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合(歷史)考點:唐代中外交流
時間:
楚欣2
綜合輔導
唐太宗時派人到天竺學習熬糖法,印度的醫學、繪畫、歷法、舞蹈等在唐朝時傳入中國。我國造紙術也通過尼泊爾傳入印度。
二、鑒真
鑒真和尚俗姓淳于,揚州人,曾主持揚州大明寺。唐玄宗時,應日僧之請前往日本傳授戒律。十多年間,五次東渡都失敗了,第六次東渡方獲成功,此時他雙目已失明。鑒真在日本辛勤傳播唐文化,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貢獻。
鑒真帶給日本大量書籍文物和藥方,用鼻嗅的方法幫助日本人辨別藥物,被日本藥商界奉為始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美,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三、遣唐使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三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
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唐玄宗時來中國留學,在中國五十多年,擔任過唐朝的高級官員,工詩文,與王維、李白等是密友,是中日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