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務員考試備考如何更好的解細節題
時間:
郭寧靜2
言語理解
“對這段文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相符的是”、“根據這段文字,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以下說法不合(合)文意的是”等。
2.解答細節題的方法
(1)要仔細閱讀所給材料;
(2)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
(3)將正確的選項帶入文段進行驗證,確定是否有誤。
3.細節題排除錯誤選項的方法
(1)“混”
即混淆。命題人常通過混淆談論對象、時態、數量、范圍、可能性與必然性等來設置錯誤選項。
(2)“反”
指選項與原文意思相反。命題人在設置錯誤選項時,有時故意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不需要說成必需,把必需說成可有可無。這一類錯誤選項中常出現的詞語有:必、必需、必須、沒、沒有、不、不必、不用、不曾、不可、是、不是。
(3)“無”
即無中生有。它主要是指把沒有的說成有,憑空捏造。表現在細節理解型題目中,”無中生有“主要是指選項涉及的某個概念、問題或結論在原文中并沒有提及。尤其是當選項出現對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時,一般原文并未對它們進行比較。
(4)“誤”
指選項存在邏輯錯誤或推斷錯誤。這也是命題人設置錯誤選項的常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