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公務員常識預測題及解析
國考公務員常識預測題(一)
B、都采用西方先進技術
C、經營管理上封建性極濃
D、都為適應軍事工業需要而舉辦
2、1911年,中國爆發了一場革命,它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這場革命是( )。
A、戊戌變法
B、太平天國革命
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義革命
3、下列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北師覆沒威海衛,簽訂條約在馬關
②鴉片帶來民族難,銷煙虎門海灘前
③武裝起義占三鎮,武昌漢口和漢陽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4、下列哪項中“竹”的含義與其他三個不一樣
A、金石絲竹
B、勢如破竹
C、罄竹難書
D、罄竹難書
5、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寫過: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請問當年楚霸王自刎的烏江在哪個省境內?( )
A、貴州
B、安徽
C、江蘇
D、湖北
國考公務員常識預測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19世紀60~70年代,中國的部分地主或商人開始引入大機器生產方式,以契約工人作為勞動力,投資與近代企業。這樣的企業具有基本的資本主義生產特征,分散于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有別于洋務派開辦的民用企業,這便是最早的民族資產階級。 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中國資產階級是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的影響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成。
由此可見A、C、D三項均不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特征。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C
解析:
爆發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正確答案選C。
本題相關知識點:
戊戌變法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代表人物是康有為和梁啟超。
太平天國運動是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對滿清朝廷的武力對抗,后建國號“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最根本標志是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中。
3、答案: D
解析:
①句反映的事件是1894—1895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及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②句反映的事件是1839年的“虎門銷煙”,③句反映的事件是1911年的“武昌起義”。按時間先后排序②①③,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金石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
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
5、答案: B
解析: 項羽自刎的烏江不是現在的貴州烏江,而是位于現在安徽省和縣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