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干警考試常識判斷例題講解
河北政法干警考試常識判斷例題(一)
B.該項目通過科學的數據,對全國0一10歲嬰童的成長發育進行跟蹤、指導、服務與研究
C.該項目的支撐包括鼎九矩陣圖碼、云計算中心、誠信商品智能庫和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D.該項目是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激發創造力、想象力,實現“中國夢”的戰略選擇
2.2012年8月26日,在36人遇難的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現場,安監局局長一個“微笑”的表情被曬到網上從而被人肉搜索,繼“微笑門”后又牽出“手表門”,近年來,“曬黑族”異軍突起,他們將社會上的不平事在網上進行披露,以驚醒其他網民或政府部門,推動問題的解決,“曬黑族”的一個口號就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對“曬黑族”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有( )。
①有利于維護社會正義
②拓寬了公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渠道
③是公民參與民主政策的途徑,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④必須堅持權力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做到有序參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是( )。
A.以民為本
B.社會穩定
C.誠實守信
D.公平正義
4.北京市第十次黨代會于2007年5月17日至22日召開,會議報告中指明了北京經濟發展方向。下列選項中關于會議報告對構建北京服務業體系的要求表述正確的是( )。
A.高效便捷
B.立足首都
C.服務全國
D.面向世界
5.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其基本體制架構是( )。
A.政府是主導
B.企業為主體
C.市場為導向
D.產學研相結合
河北政法干警考試常識判斷例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百城萬嬰成長信息卡”項目旨在通過科學的數據,對全國0—6歲嬰重的 成長發育進行跟蹤、指導、服務與研究,從而形成完整的有中國特色的嬰幼兒早期發展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少年兒童培養模式。故本題選B項。
2.答案: C
解析:
網絡“曬黑族”是新時期伴隨互聯網技術發展興起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出現有助于維護社會正義,但仍然屬于言論自由范疇之內,屬于輿論監督。所以必須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不能惡意中傷、誹謗。網絡曬黑是一種非常態化的爆料行為,并不能構成公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渠道,也不是一種正常途徑,常態做法仍然需要司法介入。
故正確答案選C。
3.答案: D
解析: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取向,因為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本質的根本要求,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是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表現。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BCD
解析:
2007年5月17日,北京市第十次黨代會開幕。本次黨代會報告中指明了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方向:堅持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產業發展方向,構建立足首都、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服務業體系。所以選擇BCD選項。
5.答案: ABCD
解析:
胡錦濤于2007年10月15日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并將其放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八個著力點之首。胡錦濤強調,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當然這種技術創新體系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所以基本體制架構可歸納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故正確答案為A、B、C、D。
河北政法干警考試常識判斷例題(二)
1.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做出如下理解( )。
A.公民的立法平等
B.公民在立法、執法、守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的執法平等
D.公民在法律的適用上一律平等
2.下列法律格言與其闡釋對應準確的是( )。
A.不知自己之權利,即不知法律:權利人享有的權利,是事實問題也是法律問題
B.緊急時無法律:在緊急狀態下不存在法律
C.法律不強人所難:只要人能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D.法的發展在于社會本身:法只要以社會為基礎,就可以脫離法學而存在
3.凡是憲法、法律規定只能有法律規定的事項,不得以其他形式規定,或者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由行政機關加以規定,這一原則被稱為法律保留原則,關于這一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一概念中的“法律”是廣義上的法律
B.法律保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立法權與行政權的界限
C.我國司法制度屬于法律絕對保留事項
D.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屬于法律相對保留事項
4.在我國,“公民”一詞的含義是指( )。
A.年滿18周歲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B.享有政治權利的人
C.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D.出生在我國的人
5.我國刑法給犯罪嫌疑人定罪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罪刑法定”,對法律沒有規定的侵犯公告利益的行為,應該( )
A.不定罪
B.依照習慣定罪
C.依照法律定罪
D.依照以往判例定罪、
河北政法干警考試常識判斷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般是指司法平等,并非立法平等,它主要是指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沒有特權和例外。所以排除A、B項,而個人是沒有執法權,所以排除C。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A
解析:
A項,“不知自己之權利,即不知法律”強調法律和權利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權利是被法律所規定的,故權利人擁有權利是一個法律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權利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不行使權利,則權利只是紙面上的,是虛幻的,于是,權利人所擁有的權利成為了一個事實問題。因此A項對應準確。B項,“緊急時無法律”強調的是人們在緊急狀態下采取緊急避險行為,可以不受法律處罰。C項,“法律不強人所難”強調的是,根據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D項,“法的發展在于社會本身”強調的是,法以社會為基礎,是社會的產物,但這并非意味著法可以脫離法學而存在。B、C、D項對應均錯誤,故選A。
3.答案: BCD
解析:
法律保留的思想產生于19世紀初,最早提出該概念的室德國行政法學之父奧托.邁耶。根據邁耶的經典論述,法律保留是指在待定范圍內對行政自行作用的排除。因此,法律保留本質上決定著立法權與行政權的界限,從而也決定著行政自主性的大小,故選項B正確。
《立法法》第9條規定,本條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依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外,這一條款規定了我國絕對保留的標準,即將一般保留中的更重要的事項僅由全國人大及其會來親自制定法律,不得授權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所以選項C正確。
《立法法》第8條規定,對于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這一規定可以視為除憲法特別保留外,對一般保留的標準的規定,屬于法律的相對保留事項,所以D也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BCD。
4.答案: C
解析:
公民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罪刑法定原則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因此法律沒有規定的行為不定罪。
河北政法干警考試常識判斷例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