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詞語辨析
每一屆《感動中國》的感動點,實際上都和當年中國特定的大背景相關聯,觸動了中國公眾最敏感的神經,代表了當年最能______公眾______,最能感動中國的力量。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引起共鳴 B、打動心靈 C、撥動心弦 D、震撼內心
如上題,我們會發現四個選項放在原文當中都沒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進行搭配。很多考生看到了原文出現了“觸動神經”貌似靈動感很強,那么四個選項中“撥動心弦”貌似可以。其實這種感覺沒有問題,但是這樣的題目到底考察的是什么呢,其實是詞語的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的定義是形象色彩(英文“Image color”)是詞義中能引起主體對客觀對象的形象聯想的那部分內容。形象色彩可以應用到很多的領域中去。形象色彩的形成要取決于多方面的要素,如此所標記的客觀事物必須是具象的事物而不能是抽象事物。造詞所采取的方式要傾向于比喻、借代、說明等;同時還要依靠主體的感官聯想,這樣單純表示具體事物的詞也具有形象色彩,如“樹”“鳥”“桌子”“大海”等。由于主體的感官聯想涉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那么形象色彩自然也不局限于視覺形象,而是由多種形象感構成。如“麥浪”“雪白”含視覺形象感;“撲通”“嘩啦”含聽覺形象感;“臭烘烘”“香噴噴”含嗅覺形象感等等。那么回到我們上文所提到的真題,很明顯,觸動神經和選項中的撥動心弦都是動態感很強的短語,故可形成明顯的形象色彩呼應。
我們再看一些題目鞏固一下大家的印象:
【例題1】隨著幾聲嘹亮的雞叫,整個湖山醒來了。披著晨霧,踏著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結伴向茶園走去。空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的茶樹叢中,不時傳來銀鈴般的歡笑聲。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翠綠欲滴 B. 枝繁葉茂 C. 郁郁蔥蔥 D. 遮天蔽日
【解析】答案選A.閱讀題干,由“嘹亮的”、“披著”、“踏著”、“花香”、“歡笑聲”等詞匯,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描繪的是一個愉悅、清新的畫面。“遮天蔽日”用來形容樹木的枝葉非常茂盛,把太陽都給擋住了,給人的形象是比較陰暗、不明亮的,不符合作者的感情基調,排除。“翠綠欲滴”形容草木的顏色非常翠綠,像要滴下來一樣。用在題干中,視覺效果非常形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茶葉的嫩綠、新鮮,與作者所流露出的歡快、愉悅的心情非常吻合。而“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卻沒有這樣的視覺效果,故選A.
【例題2】中國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夏天綠蔭滿枝,秋時,冬季銀裝素裹。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姹紫嫣紅碩果累累 B. 風光旖旎充實豐盈
C. 生機勃勃琳瑯滿目 D. 婀娜多姿五谷豐登
【解析】答案選A.題干中已有的“綠蔭滿枝”、“銀裝素裹”都含有顏色,故第一空選“姹紫嫣紅”最合適。秋日用“碩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秋天豐收的顏色——金色。故選A.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邏輯填空
“白發三千丈,緣由‘填詞’愁”。很多考生們之所以對邏輯填空感到很無力,就是因為不知道快速辨析詞語的方法。今天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介紹一種辨析詞語的方法,即“語素聯想法”,就是通過分析詞語間不同語素的側重含義進而找到詞語間的差異。這樣做往往可以找到詞語在范圍大小、含義側重、搭配對象等方面的不同。
例題展示:
例1:胡適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科學研究的兩個基本步驟:首先要能______,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對提出的假說做嚴格的論證或實驗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去粗取精 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 革故鼎新
C.吐故納新 有的放矢 D.標新立異 去偽存真
答案:D.
解析:“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新的想法”已經在提示第一個空需要填一個帶“新”的詞語。觀察選項,A選項“去粗取精”B選項“不拘一格”顯然與“新”無關。C選項“吐故納新”D選項“標新立異”都有“新”,故正確答案在C與D里做選擇即可。繼續辨析,C選項除了“新”還有“故”,因此C選項包含的詞義范圍較大,然“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新的想法”并沒有“故”的意思,所以正確答案為D選項。
例2:一些學者認為,在信息時代強化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實際上就是要求他們對互聯網使用者發布的信息進行 _____,這不利于我國憲法和法律所規定公民的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實現。毫無疑問,這是典型的_____.如果散布謠言也屬于“自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聯網散布謠言,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014-國考〗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過濾 偷梁換柱 B.整合 斷章取義
C.評價 混淆是非 D.審核 以偏概全
答案:A
解析:第二空根據前后文的解釋,“散布謠言”等同于“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顯然是一種偷換概念的說法,所以B選項“斷章取義”說的是離開文章語境孤立地看待某一句話的意思D選項“以偏概全”說的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都不符合題意。C選項“混淆是非”說的是一件事是對是錯分不清的問題,A選項“偷梁換柱”說的是暗中把“梁”換成“柱”,顯然,A選項的“偷梁換柱”更符合“散布謠言”等同于“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種偷換概念的說法。故A選項正確。
猜你感興趣:
1.國家公務員面試九大題型
2.國考公務員行測常識題庫及答案
3.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附答案
4.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題目附答案
5.公務員行測圖形推理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