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下午排入海洋
在日本的鄰國韓國,民眾對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計劃感到極度不安和憤怒。許多韓國人擔心,核污染水會隨著洋流擴散到韓國海域,并且影響到海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因此,自從日本宣布核污水排海日期以來,韓國人就開始了新一輪的瘋狂搶鹽行動。韓國人認為,海鹽儲存越久、品質越好,而且可以用來制作泡菜等傳統食品。在一些超市和網店中,海鹽甚至出現了斷貨和漲價的現象。
不僅如此,韓國人還把搶鹽的熱情帶到了股市上。在8月22日,與鹽相關的概念股在韓國股市大漲。例如,Insan公司的股價一度上漲了30%,達到了6月12日以來的最高點;Daesang Holdings公司的股價也上漲了9%,創下了6月16日以來的最高點;Boratr公司、Pulmuone公司和Sempio公司的股價也分別上漲了24%、4.4%和12%9。
對于韓國人的搶鹽行為,中國專家表示不必效仿。中國鹽業協會會長李曉東說,中國有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國內的產鹽量也滿足需求,所以不建議效仿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他還說,中國有多種來源的食用鹽,不僅有海鹽,還有井鹽、湖鹽和巖鹽等。此外,他指出,中國與日本之間有東海陸架隔離,核污染水不會直接影響到中國沿岸海域。但網傳清華大學做的試驗,研究稱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達中國。
網友普遍對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計劃感到震驚和憤慨。并認為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和自私的行為,不僅違背了國際公約和道義,也無視了全球公眾的利益和意愿。大家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對日本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其停止這一危險的計劃,同時也加強對海洋環境的監測和保護,防止核污染水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核污染水入海有什么危害
核污染水入海的危害: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人類通過食用受污染的海產品或接觸受污染的海水,會攝入這些放射性物質,從而增加罹患癌癥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核污染水到底有多“臟”
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研究員余雯此前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核污染水里含有大量的氚、鍶89、碘129、銫137、銫134、鈷60等放射性核素。
它們有一個天然的衰變過程——不斷地放射粒子,并轉變為另一種元素。射出的粒子往往攜帶著較高能量,“攻擊”生物細胞并造成損傷。
核素進入身體的3種途徑
1. 飲食攝入,富集了核素的魚類很可能被人類吃進體內。
2. 呼吸攝入,入海的核素可能會通過蒸騰作用進入空氣。
3. 如果特定海域內核素含量極高,人體接觸海域,可能被直接照射進入體內。
海水能“稀釋”輻射影響嗎
日本曾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設計的方法,測算排海計劃對日本居民的影響,結果顯示,影響不超過自然背景輻射的十萬分之一。
魏方欣對此表示,大海確實有強大的稀釋作用,但輻射量較低絕對不是同意日本排放核廢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