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城管考試行測輔導:常見錯誤選項
例2:3D立體技術代表了當前電影技術的尖端水準,由于使電影實現了高度可信的空間感,它可能成為未來電影的主流。3D立體電影中的銀屏角色雖然由計算機生成,但是那些包括動作和表情的電腦角色的“表演”,都以真實演員的“表演”為基礎,就像數碼時代的化妝技術一樣.這也引起了某些演員的擔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未來計算機生產的圖像和動畫會替代真人表演。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減弱上述演員的擔心?
A.所有電影的導演只能和真人交流,而不是和電腦交流
B.任何電影的拍攝都取決于制片人的選擇,演員可以跟上時代的發展
C.3D立體電影目前的高票房只是人們一時圖新鮮的結果,未來尚不可知
D.電影故事只能用演員的心靈、情感來表現,其表現形式與導演的喜好無關
解析:D
這道題目的客觀事實是“3D立體電影中的銀屏角色雖然由計算機生成,但是那些包括動作和表情的電腦角色的“表演”,都以真實演員的“表演”為基礎,就像數碼時代的化妝技術一樣”。主觀結論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未來計算機生產的圖像和動畫會替代真人表演。”題目要求駁斥該主觀結論,我們需要尋找表達有“來計算機生產的圖像和動畫不會替代真人表演”意思的選項。C選項就是說由于事實沒有搞清楚,所以結論不可靠,這種貌似有道理的反駁,在可能性推理中是一種迷惑性很強的錯誤選項。A選項沒有直接反駁結論,它談的是“交流”,而原結論是“表演”,不是一回事。B選項說“演員可以跟得上”不代表演員就不可被替代表演,只有D選項告訴考生,在表演方面,演員有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減弱了演員的擔心。
二、常見錯誤之訴諸權威
指反駁/支持結論的理由是由于權威人士、專家等反駁/支持,這種選項一定是錯的。
例1:一般認為,一個人80歲和他在30歲時相比,理解和記憶能力都顯著減退。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80歲的老人和30歲的年輕人在玩麻將時所表現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沒有明顯差別。因此,認為一個人到了80歲理解和記憶能力會顯著減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論證?
A.目前30歲的年輕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高于50年前的同齡人。
B.上述調查的對象都是退休或在職的大學教師。
C.上述調查由權威部門策劃和實施。
D.記憶能力的減退不必然導致理解能力的減退。
解析:A
這道題目就是一道典型的錯誤選項為訴諸權威的試題,題目的客觀事實是“80歲的老人和30歲的年輕人在玩麻將時所表現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沒有明顯差別”,題目的主觀結論是“,認為一個人到了80歲理解和記憶能力會顯著減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C項想證明題目中的結論是由權威部門作出的,所以可以支持其結論,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訴諸權威,是錯誤的,因為權威人士也有可能犯錯,此項用來加強結論不妥當。B選項想說明參與調查的是高素質人群,其實質是想說調查的樣本比較狹窄,不能代表整體人類的記憶情況,實質上B項是削弱結論。D選項中的“不必然”的意思就是“可能”,用可能的語氣說話,不管是加強還是削弱,都是比較弱的口氣,不能作為正確選項。A選項的意思是說目前30歲的年輕人記憶和理解力要高于50年前的同齡人,而這批50年前的同齡人在現在80歲的時候,其記憶力和理解力與當前30歲的年輕人相比,不但沒進一步拉開差距,反而是“80歲的老人和30歲的年輕人在玩麻將時所表現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沒有明顯差別,從而支持了題目中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