與周圍的空氣補充過來,這就是臺風的簡單道理。
臺風形成有比較高的溫度和充沛的水汽,燒開水時,鍋底的水會往上升,這是因為鍋底的水受熱膨脹的原因,空氣也是這樣,當底層的空氣受熱后,就會往上升。
南方為什么多臺風
臺風發源于熱帶海面,那里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后形成了臺風。臺風路徑大致可分為三類:①西進型臺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后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②登陸型:臺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臺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并逐漸減弱為低氣壓。③拋物線型:臺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我國南方距離熱帶海面比較近,太平洋熱帶海面形成臺風后首先侵襲的就是南方地區。臺風登陸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會逐漸減弱一般都到不了北方。
臺風為什么叫臺風
關于臺風名字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說來源于廣東白話“大風”。你們念一下,“大風”是不是接近于普通話的“臺風”?
第二種說是源于閩南語系的“風臺”,風臺就是指臺風,湛江雷州話及粵西、廣西東南沿海講黎地區都這么說。那么問題來了,“風臺”又是怎么來的?是“風大”的意思嗎?
第三種說法是臺風的名字,來自于古希臘神話中的怪物提豐( Typhoeus )。他是地母蓋婭與深淵神塔爾塔羅斯所生的孩子。他上身似人,下身似蛇,身高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還要高,長有100個腦袋, 眼睛能噴火,口中能發出各種駭人的吼叫聲。臺風的英語是typhoon就是源自提豐Typhoeus 。
其實,關于臺風的叫法,世界各地有所不同,美國、加拿大、加勒比海等地叫颶風;印度洋、孟加拉一帶叫熱帶風暴;新西蘭、澳大利亞叫熱帶漩渦;中國、東南亞各國叫臺風。
臺風怎么形成的
臺風發源于熱帶海面,那里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后形成了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