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30秒搞定5道言語理解題
如果文段當中出現“導致”“使得”或者“使”等類似的辭藻,我們一定要注意,整個文段所有的內容一般都是“導致”“使得”后面內容的“原因”。例如:
例1、中國古代的科學著作大多數是經驗型的總結,而不是理論型的探討,所記各項發明都是為了解決國家與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不是試圖在某一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從研究方法上來說,中國科技重視綜合性的整體研究,重視從總體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對象從錯綜復雜的聯系中分離出來,獨立研究它們的實體和屬性,細致探討它們的奧秘,這使得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沒有向更高層次發展。
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
A、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沒有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
B、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國古代科技長期停滯不前
C、中國古代的科學研究關注的重點及其歷史背景
D、解決實際問題是推動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動力
【解析】第一步,通過提問方式辨別題型,屬于主旨題,解題思路是找重點。第二步,讀原文。從整體觀之,整個文段總共兩句話,第二句話開頭“從研究方法上來說”可以大膽猜測前一句應該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所以整個文段結果為分分。這種結構就沒有重點,不過我們在第二個分句的末尾發現了一個因果關聯詞“使得”,就知道第二個分句的強調的重點是“使得”之后內容的原因。即“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沒有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原因。再看第一句,也是從來一個角度解釋此原因。答案直接鎖定A。
同理,下面幾題的解題思路同上。就不一一贅述,記住一點,看到文段出現“使得”“導致”等特殊因果關聯詞時,重點是前面的原因。掌握了這一小技巧,30秒搞定5道言語題真心So Easy!
拓展:
例2、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做人的教育,父母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人格與身心的發展。但近年來,在很多家庭,都出現做人教育的嚴重缺失,一方面,由于是獨生子女,因此,不少小孩享有6個大人的呵護,大人們擔心孩子受一點委屈,把所有應該由孩子做的事,全部包辦代替;另一方面,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不少孩子課業負擔很沉 重,孩子全身心考慮學習,其他的事就交給父母。這種家庭格局,結果導致孩子沒有家庭責任感,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作者意在( )
A、質疑現在父母的教養方式
B、探討父母培養孩子人格和身心的發展模式
C、強調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需要
D、解釋孩子缺乏獨立性和家庭責任感的原因
【答案】D
例3、在美國,學術界、工業界、主管部門和多數消費者傾向于認為用豆漿代替牛奶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不過,絕大多數西方人很不喜歡豆味,所以美國的豆漿有一步去除或掩蓋豆味的操作,而中國人就會覺得這樣一點兒豆漿味也沒有。對奶味的偏好和對豆味的排斥,是豆漿在西方不夠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漿在保存過程中比牛奶容易發生聚集下沉,這也給豆漿成為牛奶那樣的方便食品帶來了難度。保存難度高,加上市場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導致美國豆漿的價格遠遠高于牛奶。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對比中國人和西方人對豆漿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漿在美國市場上價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漿在西方市場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漿打入美國市場所必需的技術手段
【答案】B
例4、哲學所面對的是一個紛繁復雜、范圍廣闊的生活世界,這個世界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和產物。在這個世界中所發生的一切無不打上人類自由 意志的印記,它每前進一步,都體現著人類的智慧和這種智慧的運用。然而,我們每個人也都很清楚,沒有任何鐵的必然性可以保證這種智慧的運用能夠總是確定無疑地培育出積極的、健康的文明果實。因而,在我們的這個文明世界中,始終存在著科學與迷信、自由與奴役、民主與專制、正義與非正義、和平與戰爭的反復較量,使我們一直困擾在存在還是非存在,生存還是毀滅這樣一個終極性的問題中。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是( )
A、人類智慧的運用不是必然地培育出積極健康的文明果實
B、無論人類文明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始終離不開對存在與非存在話題的討論
C、 生活世界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
D、在人類的文明世界中一直存在生存與毀滅這一議題困擾的原因
【答案】D
例5、文物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但也會隨著社會環境、個人人生觀、世界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由于社會地位、文化差異、利益關系等原因,使得人們的文物價值觀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都會表現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價值觀可能取決于決策人員——文物工作者的文物價值觀,通常會表現出相對的先進性、積極性和穩定性,一般民眾的文物價值觀則依賴于國家政策、社會輿論導向、個人文化素質等因素。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
A、文物價值觀變遷的原因
B、不同文物價值觀的優缺點
C、文物價值觀差異性的表現形式
D、文物價值觀存在差異的原因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