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片段閱讀訓練題帶答案
上海公務員片段閱讀訓練題(一)
2. 新時期以來,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
本段的主旨可概括為
A.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B.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
C.新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快速發展 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3. 要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形成企業自主創新的機制,同時通過落實國家關于鼓勵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增加技術開發的投入。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上述文字闡述的主旨是
A.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B.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
C.落實鼓勵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 D.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4. 一件可能使人感到吃驚的事實是,目前不但世界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的增長速度,而且同世界上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相比,糧食增長速度也是較快的,甚至其他商品價格的增長速度也比不上糧食的增長速度。盡管如此,今天在全世界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糧食。據估計,由于缺糧而面臨饑餓的人口有3.4到7.3億之多,他們尤其集中在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
這段文字想要說明的問題是
A.世界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的增長速度
B.盡管世界糧食生產充足,但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糧食
C.其他產品價格的增長速度比不上糧食的增長速度
D.因缺糧而面臨饑餓的人口有3.4到7.3億之多
5. “亞健康”一詞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亞健康”在全世界發生率很高,它是由于心理社會環境的壓力而造成人體的一種不適狀態。近年來,“亞健康”在國內外的發生率逐漸增高,因此展開“亞健康”的研討是有意義的。從字面來說,亞,就是次于。“亞健康”就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
與這段文字意思不符合的一項是
A.“亞健康”在全世界發病率很高
B.“亞健康”一詞是從國外傳過來的
C.“亞健康”是由于心理社會環境的壓力而造成人體的一種不適狀態
D.“亞健康”就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
上海公務員片段閱讀訓練題答案
1、【答案】A。解析:題干中共有兩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和“成功也是失敗之母”,前者說明成功來源于失敗,應該吸取經驗,而后句話說明成功也是失敗的來源,那么在成功后就不應該驕傲,即“戒驕戒躁”。因此本題選A。其它三個選項都不合題意。
2、【答案】C。解析:題干中主要從經濟地位和人民生活兩個角度描述了我國經濟現狀。選項中只有C項指出了這一點,A項沒有體現“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并非是B項中的“國際地位”,題干中雖論述了人民生活,但并沒有體現“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因此,本題選C。
3、【答案】A。解析:本題屬于理解文意型題目。“形成企業自主創新的機制,同時通過落實國家關于鼓勵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措施”這句話中表示出自主創新的兩方面工作,而后一句話中“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形成“核心技術”的原因就在于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也就實現了自主創新。因此,本題選A。其它三個選項都是自主創新的幾個措施。
4、【答案】B。解析:注意文中前后語句方向的變化。前面講述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人口增長速度,后面出現轉折詞語“盡管如此”,又列舉出饑餓的人口數據,從而,直接選出B項為本題答案。
5、【答案】A。解析:注意選出不合文意的一項。從文中我們知道“亞健康”是“由于心理社會環境的壓力而造成人體的一種不適狀態”他是一種狀態,而并非是一種病,所以說它“發病率高”是不正確的。其他三項都在文中有所體現,所以,本題選A。
上海公務員片段閱讀訓練題(二)
1.北京天壇祈年殿、圜丘的各層組排,均是以天陽之數“九”及其倍數呈扇環形展開的,即由內層至外層分別為九、一十八、三十六……這個天陽之數“九”來源于《易經》乾卦的“九”,如《易經·乾》“上九,亢龍有悔”,即言“九”為陽數之極,此為陽之亢極。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數排列,寓含著崇尚天陽的信息,這是《易經》符號學在古代建筑中的體現。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國古代建筑體現著功用、審美的特點
B.我國古代建筑蘊藏著一種數字符號信息
C.《易經》與我國古代建筑中的符號信息
D.我國建筑藝術的最高境界暗含符號信息
2.今天,人們往往以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們從平原退出的歷史。唐宋時期,隨著經濟文化中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華南虎徹底退出平原地區。之后出現的“調虎離山”、“放虎歸山”、“坐山觀虎斗”等成語,表明當時人們已經誤認為老虎是山地物種,并不知道老虎是因為人類活動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描述老虎隨人類活動退向山區的歷史
B.澄清人們對老虎生活區域的認識誤區
C.說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時代背景
D.分析人類活動對老虎生存環境的影響
3.周莊旅游收入已經連續多年超億元大關。在蘇南,與周莊媲美的文化古鎮雖不在少數,但旅游收入卻只能望周莊而興嘆。當地的一位老人說,上世紀70年代陳逸飛畫了這里的雙橋,此畫在美國展出時獲獎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資收藏。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哈默將此畫增給他,并說這是中國上海附近的一個小鎮。如今,游覽江南古鎮,周莊已成為首選。
對這段文字理解最準確的是:
A.文化傳播可以成為城鎮發展的重要契機
B.旅游是城鎮經濟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C.文化交流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內容
D.文化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4.近年來,全球紙價持續上漲。據分析,紙漿的價格會越來越高,而出于環保的原因,全球的紙漿生產能力卻在減弱。油價的上漲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而據預測,這一上漲趨勢并不會在短期內逆轉。當紙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必然反映到書價上。即使不考慮買書人會因為額外支出而減少購買,增加的占用資金也會令書店的經營風險增加。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說明書價必然上漲的諸多原因
B.分析未來圖書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C.揭示能源問題與圖書行業的關系
D.預測圖書零售業將面臨經營困擾
5.西方學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從其產生的客觀基礎而論,它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渡的前提下而出現的一種理論對現實的回應。這種回應的出現,一方面是客觀現實對理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展的必然規律。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A.出現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B.已獲得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
C.主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D.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上海公務員片段閱讀訓練題答案
1.C。【解析】這段文字以天壇祈年殿、圜丘的各層組織為例論述了我國古代建筑中所蘊含的符號信息的來源是《易經》乾卦的“九”。最后一句話是重點,可以推導出C項為正確選項。A項屬于無中生有,與文段內容無關;B項中“我國古代建筑中蘊含著符號信息”觀點本身正確,但只涉及文段內容的一部分,排除。D項“建筑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文中沒有涉及,排除。
2.A。【解析】本段文字主要闡述了老虎并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一直生活在山上,而是由于特定歷史時期里,由人們的活動所引發,從平原退向山上的。由文段的第一句“人們往往以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他們平原推出的歷史”可知,這段文字將主要論述老虎是如果從平原退出的。因此本題選A。人們對老虎生活區域的錯誤認識,只是這段文字的引子,不是講述的主要內容,故B項錯誤;文段說明的是老虎“被逼上山”的原因,而不是時代背景,故C項錯誤;文段只論述了在老虎上山的過程中人類的作用,并沒有描述人類活動和老虎生存環境的關系,故D項錯誤。
3. 【答案】A。【解析】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周莊在與周圍的文化古鎮環境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卻通過陳逸飛的畫作聲名遠播,旅游收入居高不下,說明了文化傳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選項A恰為主旨的同義替換。B項與材料要表達的內容相反,因為同樣是旅游業的發展其他文化古鎮就沒有周莊價值大;文化交流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可以通過周莊旅游業的發展,窺其一斑,但并不是文段說明的關鍵所在,故C、D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
4.D。【解析】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紙價上漲對圖書行業可能造成的影響。文段首先闡述了紙價上漲的原因,隨后說明了導致紙價上漲的能源因素,最后推出紙價上漲對圖書銷售業的影響,意在說明圖書零售業將面臨的經營困境。故本題選擇D。書價上漲只是導致書店經營風險增加的其中一環,因此A項不夠全面;B項屬于無中生有,文中沒有論述圖書行業的發展趨勢;C項只是文段內容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
5.A。【解析】這段文字主要從客觀基礎和理論要求論述了“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理論產生的原因,故本題選擇A。B項屬于無中生有,文段只論述了西方學者提出這一理論的現實和理論基礎,并沒有論述這一理論的推廣度;C項只提出了理論產生的一個基礎,不全面;D項表述錯誤,“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人們在物質生活條件滿足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的精神需求,與日常生活沒有直接關系,更不能說密切,所以排除。
上海公務員片段閱讀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