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一)
B、自治區高級法院
C、自治區人民檢察院
D、自治區人民政府
2、甲在商場柜臺邊撿到一個錢包,內裝人民幣6000元,送交給該商場保衛科負責人乙,乙將此款據為己有。乙的行為構成( )。
A、侵占罪
B、挪用公款罪
C、貪污罪
D、巨額財產來路不明
3、下列選項中不承擔刑事責任的是:
A、已滿16周歲的李某投毒致人重殘
B、未滿14周歲的栗某騙取同學的一部手機
C、甲公司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導致乙公司破產
D、警察王某利用職務之便,誘騙某女與之發生性關系
4、我國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監察機關
D、公安機關
5、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包括( )。
A、行政行為符合執法人對法律的理解
B、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具有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
C、行為主體必須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D、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具有相關的法定義務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 AD
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本題選AD。
2、答案: A
解析: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不賓行為。故本題答案選A。
3、答案: B
解析: 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是不滿14周歲的人以及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后果的人。
4、答案: B
解析:
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BCD
解析: 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是指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構成行政違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1)行為主體須是行政法主體。行為人具備行政法主體資格,是行政違法的前提,是構成行政違法的首要條件。(2)行政法主體負有相關的法定義務。(3)行政法主體具有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4)行政違法的主觀要件依法律的具體規定,而不是執法人對法律的理解。故本題答案為BCD選項。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二)
1、根據我國《立法法》,以下不能制定行政規章的是( )。
A、國務院
B、公安部
C、中國人民銀行
D、審計署
2、一個國家的憲政制度如果常常為其他國家所效仿,這個國家的憲法就被稱之為“憲法之母”,據此,下列國家的憲法被稱為“憲法之母”的是( )。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德國
3、下列關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關系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不經行政復議,都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B、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后,相對人不能再對所訴行政行為提請行政復議
C、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一樣,原則上進行開庭審查
D、公務員對行政處分不服的,也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4、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我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是( )。
A、民族平等團結
B、共同繁榮
C、民族區域自治
D、培養和使用干部
5、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關于私有財產權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B、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C、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D、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根據我國《立法法》第71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規章。"B、C、D項都能制定行政規章。國務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規,而不是行政規章,故本題應選A。
2、答案: C
解析:
英國是近代憲法的策源地,英國憲法常被人們譽為“近代憲法之母”。英國近代憲法最初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由英國資產階級最早制定。英國的資產階級憲法在內容上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但是在形式上沒有完整的憲法典,是典型的非成文憲法。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B
解析:
A項錯誤,根據《行政訴訟法》第31條的規定,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C項錯誤,行政爭議中許多問題帶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對于司法機關是一個障礙,需要通過開庭審查和廣泛地調查取證才能澄清,而對于行政復議中的復議機關來講則不是很大的困難。行政復議機關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往往不需要進行開庭審理,就可以對具體行政行為應當基于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得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進行行政復議,是很方便有效的制度。
D項錯誤,行政復議法將國家公務員對行政處分和其他人事處理決定不服的,排除在復議范圍之外。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人事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15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該人事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30日內直接提出申訴,因此,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不需要通過行政復議的途徑解決。《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1)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2)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3)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4)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B項正確,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后,相對人不能再對所訴行政行為提請行政復議。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了國家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故本題選A項。
5、答案: A
解析:
《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則A表述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
看過“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