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公務員定義判斷題及答案(2)
重慶市公務員定義判斷題(二)
1、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包括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和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是行為人約定的將來發生的不確定的合法事實。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約定一定期限,并把該期限的到來作為行為人的民事權利、義務發生、變更、消滅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是( )。
A、甲與乙有積怨,為了報復,甲私下與丙協商并承諾,如果丙將乙打傷,則贈與丙500元
B、甲向乙表示“如果太陽從西方升起,我就把房屋贈送給你”
C、甲乙約定:乙須在合同訂立20日后取款
D、甲向乙表示“如果我女兒調到外地工作,我就把房屋租給你”
2、人的認識分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對事物現象的認識稱為感性認識;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稱為理性認識。
那么下列認識屬于理性認識的是( )。
A、太陽每天東升西落
B、物價上漲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結果
C、小麗長得很漂亮
D、書是紙做的
3、定義:
①實質正義:指正義的終極狀態必須實現,也就是善人、善行應該得到善報,惡人或惡行必須得到惡報。
②形式正義: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注重形式和手段的正義性,具體案件的當事人之間是否實現了正義,則非所問。
③校正正義:指涉及對被侵害的財富、榮譽和權利的恢復和補償,不管誰是傷害者,也不管誰是受害者,傷害者補償受害者,受害者從傷害者處得到補償。
典型例證:
(1)很多關于打黑掃惡取得重大成果的報道文章在結尾通常會有“大快人心”之類的字眼。
(2)長期以來,對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標準,都沒有統一的規范可供遵循,已有的幾類人身賠償范圍和標準也因法出多門,相互間差異懸殊。
(3)鄧某等人大肆侵吞信用社資金,揮金如土,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后被控職務侵占罪,按最高法定刑期判15年有期徒刑。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不正確的是( )。
A、例證(1)(3)分別與定義①②不相符
B、例證(1)(2)分別與定義②①不相符
C、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③①不相符
D、例證(1)(2)(3)分別與定義③②①不相符
4、所謂文化暴發戶,就是利用工作或其他途徑掌握了話語權者,亦或者是因為財富而突然擁有了所謂的社會地位者,自認為是社會精英或者社會文化代言人,而實際文化素養、價值觀以及審美并未達到一定層次的人。同時也可指那些沒有學術修養,利用大眾的求知欲望,以洗腦的方式開設學習班騙取錢財的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文化暴發戶的是:
A、企業老總依靠炒房發家,由于文化修養不夠覺得沒面子,于是請槍手代寫管理書籍,又雇傭所謂“讀者”舉辦簽售活動
B、原本初中輟學的李某發現現今“國學”十分流行,于是自我包裝成為“國學大師”,進行虛假宣傳后到處演講,騙取錢財
C、徐某文筆優秀,立志成為文學家,無奈文化市場不景氣,只好下海經商,開辦了軟件公司,成名后在訪談節目中還特意談起了年輕時的文學夢
D、獸醫張某經過策劃公司的大力宣傳,在公眾心目中成為了國內知名的養生專家,并著書立說、宣傳其“豆腐”養生學
5、心靈投射謬誤也稱為投射作用,它是一種非形式謬誤,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某人認為他看世界的觀點反映了世界的真相。也就是,某人將他的個人感覺投射到真實世界;另一種形式是某人認為自己不了解一個現象意味著這現象無法被理解或不是真的。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心靈投射謬誤的是( )。
A、小李忍受不了聞臭豆腐的味道,就說臭豆腐這么臭,沒人會喜歡吃
B、小敏是重慶人,到上海工作后,他發現上海菜普遍是甜的,于是他逢人就說上海菜很難吃
C、盡管知道葡萄架上的葡萄很甜,但是小劉因為摘不到,就對別人說葡萄很酸
D、課間,小榮給大家講了一個冷笑話,小明理解不了為什么大家聽后都捧腹大笑,就說小榮講的笑話一點水平都沒有
重慶市公務員定義判斷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所喲重點在題干中閱讀“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合法行為”,“不確定的合法事實”。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甲對丙的承諾是不合法的事實,不符合關鍵詞“合法行為”,因此不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B中甲向乙的承諾,是確定不可能發生的,不符合關鍵詞“不確定的合法事實”,因此不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C中甲乙約定合同訂立20日后取款,是約定一定期限,沒有“不確定的合法事實”,因此不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而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D中甲向乙的的承諾,完全符合關鍵詞,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理性認識”,需要關注“理性認識”的定義。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C、D都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只有B是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故正確答案選B。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①定義中強調“正義的終極狀態必須實現”;②定義中強調“形式和手段的正義性”;③定義中強調“傷害者補償受害者”、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
(1)中的“大快人心”體現正義必須實現,符合①定義中的關鍵詞;(2)中賠償的標準不一,未體現上述任何定義的關鍵詞;(3)中鄧某由于形式和手段不正義而被處罰,符合②定義中的關鍵詞。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C
解析:
文化暴發戶的定義要點是:①利用工作或其他途徑掌握了話語權者,或者是因為財富而突然擁有了所謂的社會地位者;②自認為是社會精英或者社會文化代言人;③未達到一定層次;④以洗腦的方式開設學習班騙取錢財。A項符合①②③,B、D兩項符合④;C項徐某并沒有自認為是文化代言人,同時文學素養很好,不符合②③④。故答案選C。
5、答案: C
解析:
心靈投射謬誤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強調自己的主觀意識,即認為自己的觀點就是事情的真相。另一種認為自己不了解的就是無法理解的或不是真的。C項小劉的行為是自欺欺人的表現,他對別人說葡萄很酸,但自己并沒有認為葡萄是酸的,因為他知道葡萄很甜,不符合“心靈投射謬誤”的定義,故本題選C。
看過“重慶市公務員定義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