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70個大中城市5月房價報告出爐
全國70個大中城市5月房價報告出爐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5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總體降勢趨緩。山東納入統計的4市中,濟南、青島、煙臺3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同比均上漲。
具體來看,與上個月相比,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減少,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46個和15個,比上月分別減少16個和21個。
山東4市中,與上個月相比,新建商品住宅方面,濟南環比上漲0.7%,青島環比上漲0.3%,煙臺環比上漲0.1%,濟寧環比下降0.5%;二手住宅方面,濟南、青島均環比下降0.2%,煙臺環比下降0.3%,濟寧環比下降0.7%。
與全年同期相比,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26個,比上月增加4個;二手住宅同比上漲城市有9個,個數與上月相同。
山東4市中,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建商品住宅方面,濟南同比上漲3.8%,青島同比上漲2.3%,煙臺同比上漲0.3%,濟寧同比下降3.6%;二手住宅方面,濟南同比下降1.4%,青島同比下降2.7%,煙臺同比下降0.1%,濟寧同比下降5.3%。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分析認為,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總體降勢趨緩。
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環比下降
從新建商品住宅看,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環比分別上漲0.2%、0.3%和0.1%,深圳下降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從二手住宅看,5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下降0.4%,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6%、0.8%、0.2%和0.1%;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分別轉為下降0.3%和0.2%。
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漲幅擴大或降幅收窄
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7%和0.4%,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3和0.5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6%和3.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3個百分點。
商品房的定義
商品房在中國興起于80年代,它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包括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后經營的房屋,均按市場價出售。商品房只是特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由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開發的,建成后用于市場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而自建、參建、委托建造,又是自用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不屬于商品房范圍。它是開發商開發建設的供銷售的房屋,能辦產權證和國土證,可以自定價格出售的產權房。
商品房價格構成
(一)土地使用權取得費
商品住宅開發經營單位依法通過國有土地出讓、轉讓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為支付的出讓、轉讓費用、拆遷安置補償的凈支出及按規定應交付的有關稅費之和;商品住宅開發經營單位依法通過行政劃撥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為取得該劃撥土地所支付的征地費、拆遷安置補償費及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費用之和。
(二)住宅開發成本
1、前期工程費。包括水文及工程地質勘察、測繪、規劃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建筑設計、施工通水、通電、通路及平整場地等費用支出。
2、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費。包括房屋主體部分的土建(含樁基)工程費、水電安裝工程費(含結構和裝修)、設備購置費等。
3、附屬工程費。包括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和列入住宅小區詳細規劃的非營業性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
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指小區用地規劃紅線以內的道路、供水、供電(含一戶一表)、供氣、供熱、有線電視、郵政信報箱、電信、路燈、防盜(含每戶或單元保安門)、綠化、環衛、排污、排水、消防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所發生的設施(設備)及建設費用中,按規定應由商品住宅開發項目負擔的費用。
非營業性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包括根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列入小區施工圖預算項目的公共停車
庫(棚)、鍋爐房、水泵房、派出所、居委會、公廁、垃圾轉運站、圍墻等建設費用中,按規定應由商品住宅開發項目負擔的費用。
4、間接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直接組織、管理開發項目發生的各項費用。
5、其他符合國家規定并與項目開發直接有關的費用。
(三) 住宅開發期間費用
指開發經營單位在開發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支出。住宅開發期間費用應按受益項目進行合理分攤。
1、管理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2、財務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在開發經營過程中為籌措建設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調劑外匯手續費、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企業籌資發生的其它財務費用。
3、銷售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為銷售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四)利潤
以上地使用權取得費和住宅開發成本之和為基數計取,屬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商品住宅,其利潤率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確定;屬市場調節價的商品住宅,其利潤率由開發經營單位自行確定。
(五)稅金
指依據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金按國家規定的稅目和稅率執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不列入組價因素,在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外按稅務部門的規定辦理。
(六)住宅差價
包括樓層差價、朝向差價。樓層差價、朝向差價分別按增減代數和為零的原則,由開發經營單位自行制定,其中屬政府定價的政府指導價的,報價格主管部門確認。
(七)下列費用不得計入商品住宅成本
(一)開發經營單位自用的辦公用房、營業用房等應分攤的各種費用
(二)企業的贊助、捐贈支出以及其它各種與開發經營無關的費用
(三)各種賠償金、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
(四)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費用的其他支出。
結構形式
商品房的結構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其所用的材料來劃分。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磚混結構住宅
磚混結構是指建筑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柱等采用磚或砌塊砌筑,柱、梁、樓板、屋而板、桁架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的講,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磚墻承重的結構。
磚混結構住宅中的“磚”,指的是一種統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異型粘土磚,如空心磚等。“混”是指由鋼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鋼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樓板、過梁、樓梯、陽臺、排檐等。這些配件與磚做的承重墻相結合,可以稱為磚混結構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磚混住宅一般在5層、6層以下。
2.磚木結構住宅
磚木結構住宅是指建筑物中承重結構的墻、柱采用磚砌筑或磚塊砌筑,樓板結構、屋架用木結構共同構筑成的房屋。
3.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住宅
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結構如柱、梁、板、樓梯、屋蓋用鋼筋混凝土制作,墻用磚或其他材料填充。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多用于高層住宅。具體又分框架、框架剪刀墻結構等。
4.住宅的建筑形式
根據《住宅設計規范》,民用建筑高度與層數的劃分為:1層~3層為低層住宅;4層~6層為多層住宅;7層~12層為中高層住宅(也稱小高層住宅);13層~30層為高層住宅;30層以上(不包括30層)為超高層住宅。
5.復式住宅
復式住宅一般是指每戶住宅在較高的樓層中增建一個夾層,兩層合計的層高要大大低于躍層式住宅(復式為3.3米,而一般躍層式為5.6米),其下層供起居用,如炊事、進餐、洗浴等;上層供休息睡眠和貯藏用。
優點是:
1.平面利用系數高,通過夾件層復合,可使住宅的使用面積提高50%~70%;
2.戶內隔層為木結構,將隔斷、家具、裝飾融為一體,既是墻,又是樓板、床、柜,降低了綜合造價;
3.上部層采用推拉窗戶,通風采光好,與一般層高和面積相同住宅相比,土地利用率可提高40%。
不足在于:
1.復式住宅面寬大、進深小,如采用內廊式平面組合必然導致一部分戶型朝向不佳,自然通風、采光較差;
(2)層高過低,如廚房只有2米高度,長期使用易產生局促憋氣的不適感;貯藏間較大,但層高只有1.2米,很難充分利用;
3.由于室內的隔斷、樓板均采用輕薄的木隔斷,木材的成本較高且隔音、防火功能差,房間的私密性、安全性較差。
6.智能化住宅
智能化住宅是指將各種家用自動化設備、電器設備、計算機及網絡系統與建筑技術和藝術有機結合,以獲得一種居住安全、環境健康、經濟合理、生活便利、服務周到的感覺,使人感到溫馨舒適,并能激發人的創造性的住宅型建筑物。一般認為具備下列四種功能的住宅為智能化住宅:
1.安全防衛自動化;
2.身體保健自動化;
3.家務勞動自動化;
4.文化、娛樂、信息自動化。
具備以下四種基本功能,即可實現家庭活動自動化。家庭活動自動化是指家務、管理、文化娛樂和通信的自動化。所謂家務,是指家電設施、保安設施、能源管理等;所謂管理,是指家庭購買、經濟管理、家務工作及醫療健康管理等;所謂文化娛樂,是指利用計算機進行學習、娛樂、文藝創作等;所謂通信,是指利用通信網絡與外界聯絡及咨詢服務。
要注意電腦化和智能化的是不同的。大量內附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儀表儀器、裝備和系統,均可稱為“電腦化”,但不一定是智能化。必須采用某種或某些人工智能技術,使該儀表、儀器、裝備和系統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方可稱為智能化。電腦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智能化住宅小區是指以一套先進、可靠的網絡系統為基礎,將住戶和公共設施建成網絡并實現住戶、社區的生活設施、服務設施的計算機化管理的居住場所。其重點在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住宅的安全性。
為進一步規范住宅小區智能化建設,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和勘察設計制定了《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將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分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三個等級。
1.《導則》要求一星級示范小區應具有:安全防范子系統,包括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衛報警、閉路電視監控、對講與防盜門控、住戶報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子系統,包括對安全防范系統實行監控、遠程抄收與管理、IC卡、車輛出入與停車管理,供電設備、公共照明、電梯、供水等重要設備監控管理,緊急廣播與背景音樂系統,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信息網絡子系統,包括為實現上述功能科學合理的布線,每戶不少于兩條電話線和兩個有線電視插座,建立有線電視網。
2.二星級示范小區除應具有一星的全部功能外,在安全防范子系統和信息管理子系統方面,其功能及技術水平應有較大提高;信息傳輸通道應采用高速寬帶數據網作為主干網;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應配置局部網絡,并供住戶使用。
3.三星級示范小區應具有二星級的全部功能。其智能化系統的建設在有可能的條件下,應實現現代集成建造系統(HI-CIMS)技術,并把物業管理智能化系統建設納入整個住宅小區中,作為HI-CIMS工程中的一個子系統。同時,HI-CIMS要考慮物業公司對其智能化系統管理的運行模式,使其實現先進性、可擴展性和方便管理。
7.住宅的開間
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墻皮到另一面墻皮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稱為開間。根據有關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筑的開間常采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但就中國大量建造的磚混住宅來說,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有效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
8.住宅的進深
住宅的長度和進深,在建筑學中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從前一墻皮到后一墻皮之間的實際長度。根據有關規定,住宅的進深常采用下列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 、5.7米、6.0米。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通風條件,從理論上講,住宅的進深不宜過大。在住宅的高度(層高)和寬度(開間)確定的前提下,設計的住宅進深過大,就使住房成狹長型,距離門窗較遠的室內空間自然光線不足;如果人為地將狹長空間分隔,則分隔出的一部分房間就成為無自然光的黑房間。黑房間當然不適于人們居住,補救的措施之一是將黑房間用于次要的生活區,如儲藏室、走道等,用人工照明來彌補自然光的不足;另一措施是在住宅內部建造內天井,將光線不足的房間布置于內天井四周,通過天井來解決采光、通風不足的問題。但內天井住宅也存在廚房串味、傳聲、干擾大、低層采光不足的問題。
9.住宅的層高
層高是指下層地板表面或樓板表面到上層樓板表面之間的距離。《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筑的層高采用下列參數:2.6米、2.7米、2.8米。住宅的層高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或相同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之下都是有差異的。例如,中國傳統的民居都造得比較高大,古代將相官邸或皇宮更是以不同的高度來區分等級的高低。而一些地震頻繁、多火山的國家或地區,為抵御災害,往往層高較低。中國出于對降低成本、節約建材、節約土地等經濟指標的考慮,強調把住宅高度控制在2.8米左右。據測,層高每降低0.1米,造價就降低1%左右。一般來說,層高設計規律是層數越少,層高可相應提高;層數越多,層高可相應壓縮。
10.住宅的凈高
凈高是指下層地板表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層高和凈高的關系可用公式“凈高=層高-樓板厚度”來表示,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做凈高。
11.小區的規劃建設用地面積和建筑面積
小區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規劃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設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化面積、建筑物構筑所占面積、運動場所等。小區的建筑面積是指住宅建筑外墻外圍線測定的各層水平面積之和。它是用于反映小區建設規模的重要經濟指標,計算時應依據建筑平面圖,按國家現行統一規定量算。
12.建筑容積率和建筑覆蓋率(建筑密度)
建筑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附屬建筑物也計算在內,但注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物建設物除外。
建筑覆蓋率又稱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積與總面積的之比,除特別注明外,計算時一般包括附屬建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