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備考技巧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備考技巧(一)
一、培養理性邏輯思維
理性思維是考試中需要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建立在邏輯推理基礎之上的思維方式。因此,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對理性思維的培養,形成慣性,增加考試取勝的籌碼。
二、完善的知識體系
必備的邏輯知識,即能在考試中快速解題所必需的知識。具體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兩大部分。
必然性推理的知識包含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兩部分:直言命題部分需要掌握對當關系、概念間關系、三段論推理、樸素邏輯和直言模態命題,復言命題部分則要掌握各種復言命題的含義、真假關系及推理規則。這部分內容知識點較多且較難理解,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結合實例理解知識點的含義。
可能性推理部分重在把握論證結構,要掌握六大題型,即削弱型、加強型、前提型、解釋型、評價性和結論型的論證相關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重點掌握加強和削弱型題目的解題方法。
三、必要的解題技巧
每一類邏輯題目都是有一定的解題技巧的,這些技巧是解答這一類題目的關鍵,因此,考生在備考階段要多做習題,把握出題人的命題思路,并在解題中熟練運用各種解題方法,快速且準確做出題目。
對于難度較大的分析推理類題目,更要熟練掌握矛盾分析法、假設法、排除法、圖表法、時針法等解題方法,以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邏輯學還有一個備考原則是“以不變應萬變”。不同類型的邏輯題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和套路,但不管考題怎么千變萬化,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因此,教育專家建議考生一定要熟練掌握母題解題套路,這樣才能在遇到同類問題時,盡快理清思路,找到正確答案。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備考技巧(二)
明三段之理,習推理之法
一、題干已知信息甄別
對于邏輯推理,題干信息往往能確定題目考點所在,每一類題型在給定信息上都存在相關特征。例如:量詞“所有”、“有些”的出現決定題目考點在直言命題;關聯詞的使用提示考生此題重在復言命題;題干存在多類元素一般是對應問題的前兆;而可能性推理則以論據和結論同時共存而區別于其他題型,同時通過題干中論據和結論的關系還能細化多種論證結構和論證模型。這些題型的特征都能在短時間提示考生要注意的考點,節約了閱讀時間,大幅度提高了閱讀效率,有利于整個行測考試中的時間控制。
二、問法推理目的理解
問法是區分題目最直接的手段,也是能快速確定題目要求的方法,也能確定題目在推理過程中要利用到的推理規則或是思維角度。例如:由真到假,由假確定真考查的是矛盾的思路;由真確定真,可以推出則偏向于對推理規則中的推出和等值關系的考查;而可能性推理就更加直白,不管是削弱型、加強型還是解釋型、評價型,亦或是結論型,每一類在問法上都有自己最直觀的區別,也意味著對題干理解角度的不同。理解問法有利于快速確定推理目的,針對性的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選項推理結果篩選
在推理之末是選擇出符合要求的最佳選項,在進行判斷時,雖然由題干和選項已經能夠做到正確的推理,但由于行測考試中邏輯判斷以單項選擇的形式進行考查,所以如果能對選項進行篩選排除,那么在推理未結束之時,就有可能解決問題。尤其是在對應問題上,代入排除法對選項的篩選能迅速地解決此類問題。
【例題】有人說,工作的時候,我們要將重要事務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務是必要條件,關系著一件事情成功與否。重要的事務沒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細節也是很重要的,細節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同樣也與一件事情成功與否相關。一個成功的人是能夠協調好重要事務與細節的關系的。
由此可推出:
A、成功并不代表著所有細節都處理好了
B、如果不成功則說明重要事務沒有做好
C、成功的前提條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務,又要處理好細節
D、雖然處理好了細節,但沒做好重要事務,也不一定成功
【答案】A。解析:題干中的邏輯關系可整理為:細節→成功→做好重要事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故成功不能推出細節處理好,A項正確。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B項錯誤;細節是成功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C項錯誤;D項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前件“處理好了細節,但沒做好重要事務”與“細節→做好重要事務”矛盾,為假,故該命題也能推出。由于答案只能有一個,相對而言,D項的推出關系與A項相較不明顯,短時間內難以看出,較不可能被設置為答案。故答案選A。
三段推理:題干中存在“充分條件”,所以可以確定此題考點為復言命題中的假言命題。而和假言命題相關的句子只有兩句,此即考點,也即三段第一段。問法中“可以推出”能確定考點是推理規則中的逆否推理。最后再結合選項,當明確第一個選項為真時,在考場之上,考生應果斷選擇,而不用分析所有選項,這也是對題干進行分析,知道是必然性推理帶來的快捷。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備考技巧(三)
巧解邏輯推理評價型題目
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中的邏輯推理題目不同于數學和言語題目,不管是必然性推理還是可能性推理,邏輯推理的題干側重形式性,即關注題干推理結構,忽略推理內容,題干內容可以用字母符號代替。完全運用這一原則的題目主要是可能性推理中的評價型題目。評價型題目的問法形式主要有:“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的結構最相似”、“下列與上述推理最為類似的是”等。
例:如果你演講時講真話,那么富人會反對你。如果你演講時講假話,那么窮人會反對你。你演講時或者講真話,或者講假話。所以,或者富人會反對你,或者窮人會反對你。
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的結構最為相似?
A、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則一定有空氣。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則一定有水分。月球上或者沒有空氣,或者沒有水分。所以,月球上沒有生物。
B、如果對物體加壓,則它的體積會變小。如果對物體降溫,則它的體積會變小。或者對物體加壓,或者對物體降溫。所以,物體的體積會變小。
C、如果天下雨,則地一定會濕。如果天不下雨,則地不一定會濕。或者天下雨或者天不下雨。所以,或者地一定會濕,或者地不一定會濕。
D、如果刺激老虎,則老虎要吃人。如果不刺激老虎,則老虎也要吃人。或者刺激老虎,或者不刺激老虎。總之,老虎要吃人。
解析:題干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A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r。或者非q,或者非r。所以,非p。與題干推理結構不同。B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么q。如果r,那么q。或者p,或者r。所以,q。與題干推理結構不同。C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與題干推理結構相同。D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q。或者p,或者非p。所以,q。與題干推理結構不同。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與題干結構最符合,因此答案是C項。
看過“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