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一)
1、1938年,德國人 在用慢中子轟擊鈾核時,首次發現了原子核的裂變現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盧瑟福
D、麥克斯韋
2、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金屬的光澤由光的反射率決定
B、金屬的顏色由可見光的選擇反射決定
C、抗菌金屬主要利用活性氧或金屬離子滅菌
D、根據金屬的耐腐蝕性,金屬分重金屬和輕金屬
3、( 不定項選擇 )風電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2010年,我國建設了100MW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這是亞洲第一座海上風電場,與陸上風電場相比,海上風電場具有_____等優勢,因此已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發展趨勢。
A、不占用土地資源
B、風機單機容量大
C、風速大
D、效率高
4、醫生在診病時常使用聽診器,聽診器的工作原理是( )。
A、使心臟振動的振幅增加,響度增大。
B、改變心跳的頻率,使音調變調。
C、改變心跳的音色,使聲音好聽些。
D、減少聲音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5、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金屬的光澤由光的反射率決定
B、金屬的顏色由可見光的選擇反射決定
C、抗菌金屬主要利用活性氧或金屬離子滅菌
D、根據金屬的耐腐蝕性,金屬分重金屬和輕金屬
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D
解析: 根據金屬的密度把金屬分為重金屬和輕金屬。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的為輕金屬,如鈦、鋁、鎂、鉀、鈉、鈣、鍶、鋇等。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的為重金屬,如銅、鎳、鈷、鉛、鋅、錫、銻、鉍、鎘、汞等。選項D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選D。
3、答案: ABCD
解析: 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特點,雖然風力發電的效率本身并不高,但題目問的是海上風電場與陸上風電場相比,效率高也要入選。因此本題選擇ABCD項
4、答案: A
解析:
意大利的名醫雷納根據聲音可通過圓筒傳導的原理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紙筒聽診器。雷納在他的醫療實踐中對聽診器作了多次改進,用木筒代替紙筒,并裝上金屬的振動片用以放大音響。聽診器前端實際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膜腔,被體檢者體內的聲波振動后,聽診器內的密閉氣體隨之震動,傳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狹窄,氣體的振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醫生聽到傳來的聲音也就大了很多。故答案應選A。
5、答案: D
解析:
金屬光澤是指如同金屬拋光后的表面所反射的光澤,如同平滑的金屬光潔表面所呈現的光澤,反光極強,A選項說法正確。金屬原子以最緊密堆積狀態排列,內部存在自由電子,所以當光線投射到它的表面上時,自由電子可以吸收所有頻率的光,然后很快放出各種頻率的光,選項B正確。金屬離子從金屬表面層析出后,與細菌接觸,通過與細胞的作用損傷細胞膜,使細菌的蛋白質凝固或損壞其DNA,破壞細菌細胞的正常組成和繁衍的平衡,達到阻止細菌生長繁殖或消滅細菌的目的,選項C說法正確。根據金屬的密度來區分重金屬和輕金屬,所以選項D說法錯誤。
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二)
1、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它的形成是由哪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 )
A、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
C、太平洋板塊和南美板塊
D、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
2、“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是在下列哪個文件中提出的?
A、《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1999〕2號)
B、《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8〕5號)
C、《國務院關于編制2009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國發〔2008〕35號)
D、《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9〕1號)
3、我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 )。
①颶風 ②海嘯 ③干旱 ④凍雨 ⑤風雹 ⑥暴雨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4、我國在對抗全球變暖運動中一貫采取積極務實的姿態。2007年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決定頒布( )。
A、《中國應對全球變暖國家方案》
B、《中國應對溫室效應國家方案》
C、《中國應對環境污染國家方案》
D、《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5、當潮濕的氣團前進時,遇到高山阻擋,氣流被迫緩慢上升,引起絕熱降溫,發生凝結,這樣形成的降雨,稱為( )。
A、對流雨
B、地形雨
C、氣旋雨
D、臺風雨
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約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碰撞,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故選D。
3、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地理常識。
熱帶氣旋是熱帶洋面上急速旋轉的大氣渦旋,風速達到12級及以上會被冠以“臺風”或者 “颶風”,因發生地域不同,才有不同的名稱。生于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東部地區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颶風”,生于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臺風屬于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海嘯指由風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惡浪并伴隨巨響的現象,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不是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臺風、風雹、低溫冷凍、雪災,故本題選C選項。
4、答案: D
解析:
2007年5月30日,國務院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決定頒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國家方案》回顧了我國氣候變化的狀況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與挑戰。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以及相關政策和措施,闡明了我國對氣候變化若干問題的基本立場及國際合作需求。我國的《國家方案》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B
解析:
題干中的“遇到高山阻擋”,說明這樣形成的降雨與高山有關,高山屬于地形,因此這種降雨屬于地形雨。故正確答案為B。
看過“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