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片段閱讀模擬題帶答案
山東公務員片段閱讀模擬題(一)
2.心理矯治作為一項專業性、科學性很強的教育改造手段,其意義不僅在于促進服刑人員改造,也在于降低服刑人員出獄后重復犯罪的幾率。當然,由于我國心理學學科建設尚未成熟,心理矯治工作雖然在監獄管理系統中已初見成效,但在監獄系統中大范圍運用還需假以時日。
這段文字主要是說心理矯治:
A.在監獄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B.亟待在監獄系統中進行大范圍運用
C.是一種處于發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
D.發展有賴于心理學學科建設的發展成熟
3.一個小女孩趴在窗臺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老人說“你開錯了窗戶”是想要告訴小女孩:
A.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也會不同
B.環境對人的情緒狀態有很大的影響
C.通過轉換視角,能擺脫失敗和痛苦
D.人應該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4.隨著“誰主張,誰舉證”這一司法原則的強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證據,成為民事訴訟勝敗的關鍵。目前,雖然人們的調查取證意識增強了,但搜集、保存和運用證據的能力還較弱,許多當事人往往只好委托律師或其他人員進行調查取證,因此民事類調查取證的需求越來越大。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民事訴訟中調查取證的主要途徑
B.當事人取證意識與取證能力之間的差距
C.民事訴訟調查取證需求增大的原因
D.搜集證據成為訴訟勝敗關鍵的法律依據
5.云南地處世界兩大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交界處,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過渡到低海拔的馬來半島。云南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熱帶動植物隨著北上的濕熱空氣,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區。因此,云南在4%的國土面積上擁有全國50%以上的植物種類、70%以上的動物種類和80%以上的植被類型。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云南的地形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
B.云南生物多樣性的特點很突出
C.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
D.云南的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的聯系
山東公務員片段閱讀模擬題答案
1.【答案】C。解析:文段從黃金的魔力不減入手,具體分析了黃金在應對通貨膨脹、美元貶值、股市風險等情況下的優勢。正是因為黃金具有這樣的特點,才一直受到人們的追捧。C項恰當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當選。
2.【答案】C。解析:文段包括兩句話,第一句介紹了心理矯治的性質及其意義,第二句介紹了制約心理矯治發展的條件及心理矯治的發展現狀。A項只談到心理矯治的意義,D項只涉及制約心理矯治發展的條件,均不夠全面。B項“亟待”所表明的緊迫性從文中無法得出。C項的表述既表明了心理矯治的價值和性質,又表明了其發展現狀,對文段的概括最全面,故當選。
3.【答案】D。解析:文段中的小女孩打開一扇窗戶,看到了讓自己悲傷的情景。當她的外祖父幫著打開另一扇窗戶時,則出現了讓她心情明朗的情景。這說明,從不同的視角看到的景象不同,自己的心境也將不同。這則故事告誡我們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從而找到讓自己心存希望和快樂的情境。
【考點點撥】 A項是干擾項。題干問的是“想要告訴”,即要求分析這段話的寓意。所謂寓意,就是指寄托或隱含的某種意義。A項只是就事論事,是這段話表面意思的總結,而沒有達到寓意的深度。
寓言型題目往往通過一則簡單的故事,揭露深刻的主題。考生在作答時要透過現象分析其本質,切忌就事論事。
4.【答案】C。解析:文段先點明民事訴訟勝敗的關鍵在于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證據。繼而指出我國目前民事訴訟所面臨的現狀,即取證意識增強了,但實際取證的能力較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民事類調查取證的需求才越來越大。故文段主要闡述的是我國民事訴訟調查取證需求增大的原因。
【考點點撥】 由末句表因果關系的指示詞“因此”可推知,“因此”之后的內容是結果,前文是對這一結果成因的分析,C項與此相符。
5.【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文段第一、二句描述的是云南的地形特征;第三句闡述的云南生物多樣性的狀況。文段中“因此”一詞使其前后內容構成因果關系。故本文段意在強調云南的地形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因果關系。答案為A。
山東公務員片段閱讀模擬題(二)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但勞動就業的增長卻遠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目前,盡管我國服務業吸納勞動就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甚至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從農業和制造業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存量在內的所有新增勞動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它對勞動就業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我們務必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的機會,發掘服務業對發展經濟和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
B.服務業是保障我國就業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C.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
D.就業與經濟增長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務業發展滯后
2.與硬實力相比,軟實力偏重的是一種影響力、一種精神性。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是外界對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覺反應和頭腦印記,是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與依戀,是城市管理者智慧與情懷的折射。軟實力與硬實力結合,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而兩者的相加并非一個常數,軟實力直接影響著硬實力效能的發揮。軟實力像一條軟繩子,硬實力像一堆硬干柴,繩子雖軟,卻可以把硬干柴緊緊捆綁在一起,形成鑄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城市整體實力的概念及其構成 B.城市軟實力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軟實力和硬實力各有側重 D.城市軟實力和硬實力相得益彰
3.①單純羅列史料,構不成歷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導下發揮想象力,才能把歷史人物和時間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
③歷史研究不僅需要發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學家通過史料發揮合理想象
④所謂合理想象,就是要盡可能避免不實之虛構
⑤這是一種悖論,又難以杜絕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難以避免不實虛構出現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③①②④⑥⑤ B.④⑤③⑥②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②①④⑥
4.①在丹麥、瑞士等北歐國家發現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頭、箭頭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樹干造出的獨木舟便是遺證
②陸地上的積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現了苔蘚、地衣和細草,這些凍土原始植物引來了馴鹿等動物
③又常年受著從西面和西南面刮來的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很適合生物的生長
④動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歐的獵人在夏天來到北歐狩獵
⑤北歐雖說處于高緯度地區,但這一帶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地方
⑥這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時代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⑥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③④①⑥
C.⑤③②④⑥① D.⑥②④①⑤③
5.避諱是為了表示對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須避免直接說出他們的名字而采用別的方式加以表示。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體現。它起源于西周,完備于秦漢,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間發展到極致。避諱作為封建社會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消亡了,但是,不許犯忌和害怕犯忌的雙向心理并沒有消除,避諱已演變為某些趨吉避兇的習俗,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依然存在。
根據這段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避諱由統治者運用國家權力強令實行
B.封建社會的發展使得避諱愈來愈嚴格
C.趨吉避兇的心理使人們進行各種避諱
D.在當今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諱現象
山東公務員片段閱讀模擬題答案
1.【答案】C。解析:文段的結構是先提出問題,后解決問題。首先提出問題: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接著指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務必發掘服務業對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結合選項可知答案為C。
【考點點撥】 由文段最后一句話“我們務必……”可知,作者已明確發出了號召,說明了應該怎么做。而四個選項中體現了這點的只有C。
2.【答案】B。解析:本題中出現了兩個談論對象:“硬實力”與“軟實力”。其中“硬實力”是用來與“軟實力”進行對比,更好地說明“軟實力”而出現的,故本題的主體應只有一個,即“軟實力”。選項中符合這一特征的只有B項。
3.【答案】A。解析:以指示代詞“這”開頭的句子,一般不放段首,排除D。⑤句中的“悖論”對應的是④、⑥句,故這三句應是緊密相連的,且順序為④⑥⑤,排除B。①②③句之間的關系是:③為概括句,①②是對③的補充說明,由此可確定這三句的順序為③①②。本題正確答案為A。
4.【答案】C。解析:⑥有指示代詞“這”,一般不放段首,由此可排除A、D。②句末尾的“動物”與④句開頭的“動物”互相呼應,形成頂真結構,故④句應緊跟在②句后面,排除B。本題正確答案選C。
【考點點撥】 做語句連貫題,快速又簡單的入題法是直接從選項入題,即先分析四個選項的異同,然后再代入句子進行判斷。
5.【答案】D。解析:本題屬于細節理解題。A項的表述過于絕對,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避諱都需要國家權力的介入。B項干擾性較大,原文只是說避諱在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間發展到“極致”,這里的“極致”應理解為避諱的制度更完備、更細密,調整的范圍更廣泛等,但涉及程度上未必就更“嚴格”。C項也不對,人們進行各種避諱是為了表示對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而不是趨吉避兇的心理。D項在末句可以找到相應依據,當選。
山東公務員片段閱讀模擬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