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試題答案
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試題(一)
1、2011年9月初,100歐元兌換人民幣917、33元,2011年10月初,100歐元兌換人民幣853、45元。這表明( )。
A、歐元購買力提高
B、我國出口到歐洲的產品競爭力上升
C、外幣的匯率跌落
D、歐洲公民到我國旅游所需費用減少
2、( 不定項選擇 )
奧巴馬簽發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S集團關聯公司在美建風力發電廠。S集團因此起訴奧巴馬,并獲美國當地法院受理。這一事件被認為是中國企業從產品,投資“走出去”發展到法律規則,市場觀念“走出去”的標志。這里的“市場觀念”是指________。
A、完善規范市場的法律
B、認識市場經濟的作用
C、遵守市場要求的道德
D、把握市場特征和原則
3、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差別是( )。
A、私人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特點,而公共物品只具有排他性的特點
B、私人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特點,而公共物品不具有這兩個特點
C、公共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特點,而私人物品只具有競爭性的特點
D、公共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特點,而私人物品不具有這兩個特點
4、以下關于經濟政策與經濟行為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政府加大采購力度,有助于抑制通貨膨脹
B、當通貨緊縮時,中央銀行應降低存款利息
C、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應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D、政府購回已發售的債券,有助于抑制通貨緊縮
5、根據生產要素在各產業中的相對密集度,可以將產業劃分為不同類型、下列對應錯誤的是( )。
A、土地密集型產業——畜牧業、采掘業
B、勞動密集型產業——鋼鐵業、化工業
C、技術密集型產業——微電子工業、現代制藥業
D、資本密集型產業——重型機構工業、電力工業
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先前用1歐元能兌換9、17元人民幣,1個月后只能兌換8、53元人民幣,這表明人民幣升值了,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所以選項A說法錯誤。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1元人民幣只能買到1單位商品,在人民幣升值后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即歐洲公民每購買相同單位中國商品所需費用增加,所以D選項錯誤;并且在中國產品質量無明顯提高等情況下,必然會降低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所以B選項也錯誤。
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人民幣升值表明外幣的匯率跌落。
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本題中的主體是中國企業,而完善規范市場的法律的主體為國家。因此,A錯誤。C選項的說法本身沒有錯誤,但是跟題目無關,所以C排除。B項,市場經濟的作用主要有:1、有效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2、引導企業按照社會需要組織生產經營;3、對商品生產者實行優勝劣汰的選擇;跟題干關聯不大,因此B選項排除。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
3、答案: B
解析: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費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的物品,嚴格意義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
公共物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由企業和個人來提供,主要由政府來提供。
4、答案: A
解析:
政府加大采購力度是增加財政支出的表現,增加財政支出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蘇,這稱之為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主要用來治理通貨緊縮,有助于提振經濟,擴大社會需求,A表述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鋼鐵業、化工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而非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指在單位產品成本中,資本成本與勞動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較大,每個勞動者所占用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金額較高的產業。當前,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指鋼鐵業、一般電子與通信設備制造業、運輸設備制造業、石油化工、重型機械工業、電力工業等。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
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試題(二)
1、當前,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系,要努力提高“兩個比重”,即( )。
A、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再次分配中的比重
C、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分配中的比重
D、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社會主義社會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大體平衡是指( )。
A、消費資料的總供給與勞動者對消費資料的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B、生產資料的總供給與生產單位對生產資料的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量和實物量之間的平衡
D、社會可供購買的商品總量與社會有支付能力購買的商品總量之間的平衡
3、《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一方面規定國家實行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另一方面又規定國家要調控價格總水平。國家要調控價格總水平的根本原因是 。
A、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
B、商品的價格總水平不一定完全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C、完全由市場形成的價格超越了人們的承受能力,所以要國家調控
D、市場具有自發性、投機性、滯后性的弱點和消極作用
4、近年國務院制定了我國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下列被納入的行業有( )。
A、物流業
B、房地產業
C、鋼鐵業
D、輕工業
5、2013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第二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這一規劃的主線。為確保“轉變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們要堅持促進經濟增長由( )。
A、主要依靠按勞分配向依靠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和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轉變
B、主要依靠國有企業推動向依靠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協助推動轉變
C、主要依靠第二產業推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D、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試題答案
1、答案: AD
解析: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正確答案為A、D。
2、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常識。社會主義供需平衡是指有效的需求與有效供給之間達到的平衡,即可供購買的供給與有支付能力之間的需求之間的平衡。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3、答案: D
解析:
只有市場配置和國家調控雙管齊下,才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國家調控能克服市場存在其弱點和缺陷,國家要調控價格總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市場具有自發性、投機性、滯后性的弱點和消極作用。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CD
解析:
2009 年年初,為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增長,國務院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十個重要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這十個產業包括鋼鐵、汽車、紡織、裝備制造、船舶工業、輕工業、石化產、電子信息業、有色金屬和物流業。故正確答案為A、C、D項。
5、答案: CD
解析:
“十二五”規劃指出我們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A、B兩項不是本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D。
看過“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