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及答案(2)
海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二)
1、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口商品的來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從而反映該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
下列屬于對外貿易地理方向的是( )。
A、2003 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功舉行了-場反恐演習
B、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束,中國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六
C、海關統計, 2004年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D、中國與歐美紡織品貿易摩擦經多次談判后最終得到協商解決
2、直觀形象記憶法:是指在識記抽象的材料時,為增強識記效果,將其直觀形象化進行記憶的方法。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屬于直觀形象記憶法的是( )。
A、
B、
C、
D、
3、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狹義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它可以分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類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但是,教育有好差之分,培養人也有方向的區別。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教育范疇的是( )。
A、孩子們搶著看電視節目
B、家長教孩子禮貌用語
C、學校組織同學參觀博物館
D、傳銷組織對新成員進行培訓
4、反映論,是指堅持認識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世界反映的認識論原則,亦即思想是反映存在的理論。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反映論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從物到感覺和思想”
C、“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D、“沒有被反映者就沒有反映者”
5、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屬于搶劫罪的是( )。
A、甲在路上放了很多鐵釘,乙騎自行車路過,車胎被扎破,甲趁乙下車查看時,迅速將乙車筐里的包拿走
B、甲伙同乙在夜間闖入丙家中,用獵槍脅迫丙拿出現金和銀行卡
C、甲見乙手上拿著手機,上前將乙的手一碰,乙的手機掉在地上,甲迅速拿起手機逃走
D、甲對乙懷恨在心,趁天黑時將乙打昏后逃跑,后來甲返回發現乙還未醒來,又將乙的手表拿走
海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通過“進出口商品的去向”來反映國家或地區間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反恐演習”不是“進出口商品”,A錯誤。從“經濟總量大”不能得知“商品去向”也不能體現“經濟貿易聯系程度”,B錯誤。C中反映了歐盟和中國之間有進出口商品,且歐盟與中國的經濟貿易聯系緊密,C正確。D中“中美貿易摩擦得到解決”體現了商品去向,但不能直接體現“經濟貿易聯系程度”,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關鍵詞
定義的關鍵詞為“直觀形象化”。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D項將各國地形標為簡單的數字,直觀形象,便于記憶。A項中“意思意思而已”;B項中“貳酒碘酒汽酒”;C項中“12個月365天”,并不直觀;均不選。
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教育者”對“受教育者”、“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孩子們搶著看電視強調的是孩子們爭搶的行為,沒有涉及教育者,是否增進知識和技能未知,不符合條件;B中的教“禮貌用語"、C中的"參觀博物館"、D中的”培訓“均“增進了人們的知識和技能”,都屬于教育范疇。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該定義中的關鍵詞為“認識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世界反映”、“思想反映存在”。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近代英國哲學家貝克萊的觀點,指只有被感知的事物才是存在的,沒有被感知的事物并不存在,不屬于“思想反映存在”,而是“思想定義存在”。這是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觀點,不屬于反映論。B項,“從物到感覺和思想”是列寧的觀點,指的是感覺和思想是從物質引起的,屬于“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符合定義。C項,“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是荀子的觀點,意思是“能夠認識事物,是人的本性;可以被認識,是事物的自然之理”,人能夠認識事物,事物能被認識,符合定義。D項,“沒有被反映者就沒有反映者“主張人的認識來源于客觀世界,屬于反映論。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反映論的選項,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非法占有”、“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C中的甲沒有強行劫取財物,D中的甲將乙打暈時不是以非法占有乙的財物為目的,返回拿走乙的財物時沒有“強行劫取”,則ACD均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看過“海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