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考試文綜歷史常考盛世匯總
公元前 202 年,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積極恢復生產,政治上推行黃老“無為而治”,在經濟上采取“休養生息”政策,逐漸緩解了漢朝初期的財政困難。
到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繼續實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與民休息,西漢社會經濟發展,農民生活安定,國庫財政充裕,國家由貧變強,史稱 “文景之治”,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治世。
(二)漢武盛世: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前141 年~前 87 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漢朝到達極盛時期,史稱漢武盛世,這是中國封建史上的第一個盛世。
(三)昭宣中興: 漢昭帝、漢宣帝
漢昭帝和漢宣帝則既不象文景那么柔,也不象武帝那么硬, 對內講法制,體恤百姓疾苦,輕傜薄賦,對外也打仗,但規模不太大。在他們的努力下,漢朝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的景象,稱為“昭宣中興”。
二、東漢: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
公元25 年,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沿用漢國號,因洛陽在長安以東,史稱東漢。劉秀稱帝后,先積極奮戰統一全國。同時,光武帝加強封建專制,大力恢復生產,精兵簡政,釋放奴婢,減租屯糧,安撫流民,全國出現了較為安定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
三、隋:開皇之治 隋文帝(楊堅)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倡導節儉,節省政府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并設置谷倉儲存食糧。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開皇”是隋文帝的年號,隋朝的開國皇帝,史稱“開皇之治”。
四、唐
(一)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627年—公元649 年,唐太宗李世民統治的貞觀年間,唐太宗君臣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社會安定,開創了唐代繁榮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譽為“貞觀之治”。
(二)貞觀遺風 :武則天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以巨大的魄力削弱貴族勢力,提拔重用了許多出身卑微的官吏,擴大了統治基礎,當時的名相狄仁杰、張柬之,后來開元年 間的名相姚崇、宋璟,都是經她提拔的。在她的統治期間,鼓勵農業生產,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戶口增加,使中國國力不斷上升。郭沫若對武則天統治的評價, “上承貞觀,下啟開元”,具有貞觀遺風。意思是說她的統治大有貞觀之治的模子,而又繼承了差不多與唐太宗一樣的統治方法,為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奠定基礎。便 叫“貞觀遺風”。
(三)開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前期,平息了統治集團內部動亂,穩定了政局;任用姚崇、宋璟為相,重視地方官員人選。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會政治比較安定,生產繼續發 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由于這個時期的年號叫“開元”,因此,歷史這一時期稱為“開元盛世”。杜甫的《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 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就是對這一時期的真實寫照。
五、明:仁宣之治 明仁宗、明宣宗
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寬松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出現了社會經濟的繁榮。仁宗時“停罷采買,平反冤濫,貢賦各隨物資 產,陂池與民同利”。宣宗時實行重農政策,賑荒懲貪。仁宣兩朝,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執掌朝政,多有建樹。他們在位期間成為明朝皇帝歷史上少有的 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后世稱之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漢“文景之治”。
六、清:康乾盛世 康熙、乾隆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個盛世。這一時 期,算得上是清朝的高峰時期。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但因制度僵化,閉關鎖國,使得這一局面無法長久。
七、典型例題
例題1:秦亡漢立,統治者汲取前朝教訓,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治世( )。
A.貞觀之治 B.開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答案】D。解析:A 項貞觀之治、B 項開元盛世出現在唐朝時期,C 項康乾盛世出現在清朝時期,與秦亡漢立的時間不符。故本題答案選D。
例題2:“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中國古代興盛期的描述涉及的朝代有( )。
A.漢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ABD。解析:文景之治是西漢時候的文帝景帝時出現的盛世。光武中興是東漢時候光武帝時候的盛世。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是唐朝時候的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時候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