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合考點分析(歷史):清朝概況
(2)文字獄
清朝統治者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經常從知識分子的詩詞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名制造了大批冤獄,被稱為“文字獄”。文字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后果,一些知識分子遭到迫害,更多的人因此不敢過問政治,禁錮了人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
清朝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平定三藩之亂,設置臺灣府等。
(1)平定三藩
康熙初年(1673—1680年),平定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三藩叛亂,維護了清朝的統治。
(2)設置臺灣府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1661年,鄭成功從金門出發,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率軍收回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立臺灣府對臺灣進行管轄,隸屬福建省。臺灣重新歸屬中央政權的管轄。
(3)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17世紀中期,沙俄入侵占我國黑龍江流域,清政府于1685年和1688年進行反擊,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迫使沙俄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的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4)安定西藏
清軍入關后,順治皇帝冊封五世__,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此后歷世__和班禪都需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雍正六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后來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__、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5)平定準部,統一回疆
自1690年葛爾丹叛亂開始,至1757年完全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清朝加強了對新疆的統治。1757年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叛亂,乾隆皇帝派兵鎮壓,1762年設伊犁,統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