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務(wù)員行測輔導(dǎo):判斷推理之速解真假話題
例題(一):教師讓四名學(xué)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論什么顏色。學(xué)生拿了球后,教師發(fā)現(xiàn)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問誰拿了白球。
甲說:我沒有拿白球。
乙說:是丁拿的白球。
丙說:是乙拿的白球。
丁說: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上述是一道真假話題目,很多人看到這樣的題目會想到底哪個人說的是真話,如果這么想的話這道題目就復(fù)雜了。此刻我們一定要想如何快速解題,思路如下: 這里面有兩個人說的比較特別就是乙和丁兩個人,他們說的內(nèi)容肯定會為一句真、一句假。題干中告訴我們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的,所以甲和丙說的話一定是假的。 那么甲說他沒有拿白色的球,就說明一定是拿白球了。所以應(yīng)該是甲拿了白球,答案是A。
其實這類題目主要是找這幾句話中是否存在矛盾,因為矛盾具有一真一假的性質(zhì),當(dāng)我們看到確定矛盾命題后,再去判 斷其他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這樣就可以快速把這道題解出來。所以當(dāng)我們遇到這樣的題目時,先要了解什么是矛盾、怎么找矛盾。只要是矛盾命題就會具有一真 一假的特性,我們在找矛盾的時候可以直接加并非,如:這件衣服是白色的,矛盾命題是這家衣服不是白色的。也就是說當(dāng)我們看到一個命題P時,它的矛盾命題一 定是并非P。了解這些就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解決這類真假話問題。
例題二:在某次稅務(wù)檢查后,有四個工商管理人員有如下結(jié)論:
甲:所有個體戶都沒有納稅。
乙:服裝個體戶陳老板沒有納稅。
丙:個體戶并非都沒有納稅。
丁:有的個體戶沒有納稅。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斷定屬實,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A.丁斷定屬實,陳老板未納稅
B.丁斷定屬實,但陳老板納了稅
C.丙斷定屬實,陳老板納了稅
D.甲斷定屬實,陳老板沒有納稅
這道題我們可以找到互為矛盾的兩句話:甲和丙說的內(nèi)容分別是“所有非”和“并非所有非”。這兩句話一定存在一真 一假。題干中說只有一人斷定屬實,那么可以得出乙和丁都說的是假話,那么根據(jù)乙說的我們可以知道真話一定是陳老板納稅了,我們就可以看到甲說的話是假的, 那么丙說的一定是真的。所以核對信息只有C項是正確的。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真假話問題如何快速解題的技巧,看到真假話題時,首先找矛盾,然后判斷其他人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進(jìn)而得到具體的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