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高分通關經驗分享
我的復習是一門一門看的,順序是經濟—實務—管理—法規。大概是從4月初開始系統復習。
一、經濟。當初準備考試的時候就有人告訴我,除了實務就是經濟比較麻煩。但因為我媳婦就是個金融會計,天天耳濡目染的,所以經濟對于我來說更多的就是背公式,其他的東西不懂了就問一下媳婦,所以總體來說還算比較輕松。我第一門就看了經濟,第一遍跟著課件走的,第二遍的時候主要就把課件畫的東西看了,其他課件沒有說的一點沒看,第三遍就結合歷年真題看的書,我在網上找到了整理出來的各章節歷年真題,跟著真題看也就比較有針對性,而且也發現經濟的考題其實歷年的相似度很高,考點也相對集中,所以第三遍看完之后就對這門很有信心,沒進行第四遍的系統看書,三遍后主要就是重復的看看真題,聽聽課件,記記公式,相對全部四科來講花費的精力排在第三。
二、實務。第一年考試就緊張這一門,因為緊張所以盲目的找了三個老師的課件,每個課件都聽了2遍,每次聽課件都在書上進行劃線,最后這本正版書被我看到第四遍的時候就散架了,不得不用線給縫起來了。雖然看了6遍書,但是給我的感覺還是很陌生,除了道路和橋梁部分是自己做過施工比較熟悉,其他的部分基本上就是不懂,死記硬背,結果就把自己害了。考試的題目越來越傾向于實際經驗,書上可根本沒有這些東西,對于死記硬背的東西不能靈活運用,最后成績出來77分,成績和自己的復習情況很符合。經過第一年的失敗后,第二年我就開始重新制定了復習計劃。從四月份開始看書,因為第一年失敗后我對書上的東西有了熟悉的程度,而且課件對于我也只是輔助作用,所以開始自己仔細的看書,沒有聽課件,第一遍看比較慢,大概花了將近2個多月的時間。每次看到不懂的地方都會上網找資料看,比如水池施工,我上網找了3個水池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研究,了解了它的整個施工順序、施工方法、施工設備、相關工法、常見病害防治措施,每遇到自己沒有做過的項目就是上網找資料,所以第一遍看書很慢,但是這樣下來,整個實務這本書對于我來說就熟悉了,而且理解的程度很高,個人覺得在研究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上的時間比看課本的時間要長2倍。第二遍看書的時候就隨便上網找個一個精講的課件,環球的課件,老師好像姓曹,具體名字不記得了,每聽完一章,我就會花1-2天把這章的知識點重新整理,所以第二遍看書花了1個月的時候,第三遍看書就是結合真題進行的,把每年真題按照時間都標記在書上,把出現過的考題和相關知識點做了一個系統學習。在做歷年真題的時候也發現,近兩年考試的案例更結合施工實際,所以也把管理上的重要知識點也大概看了一遍,免得自己在這些小問題上出現錯誤。第四遍看書主要就是針對考試的選擇題了,第一年考試選擇題才20分,太低了,所以把有可能出現選擇題的知識點又仔細的背了一下,但是也是自己腦子笨,隨便找了一些預測卷只做選擇題,平均的選擇題成績是29.5分,最高一個34分,最低一個27分,成績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就是有點低,因為曾經在網上看到別人發的帖子說,選擇題不到35分如果最后及格概率不到10%。考試前半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我不看書了,更多的專注于理順各項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順序,以一個施工負責人的角度去考慮這項工程的一個施工計劃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臨考前一天就把自己整理的選擇題知識點看了一下就去考試了。成績104分,選擇題31分,案例73分。
三、管理。因為做施工的時候主要就是做管理,所以相對熟悉,書看了4遍,第一遍隨著課件走,第二遍自己看,第三遍結合真題看書(與經濟方法一樣),第四遍就是查漏補缺,因為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花費的精力比經濟要多一些。現在講管理的名師很多,不用刻意的挑老師,下載一個完整的課件,完整的聽下來就可以了。
四、法規。我認為法規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門了。因為我第一年考試對實務的花費時間太長了,而且經濟和管理的東西總是記不住,所以8月初的時候才開始看法規。按照我經濟和管理的學習效果來說,法規的時間太短了。當時就只能跟著課件走了,加快復習。上網找了完整的老師的課件,聽了兩遍,并隨著課件里的一套習題講解一下子就把法規搞定了,對這科無比的信心膨脹,考前一周做了兩套真題,查漏補缺的大致瀏覽了一下書就赴考了。
五、時間。第一年4月份開始看書,相對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不過因為本人腦子笨,看書慢,而且前期沒有具體的復習計劃,所以整體的學習不系統,總是第一天看的東西第二天就忘,所以只能填鴨式的看書,工作日每天3-5小時,休息日8-10小時,弄得自己很忙碌,精神狀態很疲憊,考完試后花了半個月時間才調整過來。建議大家開始系統看書前一定制定個學習計劃,每月、每周、每天都做個目標,同時一定要注重知識點整理,這樣比較高效。第二年看書也是4月份開始,不過因為工作忙,經常加班,所以復習時間總是不連續,其中6月份整個月我不停的出差、加班,一點翻書的時間都沒有,7月份再看的時候感覺和第一次看沒什么不一樣,所以大家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看書的連續性,哪怕只是上廁所10分鐘的時間拿出來看看也會很有效果的。
六、真題。基礎的三科,本人沒有看過其他的什么預測卷之類的東西,只看真題了。其實做真題的時候就會發現,經濟的知識點最少,所以它的分數少,每兩年的真題里面總是有知識點重復的地方,所以每個老師在課件里說重點掌握的地方考試的時候分數都會有40分,其他的就是一些常規知識點,所以經濟要高數有點難度,要及格不難。管理的書是基礎三科里面最厚的,要背的東西也多,可是管理的每年考試題目也難免有重疊的地方,而且大的重要的知識點并不是很多,每年出來的題目就是圍著這些大型知識點轉,甚至有些年的題目都一樣,只不過把選擇的空給換了一下。把近5年的題目做一下就會發現,每年的考卷相識度真的可以達到50%以上,只有10%可能是自己一點都不熟悉的,還有40%就是那些不常考但是肯定以前出現過的東西,這些知識點在管理老師的課件里都會提到。法規更注重理解,每年的考題相識度更高了,只不過考試的題目相對要靈活許多,就看你對法規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了,每年的考題都有一些題不斷的圍著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來回轉,而且多事多選題,一旦把自己轉暈了就會丟很多的分,切記切記。實務這門課我的感受最深,但是分別看兩年的成績,第二年雖然過了(按往年的合格標準),但是分數并不高,但是和我的復習時間相比較,還是很高效的方法,其實考完試出來,我的感覺就是,開卷考試的話我的成績最多提高10分。尤其最近兩年的案例題目,實際經驗的比重越來越大,案例的出題沒有那個老師能說的準,可是選擇題只要認真的把每年的題都在書上標注出來的話,你就會發現,選擇題可出題的范圍越來越小了,要是把歷年的選擇題及其相關知識點都整理出來,那么范圍就又會小很多。我學習的時候就會發現,真題上出現過的東西印象特別深,不容易忘,即使不理解也會很快給出正確的選項,所以認真做過真題后,再把沒考過的認真背一下,選擇題35分左右不難。可惜我腦子實在記不住,考完試估分的時候竟然發現多選題竟然有兩道明明會做卻做錯了,一分沒得。
七、總結。我周圍的朋友、同學和同事有好多人都參加了一建的考試,有人從7月份開始看書,一次性過,有人考到第三年才一次性過,有人為了考試辭職回家攻讀了5個月也僅僅是103分,還有人沒過不得不來年繼續努力,這種考試只是為了通過,考160分和96分是一個概念,并不是上學的時候還要排名次,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心態,不能因為別人的良好狀態懷疑自己的能力,要多和別人交流,發現自己的不足,我當初看書的時候那個辭職回家備考的同學總是在網上問我知識點,我當時一個都沒有答上來,我羨慕他的狀態,但是成績出來了也是104,他才103,并不一定知道的多分數就高,一定要結合考試來看問題,就想園林綠化這塊的東西,即使你把書都背下來,按照今年的題目也不過十幾分的樣子可能還更少。請大家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復習,你很聰明,從小到大逢考必過,那么你可以晚點準備,要是你和我一樣,總覺得自己笨,不把吃奶的力氣使出來就絕對不可能通過考試的話,那么你就要提前開始復習了,相信付出總有回報。
希望自己花了半天時間寫出來的體會能夠幫到大家,祝大家考試通過。也感謝這兩年時間里大家對我的幫助和啟發,寫點東西出來回報大家,愿共鳴之人共勉!!
以上就是學習啦考試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學習啦考試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學習啦,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