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習題帶答案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習題(一)
1、近年來,某地的洪水泛濫越來越嚴重,對民生危害越來越大。造成洪水泛濫的原因之一是人類活動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環境破壞,從哲學上看( )。
A、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系
B、改造自然與人類活動存在著矛盾的關系
C、人類活動必將引起自然災害的出現
D、洪水與自然災害之間存在本質的聯系
2、下列論述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的是:
A、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物質
B、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C、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D、真理既是絕對真理,又是相對真理
3、在新的發展觀下,單一以GDP考核干部的情況將得到改進,新的考核體系將更加全面,這屬于( )。
A、由現象到本質
B、由實踐到認識
C、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D、用理性認識指導實踐
4、當今世界上存在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區分這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客觀依據是( )。
A、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B、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C、產品的分配制度
D、生產資料所有制
5、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錯誤的說法是( )
A、它主張全部拋棄歷史上的一切
B、它堅持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普遍規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個絕對真理的封閉體系,而是一個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自我更新完善和發展的生機勃勃的開放體系
D、它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不斷認識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人類活動增多導致了地球環境遭到破壞,而地球環境遭到破壞有可能引起洪水泛濫,洪水泛濫對民生危害越來越大,這從哲學角度揭示了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系。故正確答案為A項。
2、答案: D
解析: 在馬克思唯物主義中,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實在的反映,這是兩個概念,無法等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真理既是絕對真理,又是相對真理
3、答案: D
解析:
用符合新的發展觀的、更全面的新考核體系來考核干部情況,也就是用理性認識來指導實踐。故正確答案為D項。
4、答案: D
解析:
科學技術屬于生產力的范疇,無法區分社會制度,A選項錯誤。狹義的生產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和產品的分配關系。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它構成全部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D選項正確。
5、答案: A
解析:
被歷史證明了的好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而不是全部拋棄。故答案為A。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習題(二)
1、主張認識的主體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是( )的觀點。
A、唯心主義
B、舊唯物主義
C、形而上學
D、辯證唯物主義
2、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不僅是在保護當代人的人權,更是在保護下一代、下幾代中國人的人權。關于人權下列哪個選項說法錯誤?( )
A、人權的實現要靠法律的確認和保護
B、人權在本源上具有歷史性
C、法律的善惡可以用人權來判斷
D、人權從根本上是一種法律權利
3、科學發展觀的本質特征是( )。
A、實踐性
B、科學性
C、可持續性
D、可協調性
4、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標志是( )。:
A、在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基礎上,提出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基本路線
B、寫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C、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形成
D、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5、2014年9月25日,北京市有關部門發布《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自10月1日起,本市在部分街道、鄉鎮試點設立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負責公益性崗位管理和困難人員安置,以充分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幫助( )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A、郊區
B、社區
C、鄉鎮
D、城鎮和農村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習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主體是指處于一定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中、從事著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人,它是體力和智力、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社會存在物。辯證唯物主義的特征是實踐性、科學性、革命性。
2、答案: D
解析: 沒有法律對人權的確認、宣布和保護,人權要么只能停留在道德權利的應有狀態,要么,經常面臨受侵害的危險而無法救濟。人權需要法律保護和確認。所以選項A說法正確。人權存在和發展的內因是人的自然屬性,外因是社會的經濟、文化狀況。人權不是天賦的,也不是理性的產物,而是歷史地產生的,最終是由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它的具體內容和范圍總是隨歷史發展、社會進步而不斷豐富和擴展的。所以選項B說法正確。人權可以作為判斷法律善惡的標準,人權是現代民主政治的目的,也是現代進步文明法律所要實現的價值目標之一,它構成了法律的人道主義基礎。人們可以根據人權的精神來判斷法律的善與惡、好與壞。所以選項C說法正確。人權既可以作為道德權利而存在也可以作為法律權利而存在。但是從根本上,人權是一種道德權利。為了保障人權的實現,必須被法律化,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權都實際上被法律化。故選項D說法錯誤。
3、答案: A
解析:
科學發展觀是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講話中提出的。實踐性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特征。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必須突出實踐特色,在學習中推動實踐,在實踐中深化認識,使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形成科學發展共識。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B
解析:
解答此題需要理解毛澤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相關背景知識。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國民革命,國民革命失敗。再加上共產國際錯誤的城市中心論,使得中共舉行的多次武裝起義失敗。在這樣的情況下,秋收起義受挫后的毛澤東,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放棄了進攻長沙的計劃,改為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山區進發,從而積蓄力量,再求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相繼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這就是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形成背景,也是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標志。
5、答案: D
解析: 根據《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第一條規定,為充分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幫助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根據《北京市就業援助規定》及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
看過“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習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