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考試文綜歷史考點之歷史上的不平等條約
從以上的考查范圍可以看出舊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漸變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這個過程近兩年均有考察。因此,考生首先必須從客觀題的備考角度把握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的重要史實以及條約的內容,其次要從主觀題的角度掌握這些史實和條約的危害和影響。所以今天帶大家來梳理一下。
條約名稱及簽訂時間 | 主要內容及條約影響 |
《中英南京條約》 | 主要內容:①賠款2100萬銀元。②割香港島給英國。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準許英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④關稅由雙方共同協定。 影響: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的主權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歷史進程發生了重大轉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 ①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 |
《中美望廈條約》 (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 除取得《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各種特權外,擴大了領事裁判權和關稅協定的規定;還規定美艦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美國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
《中法黃埔條約》 (又稱《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 (1844年) | 除取得英、美兩國條約中規定的權益外,法國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墳地,清政府有保護教堂的義務。 這是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這個條約也為外國侵略者利用傳教權利進行公開的侵華活動埋下了第一塊基石。 |
《中俄愛琿條約》 | 主要內容:沙俄割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兩國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只航行。 影響:《璦琿條約》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
《中俄天津條約》 | 沙俄取得陸路通商和沿海口岸(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灣(臺南)、瓊州)通商的權利,還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軍艦、內地傳教、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
中美、中英、中法 |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 ①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
《中俄北京條約》 | 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的大約四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給沙俄。 |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 割讓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給沙俄。 |
《北京專條》 | 清政府付給日本白銀五十萬兩,作為日軍撤出臺灣的條件。 |
《中英煙臺條約》 | ①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廣東北海為通商口岸。 |
《中俄伊犁條約》 | ①中國收回伊犁,但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割給俄國。 |
《中法新約》 | ①清政府同意在云南和廣西兩省的中越邊界開埠通商。 |
《中日馬關條約》 | 主要內容:①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款白銀二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各帝國主義國家援引片面最惠國待遇,獲得了《馬關條約》中除割地賠款以外中國給予日本的所有特權。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深民族危機。 |
中國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 | 主要內容:①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②懲辦曾支持宣戰的王公大臣,保證嚴禁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活動。③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駐兵京津以及京山鐵路沿線。④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⑤改衙門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首。 主要影響:《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已甘當“洋人的朝廷”,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二十一條》 | ①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