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試題解析
重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試題(一)
A.誠實作為一種優良品格,在道德上歷來備受推崇
B.誠實的道德評價與歷史評價相互背離
C.當道德對誠實給予肯定時,從政治或經濟得到的回應有時恰好是否定的
D.對誠實的否定可以從精神上、道德上的肯定中得到彌補
【例題】人們的書寫活動是在大腦的統一指揮下進行的。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所組成。它們交叉指揮肢體活動,即左半球指揮右手的活動,右半球指揮左手的活動。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是在用右手書寫,受大腦左半球指揮,并且經過長期練習已在大腦皮層中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聯系系統。同時,左右手手臂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也是對稱的,書寫規則是根據右手活動制定的。
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人的書寫活動是在大腦指揮下進行的
B.書寫習慣的形成是大腦長期作用的結果
C.由于書寫活動的長期習慣及書寫規則的制定特點決定正常情況下用右手進行書寫
D.大腦左右半球是交叉指揮肢體活動的一個聯系系統
【例題】《紐約時報》是美國最有影響的報紙。該報的版面在傳統上比較嚴肅,新聞照片不多,并且尺寸也小。近年來,由于電視的影響和報業的競爭,《紐約時報》上新聞照片的尺寸也擴大了,從《紐約時報》來看,報紙運用照片,不只是作為活躍版面的手段,而且已成為報紙報道工作的重要環節。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個論點,即( )。
A.《紐約時報》是美國最有影響的報紙
B.就連美國最有影響的《紐約時報》也不得不迫于競爭的壓力對自己一貫的風格作出調整
C.《紐約時報》上新聞照片的尺寸擴大了
D.通過《紐約時報》改變版面傳統的事例說明報紙運用照片已成為報紙報道工作的重要環節
【例題】中國并非沒有擴張土地資源的條件,我們到現在至少有5億畝干旱荒漠土沉睡在西部。但是如果按照現在開發西部的方式,對外招標,你哪怕鋪上一批非常漂亮的高速公路,結果也就是這條公路靜悄悄,兩邊沒人。你就算修了輔線鐵路,這四條鐵軌也就在月光下閃著寒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支持現在開發西部的方式
B.開放西部必須采取對外招標的方式
C.不修路是因為兩邊沒人
D.修了輔線鐵路,四條鐵軌就在月下閃著寒光
【例題】任何地方只要小農人口仍占一定規模,它就要實行合作經濟。日本現在大約有5%左右的農民人口,臺灣大概有8%,韓國也有7%左右,但是幾乎都是政府以一定的政策優惠,以一定的投資來幫助農民發展合作生產、合作運輸、合作銷售、合作加工、合作保險、合作金融等。鼓吹讓農民只在負效益的農業生產中合作、聯合,那是不可能的。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合作經濟都需要政府以一定的政策優惠支持
B.政府投資能幫助農民發展合作生產
C.農業生產有的是負效益生產
D.不應鼓吹農民只在負效益的農業生產中合作
重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試題答案
【解析】C。第一句似乎是本段文字的中心句,其實重心在轉折句上,即“但道德評價與歷史評價常常相互背離:當道德對誠實給予高度肯定的時候,它從政治或經濟方面得到的回應有時恰好是否定性的”,后面是通過例子對之加以證明。只有C項與之相對應。
【解析】C。C項的表述最為準確、全面,A、B過于狹窄,D項表述錯誤,所以答案為C。
【解析】D。該段文字主要描述了《紐約時報》上的新聞照片的尺寸擴大,運用照片已成為報道工作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含義就是說運用照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B、C三項只是該段文字的論據,不是論點,只有D項符合。
【解析】A。這段話主要表明:支持開發西部,但不支持現在開發西部的方式,由此判斷,只有A項符合。
【解析】A。“幾乎都是”并不一定全是,故A項錯誤;日本、臺灣、韓國政府的舉動說明B項正確,由“負效益的農業生產”知C項正確,由“不可能”知D項正確,故答案選A。
重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試題(二)
【例題】家里人看天氣預報,都看哪幾個地方呢?兒子在哪兒上大學,媽媽準看那個地方下不下雨。經商與此同理,自己的錢投向哪里,利益走向哪里,投資人的關注點就投向哪里,安全就走向哪里。中國既然已與世界產生了日益緊密的聯系,就不得不從世界聯系的角度看問題。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中國要看世界的“天氣預報” B.中國的錢投向了世界
C.有利益就會有安全 D.世界安全了中國就安全了
【例題】“現代化”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換句話說就是從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過渡。發達國家也有農村,農村里也有人口,他們也種地,但是這些人已經不是農民了,而是農場主,他們有的可能是夫妻倆種幾百畝的土地,依靠機械化、電子化來工作,與“農民”不是一回事。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社會消滅農民 B.農民的命運很悲慘
C.農場主不是農民,不住在農村 D.農民不依靠機械化、電子化來工作
【例題】人們的道德素質是有不同層次的,人們對不同層次的人群有不同的道德期望值。比如,有人說,你還是老師呢,你還這么做;或說,你還是領導呢,還這么說話,等等。低層次的人犯了道德錯誤,大家覺得這還不是很嚴重,但是如果說作為社會的良心、文明社會的良心的那些文人或者教育工作者或者是管理者——道德層次應該更高,可是他們卻干著不道德的事情,可以想到這個社會的道德淪喪到了什么地步。
以下不是文中觀點的是( )。
A.社會對文人、教育工作者或者管理者的道德要求太高
B.低層次的人犯了道德錯誤不受關注
C.作為社會良心、文明社會良心的人對社會道德淪喪負責
D.社會普遍的道德素質不高
【例題】弗洛伊德將意識分為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三層面。他認為,“潛意識”是人的意識中被壓抑的部分,“前意識”就像一個門衛,起檢查作用。當潛意識想變成意識的時候,前意識就會以文明為尺度,檢查它是否合乎文明的要求,并決定它是否外化為意識。
以下觀點錯誤的是( )。
A.潛意識能通過前意識的檢查 B.意識是潛意識的外化
C.意識合乎文明的要求 D.文明是一種意識
【例題】古往今來所有的文化中,星星從來不被認為是物,它們或者是神,或者是最高尚的象征,或者是別的什么符號。因此,把星星看作天體是對人類思想體系的前所未有的沖擊。雖然希臘已經有人想到這樣的觀念,但即使是亞里士多德也沒有把星星看作物質體,而仍然把它作為精神的存在物。一旦認識到星星是自然天體后,一個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空間是均勻的,并沒有層次,在任何方向上均無差別。
根據上述說法,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人類的思想體系空間是有層次的
B.星星位于很高的空間層次
C.希臘人不希望自己的思想受到沖擊
D.星星是自然天體,是客觀存在的
重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試題答案
【解析】C。 這段話的核心是表明中國與世界的相互聯系,A、B、D正確。依文意安全以利益為轉移,但不能證明有利益就會有安全,C錯誤,答案選C。
【解析】A。農場主與“農民”不是一回事,已經不是農民了,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的現代化進程中農民作為一個階級,它的歷史使命就是被消滅,代之以更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故A正確;B項中的內容在文中沒有提到;農場主住在農村,故C項錯誤;D項絕對化,文意不能支持。答案選A。
【解析】D。A、B、C三項在文中均可找到依據。D項錯在這段文字主要表達“道德、素質有不同的層次,對不同層次的人群有不同的道德期望”這樣的主題,并不涉及“社會普遍的道德素質”的問題。
【解析】A。依題意前意識對潛意識有檢查作用,檢查它是否合乎文明的要求從而決定其是否外化為意識,即這種檢查具有雙重性,潛意識只有符合文明要求才能通過,不符合則不能通過,A片面,B、C、D正確,答案選A。
【解析】D。依題意,一旦把星星看成天體空間就是均勻的,沒有層次的,這會造成對人類思想體系的沖擊,因此A正確;從星星從來不被認為是物,而是神,或者象征,或者符號,基于原有的層次空間思想可知B正確;C能從“雖然……但即使”的轉折句很清楚地體現;文意并不支持D項,答案選D。
重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試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