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wù)員考試常識練習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wù)員考試常識練習題(一)
B、隋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C、明朝科考“八股文”規(guī)定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領(lǐng)題等組成
D、清朝“連中三元”即在省試、會試、股試三次考試中均名列前
2、下列影視劇情景設(shè)計符合歷史常識的是( )。
A、燕子丹與荊軻分坐八仙桌兩側(cè),秉燭夜談,謀劃赴咸陽刺殺秦王計劃
B、毛澤東與李宗仁幽默地說:德鄰先生,你這次歸國,是誤上了賊船啊
C、魏征勸諫李世民時,說道:陛下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越王勾踐兵敗后給吳王差夫當奴仆,以紅薯充饑,每晚則睡在柴垛上
3、任人唯賢的“賢”是指( )。
A、思想品德好
B、工作作風好
C、德才兼?zhèn)?/p>
D、文武雙全
4、陳毅同志曾經(jīng)說過:“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人民群眾直接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
B、人民群眾用小車參加淮海戰(zhàn)役
C、人民群眾從人力、物力等方面積極支援前線
D、戰(zhàn)役的敵對方害怕人民群眾的小車
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于哪部著作( )。
A、《論語》
B、《孟子》
C、《大學》
D、《中庸》
國家公務(wù)員考試常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該題考歷史常識。隋文帝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設(shè)置尚書、門下、內(nèi)史三省,B項中“中書省”錯誤;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C項錯誤;“連中三元”是指連續(xù)考中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
2、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歷史常識。
A選項荊軻刺秦發(fā)生于戰(zhàn)國時期,當時沒有發(fā)明桌子,桌子的名稱在五代時才誕生。
C選項發(fā)生在唐太宗時期,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在唐代之后。
D選項勾踐是春秋末期人物,而紅薯在明朝萬歷十年才從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
李宗仁原為國民黨代總統(tǒng),后因和談未果出走美國,1965年回到北京。李宗仁字德鄰,稱呼他人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
“任人唯賢”出自《尚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指用人只選有德有才的人,即德才兼?zhèn)洹9收_答案為C。
4、答案: C
解析:
“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說明了人民對于戰(zhàn)爭前線的大力支持從而保證了戰(zhàn)爭的勝利。故本題選C。
5、答案: C
解析:
這句話出自《禮記·大學》。原文為:古之欲明明德與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