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專練題附答案
江蘇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專練題(一)
2.親親相隱”原則是( )在法律上確定下來的。
A.春秋時期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3.下列法律中不屬于漢律六十篇的是( )。
A.《朝律》 B.《九章律》
C.《傍章律》 D.《金布律》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A.《禹刑》 B.《唐律》
C.《法經》 D.呂刑》
5.清政府在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法。
A.《大清律例》 B.《暫行新刑律》
C.《大清現行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江蘇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專練題答案
1.C 【解析】鄧析的“竹刑”:即子產鑄刑書之后,鄭國大夫鄧析于公元前502年自行修訂的鄭國的法律,書于竹簡之上,稱為“竹刑”。晉杜預于《左傳》注中說:鄧析“欲改鄭所鑄刑舊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于竹簡,故稱竹刑”。 鄧析的“竹刑”最初屬于私人著作,但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后來鄧析因為政治紛爭,被執政者殺害,但由于他私收門徒、傳授法律,他的“竹刑”仍在鄭國流傳,并為執政者所接受,進而成為官方的法律。《左傳》昭公六年記載,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于鼎,以為國之常法”,將法律條文鑄在刑鼎上,公布與眾,史稱鑄刑書。使鄭國在向封建制轉形的道路先邁了一步,這是中國法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中國奴隸制法律形式的結束和封建成文法的誕生,拉開中華法系的序幕,為歷代封建王朝的成文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晉國的“鑄刑鼎”,公元前513年,晉國趙鞅把前任執政范宣子所編刑書正式鑄于鼎之上,公之于眾,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宋國的“刑器”,是宋國在戰國末期公布的成文法的載體。本題考查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是指鄭國子產鑄刑書,他打破了“臨事制刑,不預設法”,“刑不可知,威不可測”的舊傳統,通過公布成文法維護了新興地主官僚的利益,推動了社會改革和社會進步,給鄭國帶來了新氣象。故本題選C。
2.B 【解析】親親得相首匿,即法律允許直系三代血親之間和夫妻之間,除犯謀反、大逆等罪以外,有罪應互相首謀藏匿、包庇犯罪,不得向官府告發。對于此類容隱行為,法律也不追究其法律責任,這種主張源于孔子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的思想。漢宣帝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下詔宣布正式確立此項制度,根據這一規定,卑幼首匿尊長,不負刑事責任,尊長首匿卑幼犯罪,還可以通過上請減免,其他罪不負刑事責任,自此以后為后世封建法典所沿襲并不斷發展。代表法律儒家化的這一原則,在漢初有所體現,漢武帝以后,逐漸在司法過程中普遍使用,至漢宣帝正式確立。故此制度不是春秋時期、唐朝、明朝所確立。故本題選B。
3.D 【解析】漢律六十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宮律》、《朝律》。漢朝建立以后,高祖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故命令丞相蕭何參照秦法,“取其宜于時者,作律九章”,即所謂《九章律》。《九章律》在秦律《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6篇基礎上,增加《戶律》、《興律》、《廄律》3篇而成。《九章律》是兩漢的基本法律。惠帝時,叔孫通為補充《九章律》所未涉及的官秩,儀品之制,編定了《傍章律》18篇;武帝時張湯制定《越宮律》27篇,以規范宮廷警衛諸方面的事項;趙禹制定《朝律》6篇,明定朝賀制度。以上四部分律,合為漢律60篇。《金布律》是秦律之一,是關于貨幣財物管理的相關法律規定。漢代法律有《金布令》是皇帝發布的涉及貨幣財物管理的詔令,不屬于《漢律》六十篇。本題考查《漢律》六十篇的主要內容,它們都是漢朝的基本法律。《金布律》是秦律18種之一,是漢以前秦代的行政管理法規,故本題選C。
4.C 【解析】《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經》共有6篇,分別是《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和《具法》,它是戰國初期魏國李惺在總結春秋以來各國公布成文法的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在中國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故本題選C。
5.C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專門刑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上的專門刑法典。分為總則和分則2編,共53章,411條,另附《暫行章程》5條,與中國傳統法典在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均有較大的不同。故本題選C。
江蘇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專練題(二)
1.西周時期審判案件時判斷當事人陳述真偽的五種方式,稱為( )。
A.五善 B.五刑
C.五聽 D.五過
2.秦朝把殺傷、盜竊等危害封建統治的犯罪稱為( )。
A.公罪 B.家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3.唐朝中央司法審判機關為( )。
A.刑部 B.法部
C.御史臺 D.大理寺
4.明朝創設的恥辱刑是( )。
A.發遣 B.充軍
C.廷杖 D.枷號
5.在抗日民主政權后期制定的各種憲法性文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 B.《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
C.《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D.《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江蘇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專練題答案
1.C【解析】“五聽”是西周時期審理案件時運用察言觀色的辦法判斷當事人陳述真偽。這五種方式具體為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故本題選C。
2.C【解析】公室告,秦朝把殺傷人、偷盜等危害封建統治的犯罪列為嚴懲對象,這類犯罪稱為“公室告”。故本題選C。
3.D【解析】大理寺,職掌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對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案件有重審權。故本題選D。
4.D【解析】枷號,明朝創沒的恥辱刑,它使犯人在監獄外帶枷示眾,受盡羞辱和痛苦。故本題選D。
5.B【解析】是抗日民主政權制的《施政綱領》的代表,規定了保障抗戰、加強團結、健全民主、發展經濟、普及文化教育的“二三制”政權組織形式和保障人權等內容。故本題選B。
江蘇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專練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