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片段閱讀主旨概括題中的意圖選項
對專家的主張,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物價不應上漲,否則會影響人們生活
B.物價應該上漲,因為有利于企業增效
C.物價的漲落應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D.物價的漲落可由人們的主觀意志來決定
相信對于例1,絕大部分考生都能選出C項為正確選項。題目中出現分號,分號前說“物價漲幅過高不好”,分號之后“說物價水平過低”也不好。實際上C選項可以理解為意圖項,文段的主旨應該概括為“物價漲幅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只不過沒有合理的主旨選項,才會選擇C項的意圖項。
例2.這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溝壑區,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土地貧瘠,十年九旱。盡管有國家的支持,使部分群眾走上了致富道路,但仍有不少農民掙扎在貧困線上。
這段話主要說明了( )
A. 黃土高原地區經濟落后,文化匱乏
B. 與其等待國家的政策救助,當地政府不如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特色經濟
C. 惡劣的自然環境是當地人民走向富裕的一個主要障礙
D. 解決部分西北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是當務之急
例2中我們根據關聯詞法,轉折之后是重點,可以快速鎖定但之后“仍有不少農民掙扎在貧困線上”是文段的主旨。選項中B選項“與其等待國家的政策救助,當地政府不如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特色經濟”和D選項中的“解決部分西北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是當務之急”均是對于主旨內容的引申,為意圖選項,正確的主旨選項為C選項。同樣的思路,但是在遇到例3這道題目時,大部分考生卻選擇錯誤。
例3.向生產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化學品時,應提供中文說明書。說明書應當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危害防護和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產品包裝應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
A. 說明書中需要涵蓋的內容
B. 要提供說明書以警示危害
C. 不能對潛在危害加以隱瞞
D. 應該標注明顯的中文警示
文段為并列結構,提到了“說明書”和“產品包裝”兩個主體,AB選項都只提到說明書,D選項的“中文警示”也僅僅提到產品包裝,C項是對“說明書和產品包裝”功能的概括,可以理解為是意圖選項,在沒有合適的主旨選項時,我們需要去選擇意圖項。
歷年的國考考試內容雖然基本固定,但考察形式常常創新,提醒廣大考生切不可墨守成規,要懂得靈活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