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務員常識試題及答案
安徽公務員常識試題(一)
A、都由私人投資舉辦
B、都采用西方先進技術
C、經營管理上封建性極濃
D、都為適應軍事工業需要而舉辦
2、1911年,中國爆發了一場革命,它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這場革命是( )。
A、戊戌變法
B、太平天國革命
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義革命
3、下列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北師覆沒威海衛,簽訂條約在馬關
?、邙f片帶來民族難,銷煙虎門海灘前
③武裝起義占三鎮,武昌漢口和漢陽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4、下列哪項中“竹”的含義與其他三個不一樣
A、金石絲竹
B、勢如破竹
C、罄竹難書
D、罄竹難書
5、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寫過: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請問當年楚霸王自刎的烏江在哪個省境內?( )
A、貴州
B、安徽
C、江蘇
D、湖北
安徽公務員常識試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19世紀60~70年代,中國的部分地主或商人開始引入大機器生產方式,以契約工人作為勞動力,投資與近代企業。這樣的企業具有基本的資本主義生產特征,分散于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有別于洋務派開辦的民用企業,這便是最早的民族資產階級。 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中國資產階級是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的影響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成。
由此可見A、C、D三項均不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特征。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C
解析:
爆發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正確答案選C。
本題相關知識點:
戊戌變法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代表人物是康有為和梁啟超。
太平天國運動是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對滿清朝廷的武力對抗,后建國號“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最根本標志是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中。
3、答案: D
解析:
?、倬浞从车氖录?894—1895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及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②句反映的事件是1839年的“虎門銷煙”,③句反映的事件是1911年的“武昌起義”。按時間先后排序②①③,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金石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
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
5、答案: B
解析: 項羽自刎的烏江不是現在的貴州烏江,而是位于現在安徽省和縣境內。
安徽公務員常識試題(二)
1、京劇的花臉所屬的行當是( )。
A、生
B、丑
C、凈
D、末
2、《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之一,鼎在古代原本是用于( )的器具。
A、祭祀
B、觀賞
C、行刑
D、烹飪
3、1939年,毛澤東在哪篇著作中對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作了具體的分析和論述?
A、《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柝》
D、《論持久戰》
4、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分別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鸛雀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
上述引用詩文的作者依次是( )。
A、王之渙 崔顥 范仲淹 王勃
B、陳子昂 李頎 王勃 范仲淹
C、王之渙 李頎 范仲淹 王勃
D、陳子昂 崔顥 王勃 范仲淹
5、(不定項選擇)下列加點的詞語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意思一致的是( )
(注:A項加點詞是會計,B項是痛恨,C項是感激,D項是所謂)
A、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B、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C、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D、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安徽公務員常識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京劇花臉是行當“凈”的俗稱。京劇行當又稱角色,主要可分為生、旦、凈、丑,共四大行當。京劇的行當名稱都是用的反意。生行主要指成熟男性,取名卻用稚嫩之意的“生”;“旦”的原意是指朝氣蓬勃的太陽,這里卻被用為女子行當的稱呼;用“凈”稱呼大花臉,也是反意;“丑”行的人物大多是活潑、好動之人,這里的“丑”是諧指屬相中的木吶之物——“牛”。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足,兩耳,通??逃芯毜募y飾。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后來因用于烹飪祭祀給神的牲畜,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征。故本題選D
3、答案: A
解析: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所寫的關于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F存兩章。第一章對中國近百年的社會性質和矛盾作了詳盡分析,指出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而是要將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故本題選A。
本題相關知識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于1930年寫給林彪的一封信,是為答復林彪散發的一封對紅軍前途究竟應該如何估計的征求意見的信。這篇文章探索了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內容,成了中國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取得徹底勝利的代表性表述。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毛澤東為反對當時黨內存在著的兩種傾向而寫的。當時黨內的第一種傾向,以陳獨秀為代表,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這是右傾機會主義。第二種傾向,以張國燾為代表,只注意工人運動,同樣忘記了農民,這是“左”傾機會主義。毛澤東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這樣就解決了中國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軍問題。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發表的,初步總結了全國抗戰的經驗,批駁了當時盛行的種種錯誤觀點,系統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
4、答案: A
解析: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唐朝邊塞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出自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朝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閣序》。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A項出自《史記·陳涉世家》,“會計”在此處意為聚會商議,現代漢語中, “會計”指監督和管理財務的工作或擔任會計工作的人員。B項出自《前出師表》,“痛恨”在此處意為痛心和遺憾,現代漢語中,“痛恨”意為極端憎惡。C項出自《前出師表》,“感激”在此處意為有所感而情緒激動,現代漢語中,“感激”指因對方的好意或幫助而對他的衷心感謝。D項出自《游褒禪山記》,“所謂”在此處意為(人們)所說的,與現代漢語中的意思一致。故選D。
看過“安徽公務員常識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