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趟受阻旅客列車上的暖心故事
K396次列車長楊龍:社區大禮堂優先留給43名研學團的孩子使用
7月31日12時許,鐵路部門決定將K396次列車全部旅客轉移避險,700余名旅客被分散至當地居委會、鐵路工務工區和居民家中。旅客中有43名參加研學的孩子,年齡均在11至13歲左右,分別從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呼和浩特、包頭等地上車,且只有3名女性老師陪同。轉運過程中,大家自發將條件相對較好的社區大禮堂留給他們使用。
K396次列車長楊龍:7名退役軍人旅客冒雨輪流背著殘疾旅客安全轉移
7月31日中午,鐵路部門決定將全部旅客轉移避險,列車工作人員打開全列車廂車門,組織旅客有序下車,其中7號車廂有一名殘疾男性旅客行動不便,車上7名退役軍人旅客冒雨輪流將殘疾旅客背至居民家中。
Z180次列車添乘干部邵顏婷:旅客齊幫手,及時救治淋雨發燒小旅客
Z180次列車所停留的門頭溝區安家莊村基礎設施遭到了洪水破壞,滯留人員抵達村里后,周邊已是沒水沒電沒手機信號,列車員多次出去探路,發現水太深了,人和車輛都無法通過。轉移過程中,一名小旅客因淋雨發燒,Z180次列車長金琳帶著工作人員向旅客詢問有沒有退燒藥,得知情況后,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在攜帶的物資中找出合適的藥物。功夫不負有心人,對癥下藥后,孩子得到了及時的治療。截至8月2日上午10時,被安置的900多名旅客和44名工作人員身體狀態均良好。
Z180次列車旅客趙冀:列車員借來煤氣罐,為我們煮雞蛋、熬粥
為了能讓旅客吃上熱乎的食物,Z180次列車工作人員全員上陣,把列車上的塑料袋套在頭上、身上當作雨衣,頂著暴雨向附近村民借來了村里僅有的幾個煤氣罐,支起鍋給旅客煮雞蛋、熬粥,讓大家吃上了熱乎的食物。食物有限,列車工作人員把食物讓給了老人孩子,自己卻一口飯都顧不上吃。
Z180次列車司機:主動退行200米,將列車停至安全地帶
7月30日中午,Z180次列車被緊急扣停在安家莊站。司機堅守崗位,及時瞭望,第一時間發現山洪暴發險情,主動駕駛列車退行200余米至安全地段停妥。全車人員轉移至安置點后,在物資緊張的情況下,兩名司機將食物留給旅客;疏散場所有限,兩人把有限的禮堂空間讓給旅客,自己則待在屋檐下避雨,夜里風大雨急,兩人又在禮堂旁邊的廁所內度過了一夜。
K1178次列車長南如雨:兩袋面粉,讓我們渡過了難關
K1178次列車被臨時扣停在豐沙線沿河城站一天后,至7月31日中午,車上餐料已經用盡。沿河城站7名工作人員自己餓著肚子,將僅剩的兩袋面粉送到車上。列車工作人員將面粉做成面片,優先發放給170余名老人、兒童等重點旅客。
K1178次臨時黨支部:風雨中的戰斗堡壘
7月30日中午,K1178次列車被緊急扣停在沿河城站,列車上隨即成立了由3名黨員職工和4名黨員旅客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在每個車廂征集了1名志愿者,協作分發物資、維持秩序、安撫旅客,特別是在列車受困期間旅客情緒出現多輪波動的情況下,反復宣傳列車停留是為了保障旅客安全,對平復旅客情緒起到了較好作用。
落坡嶺站工作人員:我們不能走,我們是一個戰斗集體
7月31日13時30分許,落坡嶺站6名工作人員和K396次列車乘務人員一道,將900余名旅客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隨后,站長馬瑞新安排車站5名工作人員立即轉移,自己一個人留守。但20分鐘后,離開的副站長蔡明祥等5名工作人員又全部返回。他們表示,我們不能走,我們是一個戰斗集體。
落坡嶺站站長馬瑞新:副站長、黨員蔡明祥腳上磨得全是水泡
因需與外界聯系,他本人一直堅守在車站行車室不能離開,與站外聯絡全靠落坡嶺站副站長蔡明祥等人。蔡明祥同志組織車站4名職工冒雨奔走購買物資,為直升機空投物資做向導,護送患病旅客轉移,不間斷進行落坡嶺水庫水位巡視,由于走路太多,蔡明祥同志腳上全是水泡。
如何應對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發生前:(1)要避免在低洼地帶、山體滑坡威脅區域活動。每年夏初要對房前屋后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地質變化,看是否有危險跡象。(2)要熟悉周圍環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特別是人群密集區要及時做好人員疏導轉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發生后:(1)發現重大征兆或已經發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展和救援。(2)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性強,陡漲陡落,持續時間短。當發現河道漲水,要迅速撤離,不可麻痹遲疑。汛期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3)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4)及時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緊急救護等。
暴雨來臨時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渾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暴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6)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8)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9)遇到危險時,請撥打110求救。
近期雨水較多,為更好地預防洪澇事故,避免災害發生,構建平安和諧,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山洪的形成因素
地質地貌因素:
山洪災害易發地區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蝕溝谷發育,其地質大部分是滲透強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質巖、板頁巖發育而成的抗蝕性較弱的土壤,遇水易軟化、易崩解,極有利于強降雨后地表徑流迅速匯集,一遇到較強的地表徑流沖擊時,從而形成山洪災害。
氣象水文因素:
山丘區不穩定的氣候系統,往往造成持續或集中的高強度降雨。據統計,發生山洪災害主要是由于受災地區前期降雨持續偏多,使土壤水分飽和,地表松動,遇局地短時強降雨后,降雨迅速匯集成地表徑流而引發溪溝水位暴漲、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從整體發生、發展的物理過程可知,發生山洪災害主要還是持續的降雨和短時強降雨而引發的。
人類活動因素:
山丘地區過度開發土地,或者陡坡開荒,或工程建設對山體造成破壞,改變地形、地貌、破壞天然植被,亂砍濫伐森林,失去水源涵養作用,均易發生山洪。
洪災嚴重的地區及危害
洪災是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災害。
洪災最嚴重的是武漢,還有安徽、福建的許多城市。河北,北京地區如今也在受災城市之列。最近有一項研究分析全球哪些城市面臨沿海洪澇的風險最高。為此研究方收集了全球136個人口超過1百萬的沿海城市的相關資料,分析這些城市的海拔、人口分布和防洪設施,比如防洪堤或抵御風暴的海岸護欄。
洪水泛濫,淹沒了農田、房舍和洼地,災區人民大規模的遷移;各種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沒引起群落結構的改變和棲息地的變遷,從而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莊遷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結構發生變化;洪水淹沒村莊的廁所、糞池,大量的植物和動物尸體的腐敗,引起蚊蠅孳生和各種害蟲的聚集。
洪澇災害使供水設施和污水排放條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廁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來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動物尸體留在水面,受高溫、日照的作用后,腐敗逸散惡臭。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標的數量增加,飲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腸道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洪水還將地面的大量泥沙沖入水中,使水體感官性狀差,混濁,有懸浮物等。一些城鄉工業發達地區的工業廢水、廢渣、農藥及其他化學品未能及時搬運和處理,受淹后可導致局部水環境受到化學污染,或者個別地區儲存有毒化學品的倉庫被淹,化學品外泄造成較大范圍的化學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