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及答案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一)
B、微波爐產生的微波使食物內部的分子產生劇烈運動而使食物本身發熱
C、微波爐產生的微波使熱量從食物外部傳遞到內部來完成烹調
D、微波爐利用產生的微波“渦流”直接使食物加熱
2、下列有關現代科技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高溫超導體是指其超導臨界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上
B、納米材料是指結構單元的尺度達到納米級而原有性能保持不變的材料
C、雜交水稻是通過基因重組改變水稻的基因來提高產量的
D、轉基因食品是指轉移動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變、制造出具備新特征的食品
3、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基礎不包括( )。
A、分子生物學
B、生物物理學
C、生物化學
D、生物心態學
4、澄清的石灰水用口吹過之后,便會變得渾濁,其原因是( )。
A、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
B、呼出的氣體中不含氧氣
C、呼出的氣體本來就是渾濁的
D、呼出的氣體含有二氧化碳
5、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制定了“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在( )
A、20世紀50—60年代
B、大躍進時期
C、20世紀60—70年代
D、__時期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微波爐的磁控管將電能轉化為微波能,當磁控管以 2450MHz的頻率發射出微波能時,置于微波爐爐腔內的水分子以每秒鐘 24、5億次的變化頻率進行振蕩運行,產生高頻電磁場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食物分子在高頻磁場中發生振動,分子間相互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結果導致食物被加熱。微波爐正是利用這一加熱原理來進行食物的烹飪。本題選B。
2、答案: A
解析: 高溫超導體并非人們誤認為的幾百幾千的高溫,只是相對原來超導所需的超低溫高許多的溫度,有的甚至零下幾百多攝氏度,這些都稱為高溫超導體。
3、答案: D
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分子遺傳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其中并不包括生物心態學,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會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使得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
解析: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二)
1、我國有許多成語與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有關,與“雞鳴狗盜”有關的人物是:
A、平原君
B、信陵君
C、孟嘗君
D、春申君
2、下列關于文化藝術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印象派繪畫的代表人物是莫奈、馬奈、梵高等
B、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興盛于法國
C、北宋時期的文人畫多以山水、花鳥為主要內容
D、中國傳統的彈撥樂器有古箏、揚琴、琵琶、馬頭琴等
3、下列關于新疆的《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按計名排列,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瞞天過海 趁火打劫
B、暗度陳倉 渾水摸魚
C、關門捉賊 擒賊擒王
D、金蟬脫殼 聲東擊西
4、2014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下列與其發表時間相同的歷史事件是( )。
A、東西兩德統一
B、古巴導彈危機
C、聯合國軍完全撤出朝鮮
D、越南抗美戰爭徹底結束
5、建國以來,我國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方針政策:
①“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
③“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④“和諧共處”、“合作共贏”
上述方針政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雞鳴狗盜”這一成語故事源自孟嘗君的一個門客“學雞啼叫,騙開城門”。后多用作貶義,比喻沒有大才,只會旁門左道、投機取巧的人。因此,本題答案為C項。
2、答案: D
解析:
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十七世紀后半葉開始在法國發展流行并逐漸職業化。
印象派繪畫誕生于法國19世紀后期,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代表人物有雷諾阿、莫奈、馬奈、梵高等。
文人畫多取材于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
馬頭琴屬于拉弦樂器,不屬于撥弦樂器。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
解析: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所用之計,后三套是處于劣勢所用之計。
勝戰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敵戰計: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㈠幀手牽羊。
攻戰計: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
混戰計: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
并戰計: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
4、答案: C
解析: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的、其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54年8月12日聯合國軍撤出北朝鮮的最后一塊土地。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1973年3月29日越南抗美戰爭徹底結束。因此,本題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會見來訪的印度代表團時提出的。
③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1979年6月中方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資源的設想
①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是1989年鄧小平提出的。
④和諧共處、合作共贏,是我國現在的政策。
故正確答案為A。
看過“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