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試題詳解
吉林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試題(一)
2.全球變暖帶來的氣溫上升對珊瑚來說是一個直接的威脅。珊瑚尤其是熱帶珊瑚適應氣候能力較弱,極易受到海水表面高溫的傷害,當海水出現高溫時,寄居在珊瑚上的生物就會大量離開,成片的彩色珊瑚因此會變得像骨頭一樣慘白,而后很快死去,這種現象被稱為珊瑚的“漂白”或“白色瘟疫”。而如果珊瑚大量減少或完全滅絕,所帶來的一個連鎖反應將是靠吃浮游生物和有殼水生動物為生的魚類,其數量將減少甚至消失。假如魚類消失,海洋里會充斥著水母等生物,而水母又可能吃掉其他種類的浮游生物……屆時海洋的生物結構將被完全改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全球變暖會引發珊瑚的“白色瘟疫”
B.全球變暖會導致水母大量繁殖,威脅其他浮游生物
C.全球變暖會威脅珊瑚的生存,甚至會改變海洋的生物結構
D.海洋生物結構的改變會引發整個生物圈的極大動蕩
3.以往認為最適合哲學的領域,如今已被人類存在的各方面經驗作出成功解釋的科學所占領。在一個信息技術取得支配地位的世界上,哲學似乎已敗下陣來,它至少不能把智慧切成一個個可以測量的小塊提供給人們。在20世紀,有無數哲學家譏諷自己從事的學科,認為哲學活動在經歷了三千年之后,至今還在希望能把我們引向真理,那不過是遙遙無期的幻象而已。然而,哲學仍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人喜愛,這或許是因為幾十年來,哲學一直從科學和其他學科中尋求庇護,而今已從這種專業束縛中解脫出來的緣故吧。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當前哲學所面臨的危機,恰恰為其發展提供了機遇
B.對哲學命運的悲觀認識,致使很多哲學家妄自菲薄
C.哲學智慧,內涵豐富,不能僅依經驗作為評價標準
D.哲學現今所獲得的獨立性,賦予其新的魅力與動力
4.一位著名企業家從百折不撓的拼搏經歷中總結出了“冰淇淋哲學”,即賣冰淇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
根據本段文字,“冰淇淋哲學”主要強調了:
A.逆境對培養企業的競爭力非常重要 B.選擇一個好的時機,企業就成功了一半
C.企業在創業階段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 D.企業應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5.文化的演變有自身規律。如果不尊重文化進化的自然規律,所謂建設文化就可能變成戕害文化。拿現在人們紛紛說要復興的國學為例。據學者研究,中國歷史上國學最繁榮的時期有三個,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清末民初,這三個時期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權威破碎,人們思想上的禁錮被打破,因此迸發出燦爛的創造之光。文化需要繁榮和發展,但如何給文化發展一個寬松的環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許是更需要我們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問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文化的發展應尊重其自身的進化規律 B.應給文化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
C.國學的復興需要解放思想,體現創造性 D.應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使其再煥光彩
吉林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試題答案
1.【答案】C。解析:這段文字通過描繪旅途中的美景,說明置身于這樣的旅途中,可以化解胸中塊壘,可以蕩滌塵世污穢。A項“用心感受”不是文段意在表達的內容,排除。B項只提到旅行給人的美的享受,對其化解胸中塊壘、蕩滌塵世污穢的功能沒有涉及,排除。D項“功利性”屬無中生有,排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2.【答案】C。解析:這段文字說的是全球變暖將引發珊瑚的大量死亡、魚類的劇減和水母的大量繁殖,最終徹底改變海洋的生物結構,這種結果將是災難性的。A、B兩項只是海洋生物結構變化的兩個過程,不是文段重點,排除。D項文段中并未提及,屬過度引申,也排除。故本題答案選C。
3.【答案】D。解析:注意文中的轉折詞“然而”之后的內容——哲學從其它學科中獨立出來是哲學比任何時候都受人喜愛的緣故。與此表述一致的是D項。
4.【答案】A。解析:“冰淇淋哲學”表達的道理是:冰淇淋生意只要能熬過生意蕭條的冬季,那么就不需擔心夏季的競爭。對于冰淇淋生意來說,冬季就是逆境,其意在強調逆境對于企業競爭力的培養作用,即A。
5.【答案】B。解析:這段文字主要談論了如何促進文化發展的問題,先說要尊重規律,接著以國學復興為例,說明歷史上國學最繁榮的三個時期都是權威破碎、思想禁錮被打破的時段,最后得出結論,文化要繁榮和發展,必須給其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A項說要“尊重進化規律”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排除。C項“國學的復興”只是文段的一個例子,文段著重說的是“文化繁榮發展”的問題,排除。D項強調的是應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與文段強調的如何發揚傳統文化不符,可排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吉林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試題(二)
1. 一項針對職場人的理財特別調查顯示:工作不到1年的職場人中,八成以上沒有進行過理財;在工作2-5年的職場人中,近三成有了基礎的理財行為;在工作5-10年的職場人中,近五成開始進行基礎理財;而在工作了10年以上的職場人中,近七成都會進行基本理財。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A. 中國職場人理財意識淡薄 B.職場人參與理財的比例與工作時間成正比
C.獲得收益是理財的基礎 D.對于職場新人而言,理財是個嶄新的領域
2. 對后現代文化有一種概括就是:中心變成了邊緣,系統變成了斷裂,整體變成了碎片,深度變成了平面,價值變成了虛無。在后現代藝術中,復制取代了原創,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體,過程取代了作品。藝術形象完全變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對后現代文化的態度是()。
A. 欣然認同 B.不能接受
C.勉強接受 D.不置可否
3. 中國科學新聞學會新媒體工作室的報告認為,新技術的出現,使受眾接收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斷發生變化。比如報紙曾是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但它需要到特定地方購買;廣播出現后,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收聽新聞,于是廣播又開始大行其道,直到電視的出現;電視可以讓人同時接收視聽信息,提高了信息接收效率。而網絡時代,信息接收效率進一步提高,并使受眾得以進行一定表達,因此互動越來越成為媒體信息傳播的趨勢。
本段文字主要強調的是()。
A. 新技術對傳媒方式發展的影響 B.新技術對受眾的影響
C.信息傳播方式的發展變化 D.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具有互動性
4. 自從新文學運動以來,散文一直是文壇的主力,雖然不如詩與小說那么勇于實驗而變化多端,卻也不像這兩種文體那么歷經歐美風雨而迷惑于各種主義、各種門派。
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 散文的發展比較穩健,受外國影響較小
B.新文學運動以后,詩與小說受歐美影響很大
C.詩與小說不斷變化,而且勇于進行新的探索
D.新文學運動以后,散文一直占據著文壇的主導地位
5. 通過經濟手段征稅,把碳排放作為一項成本,計入工業生產和個人生活中,在經濟學上順理成章,但在政治上卻有著極大的風險。既難以得到工業界的支持,也不容易說服選民。雖然是以碳排放名義征稅,卻往往會被認為是政府變相加稅,或者是通過人為增加成本來壓縮市場需求,不得人心。
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 通過經濟手段征稅不得人心 B.以碳排放名義征稅實質上是變相加稅
C.對碳排放征稅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D.對碳排放征稅有極大的政治風險
吉林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試題答案
1. B。解析:主旨概括題。本段提到的調查結果反映了參加工作時間與理財者比例的關系,即工作時間越長,參與理財的比例越大,B項表述正確。A項屬于無中生有的觀點性評價;C項“獲得收益”也屬于無中生有,其與理財的關系自然也無從推知;D項以具體事例充當文段主題,無論其表述正確與否,都不可能是文段的主旨,故排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選擇B項。
2. B。解析:由文中的“變成了”、“取代了”等動詞前后的詞語可知,作者對后現代文化持否定的態度。
3. A。解析:主旨概括題。通過閱讀不難發現,本段文字為總分結構,第一句即為主旨句,主要表達了新技術的出現對媒體信息傳播的影響,故選項A正確。B項客體把握有誤;C項以客為主;D項表述片面。
4. A。解析:D項內容與題干不符合, C項的“詩與小說”不是文段主要敘述的主體。B項描述的不是題干的主要內容,題干的側重點是散文。根據題意,散文雖然不如詩和小說那么勇于實驗而變化多端,卻也不像這兩種文體那么歷經歐美風雨而迷惑于各種主義、各種流派。前半句表明了散文的穩健,后半句表明散文受外國影響較小,故A項正確。
5. D。解析:主旨概括題。文段第一句即主旨句,后兩句是對其原因的解釋說明。故D項是對主旨的最好概括。A項把話題主體指向通過經濟手段征稅,偷換概念,表述錯誤;B項屬于斷章取義;文段并沒有強調征收碳排放稅的影響,且絲毫沒有提到其正面影響,C項概括有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選擇D項。
吉林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試題詳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