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含答案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一)
A、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百色起義
B、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皖南事變
C、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重慶談判
D、上黨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
2、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制定了“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在( )。
A、20 世紀 50~60 年代
B、大躍進時期
C、20 世紀 60~70 年代
D、__時期
3、關于新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第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1949年,剛成立的新中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B、1957年,長江上第一座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C、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長征1號在甘肅酒泉發射成功
D、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4、下列機構(簡稱)不屬于我國民主黨派的是( )。
A、僑聯
B、民革
C、臺盟
D、民盟
5、在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目的的規定是( )。
A、割讓香港島
B、開放五個通商口岸
C、賠款的規定
D、英國享受最惠國待遇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南昌起義發生在1927年8月1日,秋收起義發生在1927年9月9日,百色起義發生在1929年, A項正確;
西安事變發生在1936年12月12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在1937年7月7日,皖南事變發生在1941年,B項正確;
平型關大捷發生在1937年9月25日,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重慶談判發生在1945年,C項正確;
上黨戰役發生在1945年9月10日,萊蕪戰役發生在1947年1~2月,孟良崮戰役發生在1947年3月,D項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A、B、C、D。
2、答案: C
解析: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又試驗成功。1960年,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我國自行設計和研制的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6年,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因此”兩彈一星“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在20世紀60~70年代,故正確答案為C。
本題相關知識點:對于中國而言,“兩彈一星“是在非常艱苦、沒有外援的環境下所開發出來的成果。“兩彈一星”精神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環境下,從事科學技術開發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興國政策的開端。“兩彈一星”精神可當成政治語匯可以用在科技發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領域上,例如,“用‘兩彈一星’精神創建一流大學”、“用‘兩彈一星’精神開發資訊產業”等。
3、答案: D
解析:
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并非1949年,A項錯誤。南京長江大橋于1966年建成通車,B項錯誤;而第一顆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長征一號是火箭名稱,并非衛星,C項錯誤。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民主黨派是指在中國大陸范圍內,除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外的八個參政黨的統稱。它們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
中國僑聯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前身是延安僑聯和全國僑聯籌委會。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南京條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這場戰爭是英國為打通通往中國的鴉片及貨物銷售之路而發動的侵略戰爭,開通五個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國侵略中國的目的——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故正確答案為B。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二)
1、述職報告的寫作要求( )。
A、標題要清楚、內容要全面、語言要莊重、個性要鮮明、詳略要得當
B、標準要清楚、內容要客觀、重點要突出、個性要鮮明、語言要莊重
C、標準要清楚、內容要客觀、重點要突出、個性要鮮明、語言要樸實
D、標題要清楚、內容要客觀、語言要莊重、個性要鮮明、詳略要得當
2、撰寫《關于審批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加強保護管理的請示》一文時,符合撰寫要求的說法是( )。
A、請示內容必須是屬于本機關職權范圍內的問題
B、一般情況下,可以不按機關隸屬關系越級呈報
C、適宜采用概括敘述、抒情說明的表達方式,避免羅列數字
D、可同時要求對歷史文化名城周邊的自然風景區加以保護管理
3、(多選題)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
A、保證公文內容在政治上的正確性
B、要實事求是,在業務上符合客觀規律
C、在文字表述上準確、生動、嚴謹,飽含感情
D、起草要符合統一規定的體式與程序
E、要注意正確選用書寫的載體材料與字跡材料
4、人們在寫信時常常在信的結尾寫上"此致"、"敬禮","此致"在這里表示的意思是( )。
A、此時
B、奉上
C、到此為止
D、在此
5、 下面是從公文中摘出的四句話,下列各項中表達不當的是( )。
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開了表彰先進個人、集體大會,××院長和其他學院的領導同志出席了這次會議
B、 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是目前我們能否搞好企業管理的一個最首要的問題
C、衡量一個企業是否經營得好,要從這樣一些方面考察:第一,是否人盡其才……;第二,是否有正確的經營方針……;第三,是否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D、從這份文件里,使全廠干部了解到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答案
1、答案: B
解析:
述職報告的寫作要求標準要清楚、內容要客觀、重點要突出、個性要鮮明、語言要莊重。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
解析:
請示一般不可越級請示,故B選項錯誤。C、D選項明顯錯誤,請示的語氣必須謙恭,不能以決定的口吻說話,在寫請示事項時,只能寫“擬”怎么辦,不能寫“決定”怎么辦。請示應在本級機關職權范圍內進行,故A選項正確
3、答案: ABDE
解析:
本題考查公文基礎知識。C選項錯誤,公文寫作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準確、莊重、樸實、嚴謹、精練、符合語法邏輯。其余選項都是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本題選項ABDE。
4、答案: C
解析:
書信中的“此致敬禮”,“此致”指的是前面的內容講完了,而并不是針對后面的“敬禮”而言。
“此”指的是前文內容,例如:寫回信時,末尾用“此復”;下通知時,末尾用“此通知”;發布命令時,末尾用“此令”。這些都是煞尾語。“致”字即“盡”或“與”講,含有無保留地給與或呈獻之意。“致××書”,即“與××書”;“致詞”,即“獻詞”。
“此致”兩字連用,意思就是“上面的話說完了”,這是從文言文中因襲下來的。
本題相關知識點:“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后應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5、答案: ABD
解析:
A項中“其他學院的領導同志”表述不當,應當為“學院的其他領導”。B項的表述應為“全面加強質量管理是目前我們搞好企業管理的一個最首要的問題。”D項中的表述缺少主語。本題是選非題,故ABD項符合題意
看過“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