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一)
1、當今世界上存在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區分這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客觀依據是( )。
A、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B、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C、產品的分配制度
D、生產資料所有制
2、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
A、小康社會
B、經濟繁榮
C、共同富裕
D、生活富裕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直接目標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B、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樹立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4、不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源的是( )。
A、英國古典哲學
B、德國古典哲學
C、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D、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
5、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我國正在邁向汽車社會,汽車社會的來臨呼喚“汽車道德”的出現體現了( )。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
C、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科學技術屬于生產力的范疇,無法區分社會制度,A選項錯誤。狹義的生產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和產品的分配關系。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它構成全部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D選項正確。
2、答案: C
解析: 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因此本題選C。
3、答案: D
解析:
1986年9月,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中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提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馬克思主義可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是在繼承和發展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下形成的,其中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來源,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思想來源,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故本題正確答案為 A,英國古典哲學不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
5、答案: A
解析:
本題汽車社會的表現是“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這是一種客觀現象(社會存在),而汽車道德屬于主觀范疇(社會意識)。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性質和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和變化。這也就是本題所說的汽車社會需要汽車道德,故正確答案為A。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二)
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各門具體學科的關系是( )。
A、無限與有限、絕對與相對的關系
B、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C、本質與現象、必須與偶然的關系
D、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的關系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說法錯誤的是( )。
A、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1年翻一番
B、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
D、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要始終把改革作為根本動力,立足國情農情,順應時代要求,堅持( )為基礎與多種經營形式共同發展。
A、家庭經營
B、集體經營
C、合作經營
D、企業經營
4、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牢牢把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衡量有沒有真正學懂、是不是真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標志,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 )。
A、落實到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去
B、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
C、落實到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方針政策的工作中去
D、落實到改革開放的各項工作中去
5、“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出自王籍的《人若耶溪》。這句詩蘊含了很深的哲學, 即( )。
A、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B、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客觀規律
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D、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為:
(1)二者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體,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
(2)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沒有離開具體科學純粹抽象的哲學。
(3)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為各門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各門具體科學必須以哲學為指導。
只有B選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
解析:
黨的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經濟方面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所以A項錯誤,D項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C兩項正確。故本題選擇A。
3、答案: A
解析: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要始終把改革作為根本動力,立足國情農情,順應時代要求,堅持家庭經營為基礎與多種經營形式共同發展,傳統精耕細作與現代物質技術裝備相輔相成,實現高產高效與資源生態永續利用協調兼顧,加強政府支持保護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功能互補。所以答案選A。
4、答案: ABC
解析:
2003年胡錦濤在“三個代表”研討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牢牢把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衡量有沒有真正學懂、是不是真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標志。第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落實到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方針政策的工作中去。 第二,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落實到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去。 第三,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故選ABC。
5、答案: D
解析:
矛盾的對立統一,它揭示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等領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內在的矛盾性,事物內部矛盾推動事物發展。對立統一規律包含以下基本內容:①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雙方所固有的兩種屬性,同一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性質,斗爭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質。②矛盾的統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聯結的。統一是對立面雙方的統一,它是以對立面之間的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矛盾的斗爭性寓于矛盾的統一性之中。斗爭是統一體內部的斗爭,在對立面的相互斗爭中存在著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斗爭的結果導致雙方的相互轉化,相互過渡。③矛盾的統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④矛盾雙方既統一又斗爭推動事物發展。“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說明了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的哲學。
看過“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