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
江蘇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一
李:被錄取的不是丙。
已知張、王、李三人中恰有一人的預測正確,以下哪項為真?( )
A、被錄取的是甲
B、被錄取的是乙
C、被錄取的是丙
D、無法確定
2、研究人員做了兩項對比實驗。請15名平均年齡41歲的男性在使用鬧鐘和不使用鬧鐘的情況下,分別連續4天每天只睡5個小時,然后對他們進行簡單測試,以比較他們的清醒程度。結果發現,在連續睡眠不足的第四天,與被鬧鐘叫醒的情況下相比,意識到起床時間而自發醒來的受試者,其早晨測試時的反應時間平均縮短12%。在睡意增強的“時,這一反應時間平均要短20%。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人們在“該起床”時自發醒來,整個白天的精神狀態都會很好。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反駁該結論的一項是( )。
A、兩組受測試人員每天進行的測試題目都是相同的
B、在自發醒來的情況下,受試者清醒程度更高
C、在一天當中,人們在早晨的睡意最強
D、在接受測試時,受試者自述的困倦感并無明顯差別
3、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利己主義動機,個人行為的目的總是為追求自身效用(利益)的最大化,而一件東西對某個人的效用大小取決于個人的主觀評價。在對個人效用的追求中,不僅包括對物質財富的追求,而且也包括對非物質(精神)滿足的追求。這種追求精神的滿足可以表現為扶危濟貧等利他主義行為。由此可以推出:
A、人的利他主義行為往往出于利己主義動機
B、人對精神滿足的追求強于對物質財富的追求
C、扶危濟貧是人人具有的本性
D、人人都認為物質財富越多越好
4、2005年以來,領先汽車的年銷售量不斷增長,到今年已超過世界知名品牌A牌汽車的年銷售量。與此同時,領先汽車因發動機問題產生的返修量也不斷上升。
從上述斷定中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
A、領先汽車返修量雖然逐年上升,但這種問題并不影響人們對領先汽車的選擇
B、領先汽車的發動機問題與其他品牌車輛相比比較輕微
C、2005年以前影響領先汽車銷售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D、A牌汽車的返修率一定高于領先汽車
5、
A、有的男性志愿者負責教學
B、獲得學士學位的志愿者負責教學
C、東北地區的志愿者都獲得了學士學位
D、有的男性志愿者自于東北
江蘇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由條件可知,只有一人的預測正確。首先王的預測不可能為真。其次,假設張預測正確,則王、李預測為假,則被錄取的是丙。假設李預測正確,則張、王預測為假,則被 錄取的是甲。但只有一名被錄取,由此可知,并不能確定誰被錄取。故本題選D。
2、答案: D
解析: 本題屬于論證類。要削弱的觀點是“人們在‘該起床’時自發醒來,整個白天的精神狀態都會很好”。A項,是題干觀點成立的必要條件,是支持項,不是削弱項。B項在復述題干實驗所獲得的最初結果,應排除。C項,否定了題干中所說的人們在14時睡意最強,但是并不能直接否定觀點。D項,指出“精神狀態”的另外一個方面——困倦感,指出兩組試驗中困倦感并無差別,繼而否定最終的結論。
3、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結論類中的主題一致原則。由題干的第二句話可知人的利他主義源于對自身效用的追求。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第一句說明領先汽車銷量不斷增長并超越A牌汽車,第二句說明領先汽車在銷量不斷增長的同時,返修量也不斷上升。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領先汽車返修量上升,但年銷量也不斷增長,可見返修量并沒有影響人們對領先汽車的選擇,A正確。題干只提到領先汽車的發動機問題,沒有談及其他品牌車輛的發動機,無從對比,B錯。題干沒有談到2005年前影響領先汽車銷售的問題,無法推出,C錯。從題干只知A公司的銷量,沒有談及A公司的返修率,無法推出,D錯。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由題干可知:C項明顯與題干中的“所有沒獲得學士學位的志愿者都來自東北”矛盾,排除;B項,獲得學士學位的志愿者可能來自東北,也可能來自其他地方,故不能斷定其是否負責教學;A項,由題干只可能推知:有的男性志愿者是來自東北的,但題干并沒有說東北志愿者全部都負責教學,故A項推不出來;選項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