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片段閱讀試題答案詳解
政法干警片段閱讀試題:
A. “亡羊補牢”是不可取的
B. “曲突徙薪”是很容易做到的
C. 人們要多一份憂患意識
D. 如何讓“曲突徙薪”成為規則
2、中國模式最終一定會影響世界政治的游戲規則,豐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內容和形式。西方模式也是一路走來,并最終成為強勢模式的。這很像學外語,如果你認為世界上只有英語好。那么你就永遠是學生,他永遠可以說你哪些地方不對,甚至打個不及格。現在中國崛起了。中文也自然會成為國際社會的強勢語言,你要和我交流,就要好好學習我的語言,盡量達到我的母語水平。好戲在后頭。從這段文字看來,作者想要表明的態度是( )。
A. 中文將成為強勢語言,值得自豪
B. 中國模式正在超越西方模式
C. 中國模式將最終成為強勢模式
D. 平視西方模式,中國應更自信
3、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一書中說過:“不容許過分強大的東西存在,這乃是上天的意旨。”大自然本身是個調節器,處處有平衡。這一平衡在社會關系中的一個表現就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尤其是文化的進步,人與人之間在知識和智力上越來越趨于相等。盡管草根在經濟基礎和政治地位上與精英有明顯的差別,處在不平等的社會兩極,但在文化和思想上并不遜于所謂精英。不斷加速的信息與知識的傳播與交流,使精英與草根之間的差別越來越模糊,人們可以發現,即使精英中亦有濫竽充數者,草根中卻并不缺少英才。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回歸平衡是社會的永恒法則
B. 草根力量的崛起是社會平衡的體現
C. 草根與精英之間其實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D. 草根取代精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4、一個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個時代需要時代精神,創業精神應當成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時代精神,精神可以變物質,物質可以變精神,兩個文明建設互相依存,互相促進。這段文字表達的最主要的意思是( )。
A. 一個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個時代需要時代精神
B. 精神可以變物質。物質可以變精神
C. 兩個文明建設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D. 創業精神應當成為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5、經濟學家曾打過一個有趣的比方:股市就像一杯啤酒,如果沒有一點泡沫,說明它不新鮮(沒有活力);可如果泡沫太多,啤酒就少了。事實也是如此,一個繁榮的市場自然交易活躍,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投機現象,但是如果投機盛行,成為市場的“規律”,那么這個市場一定要出問題。因為說到底,________。
填入劃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啤酒的總量是有限的
B. 理性抑制了泡沫的產生
C. 泡沫是由執著的投機者造成的
D. 支撐市場的是“啤酒”而非“泡沫”
政法干警片段閱讀試題答案詳解:
1.文段意思是我們要做到“曲突徙薪”,要盡量保持憂患意識。A項與文意不符,文中說的是“‘亡羊補牢’固然可慰可誡”,只是不如“曲突徙薪”看的更遠,但并沒有直接否定“亡羊補牢”,故排除。B項不是文段的重點所在,它沒有提到“把‘曲突徙薪’作為一份堅持其實是很難的”,也排除。D項在文中沒有提及,排除。因此本題答案選C。
2.結合本題提問方式“想要表明的態度”可知,正確選項應該體現一種心態和怎樣看待問題的方法。B、C兩項明顯不符合此意,排除。文中主要講中國模式正在崛起,并且以語言為例,說明中國應當破除對西方模式的迷信,從而更加自信。D項符合文意。
3.這段文字主要論述的是“草根”與“精英”兩大陣營日漸走向平衡,兩者的差別趨于模糊化,而出現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的平衡法則。A項未提到“草根”這一關鍵詞,可首先排除。C項本身表述錯誤,兩者只是在知識和智力上趨于平等,在經濟基礎和政治地位上還是有明顯差別的,也排除。D項屬主觀臆斷,無法從文段中推出。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B。
4.本題屬于論證式主旨題型。在這種題型中,文段中出現的“應當”、“必須”、“應該”等詞對抓住文段主旨起著重要的提示作用。在文段中,“應當”所引領的句子“創業精神應當成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時代精神”為主旨句,故正確答案為D。
5.文段的話題對象是“市場”,空缺處的前面一句話也是在說“市場”。因此為保持話題一致性,最后一句話也應該說“市場”。四個選項中只有D符合這個要求,且從符合文意的角度來看,也只有D項符合。
政法干警片段閱讀試題答案詳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