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試題
江蘇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試題:
B.5周歲的兒童小軍因發明創造而接受獎金
C.成年人張某誤將本為復制品的油畫當成真品購買
D.出租車司機借搶救重病病人急需租車之機將車價提高10倍
2.行政給付又稱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或政策等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如金錢或實物)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行政給付的是:
A.給養老院經費資助 B.支付殘疾人摩托司機行政賠償金
C.支付下崗職工最低生活保障費 D.支付犧牲人員撫恤金
3.根據我國《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憲法》第10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下列關于私有財產權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C.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D.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4.《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下列社會關系中,應由民法調整的是:
A.某市人民政府罷免該市某局副局長職務
B.李某因非法印刷商標被罰款
C.甲、乙兩村因某塊土地的所有權歸屬發生糾紛
D.專利局對某發明專利予以宣告無效
5.可再生能源是指從自然界獲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是可循環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我國部分產煤大省把煤變成電,從賣原料到輸出電力,增加了附加值,促進了節能降耗
B.2000年以來,國家把農村戶用沼氣列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六小工程”之一,每年收入10億多元用于農村沼氣建設
C.目前市場上出現多款使用汽油驅動方式的混合動力汽車,動力性好,排放量很低,受到不少環保人士青睞
D.北京奧運會期間,50輛電動公交車在奧運村進行24小時不間斷服務。這些有排氣管的零排放公交車為確保綠色奧運理念的實現做出了貢獻
6.和諧無論是從其詞源意義來看,還是從其哲學本體論上看,都是多樣性的統一和對立要素的有機結合。
根據以上定義,不屬于和諧哲學意蘊的表述的是:
A.差異和對立是和諧形成的基礎和前提
B.由和諧創生新的事物
C.六律只有將其按規律“和調”,才能形成悅耳的音樂
D.五味不加以“和調”,也能形成爽口的美味
7.財產性收入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產(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不屬于財產性收入的是:
A.財產運營所獲得的紅利收入 B.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專利收入
C.非財產增值收益 D.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
8.產權是指主體對物的排他性權利,它的本質是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發生的對勞動成果的權利。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不屬于產權的是:
A.所有權、占有權 B.收益權、轉讓權
C.勞動選擇權、勞動交換轉讓權 D.支配權、使用權
9.學習遷移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它廣泛地存在于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規范的學習中。任何一種學習都會受到學習者已有知識經驗、技能、態度等的影響,只要有學習,就有遷移。
下列屬于學習遷移的是:
A.小王的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對繪畫產生了興趣,后來也成為一名畫家
B.某大學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復習功課總容易分心,于是換到一個獨處的安靜環境,學習效率非常高
C.小芳學會了拉二胡,自己嘗試拉小提琴,結果也很快學會
D.某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致使學習成績下降,后來通過老師的教育和同學的幫助,改掉了毛病,學習進步非常快
10.三段論是由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直言命題,得出一個新的直言命題的推理。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推理屬于有效三段論的是:
A.他不是被告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所以他無權獲得辯護
B.菊花是花,所以野菊花是野花
C.人都受制于自然法則,所以他受制于自然法則
D.如果要馬兒跑得好,就要叫馬兒吃足草。你不叫馬兒吃足草,就不能叫馬兒跑得好
江蘇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A。解析:效力待定合同的定義關鍵點是:合同已成立但不符合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要經過有權人承認才能生效。A項中10周歲的小明還是未成年人,還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須經其監護人同意才能生效,符合定義。B項小軍雖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他的發明創造符合獎金的條件,也就是符合生效要件的規定,不屬于效力待定合同;C項中張某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合同已經生效,排除;同理D項中司機與租車人之間也是符合生效要件的規定,排除。
2.【答案】B。解析:行政給付的定義要點:①行政機關;②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③賦予其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A項屬于政府對于年老公民的物質幫助;C、D兩項都屬于在其他特殊情況下行政機關給予的物質幫助。B項支付給殘疾人摩托司機的行政賠償金,是在侵權后給予的合理賠償,而不是賦予其物質權益,故不符合定義。
3.【答案】C。解析:A、B項符合《憲法》對公民私有財產的規定;D項符合國家對征收或征用的規定,均是正確的。C項的表述過于絕對,是關于私有財產權的法律保護的錯誤理解。所以選C。
4.【答案】C。解析:民法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A項是政府與工作人員之間的任免關系,不在《民法》調整的范圍內;B、D兩項屬于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也不在《民法》調整的范圍內。C項甲乙兩村符合《民法》調整的主體。所以選C。
5.【答案】B。解析:可再生能源的定義要點有:①從自然界獲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②可循環利用。A項中的煤不符合②;B項中的沼氣符合定義;C項中的汽油不符合①②;D項中的電力作為能源不是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不符合①。故答案選B。
6.【答案】D。 解析:和諧的定義要點是:統一和對立要素的有機結合。D項沒有體現統一與對立的結合,不符合定義。A、C兩項都強調了統一性和對立性;對立統一的事物有機結合能產生新的事物,所以B項也是正確的。
7.【答案】C。 解析:財產性收入的定義要點是:擁有的動產、不動產所獲得的收入。C項“非財產”與“財產性”收入對立,不符合定義。A、B、D三項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屬于動產和不動產的范疇,符合定義。
8.【答案】C。 解析:產權所針對的對象是“勞動成果”,C項勞動選擇權和勞動交換轉讓權都不是針對這一對象,所以不屬于產權。
9.【答案】C。解析:學習遷移的定義要點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C項“拉二胡”對學習“拉小提琴”的過程產生了影響,符合定義。A、B、D三項都沒有體現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故答案選C。
10.【答案】C。 解析:三段論的定義要點是:①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直言命題;②得出一個新的直言命題。A項推理結論錯誤,不是有效三段論;B項不符合①;C項省略了“他是人”這一前提,是有效三段論;D項中的前提有一個是復言命題,不符合①。故答案選C。
江蘇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試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