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附答案
西藏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一)
C.成年人張某誤將本為復制品的油畫當成真品購買
D.出租車司機借搶救重病人急需租車之機將車價提高10倍
【例題】行政給付又稱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或政策等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如金錢或實物)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行政給付的是
A.給養老院經費資助 B.支付殘疾人摩托司機行政賠償金
C.支付下崗職工最低生活保障費 D.支付犧牲人員撫恤金
【例題】根據我國《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憲法》第10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下列關于私有財產權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C.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D.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例題】《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下列社會關系中,應由民法調整的是
A.某市人民政府罷免該市某局副局長職務
B.李某因非法印刷商標被罰款
C.甲、乙兩村因某塊土地的所有權歸屬發生糾紛
D.專利局對某發明專利予以宣告無效
【例題】行政相對人是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影響其權益的個人、組織。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相對人是處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的個人、組織;(2)行政相對人指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作為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的個人、組織:(3)行政相對人是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影響的個人、組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行政相對人是受行政行為直接影響的個人、組織
B.非法人組織不能作為行政相對人
C.行政機關、非法人組織也可能作為行政相對人
D.國家公務員不可能作為行政相對人
西藏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答案
【解析】A 。10周歲的小明出售勞力士金表給40歲的李某。
【解析】C。支付下崗職工最低生活保障費。
【解析】C。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解析】C。甲、乙兩村因某塊土地的所有權歸屬發生糾紛。
【解析】C。行政機關、非法人組織也可能作為行政相對人。
西藏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二)
【例題】妒富意識:指妒忌別人富有的錯誤意識。
下列屬于妒富意識的是()。
A. 有極少數人一旦知道某某富了一些,就來找他的麻煩了
B. 不少人和單位即使是正當的經濟來源也不愿意對外說
C. 小王新買了一件價值數萬元的鉆石戒指,同辦公室的同事一致認為不好看
D. 有一種觀點認為,一些部門和人通過正當渠道先富起來,也可能妨礙共同富裕
【例題】互文:修辭格式之一。在連續性的話語中,將本應合在一起說的兩個詞語,分開安排在上下兩句中或一句的上下段中,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應理解為“主人和客人共同下了馬,來到了船上”。
下列不屬于互文手法的是()。
A.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B.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C.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D.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例題】公地悲劇:也稱公共地悲劇,指享用者都從自己私利出發,爭取從中獲取更多收益,而付出的代價由大家負擔。下列不屬于公地悲劇的是()。
A. 軍備競賽的雙方都面臨著一個困境——一方面軍事力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國家安全卻受到越來越多的威脅
B. 博弈游戲中,任何“贏”的一方都是背離游戲的,任何“輸”的一方也都是背離游戲的
C. 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塊公共草場放牧。不少牧民都想多養羊增加個人收益,結果草場持續退化,直至無法養牛,最終導致所有牧民破產
D. 有的企業把下水道污物、化學物質、放射性污染物和高溫廢棄物等排放到水體中,將有毒廢氣排放到大氣中
【例題】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口商品的來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從而反映該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下列屬于對外貿易地理方向的是()。
A. 2003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功舉行了一場反恐演習
B.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束,中國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六
C. 海關統計,2004年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D. 中國與歐美紡織品貿易摩擦經多次談判后最終得到協商解決
【例題】認知干預:認知干預的原則認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決定于其內在的認知觀念,個體心理問題的根源是其頭腦中不合理的認知觀念,認知干預就是要以正確的理論知識來改變個體的不合理認知。下列不屬于認知干預的是()。
A. 在實施某項手術前,醫護人員以正確的醫學和生理學知識告訴病人此項手術是必需和安全的,消除病人的焦慮
B. 學校有計劃、按步驟地對學校中有關人員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他們的心理問題施加影響,使之發生指向預期目標的變化
C. 對于抑郁癥患者,給其提供另一種可以解釋其觀察和經驗的概念系統,從而取代其原有的信念
D. 對于渴望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的在職人員,教師結合其工作實際,向其提供系統的理論知識
西藏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答案
【解析】A。由定義,妒富意識的指向是對別人,妒忌他人的富有。A項符合這種心理。C項是針對鉆石戒指,不是針對別人的富有。
【解析】B。“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A項為同句互文;“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這兩句是“互文”,出句與對句互相交織,“孤嶼”與“小欄”互相映帶;“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自”和“空”二字互文見義,寫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D項為互文。選B。
【解析】B。由定義,公地悲劇一方面是使自己得到更多利益,另一方面是造成的代價由大家擔當。而B項不管輸贏都是背離游戲的。故選B。
【解析】C。由定義,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反映的是一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A和B兩項沒有反映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D是講與他國的貿易摩擦,也不是貿易的聯系程度。故選C。
【解析】D。由定義,認知干預是用正確的理論知識來改變不合理的認知,從而影響心理活動和狀態。A、B、C三項都符合。D項是提供理論知識來提高理論水平,不涉及“改變不合理的認知”。
西藏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