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及答案
天津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一)
A、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C、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D、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2、個體經營戶張某因為不服區工商局五千元的處罰提出申請復議,市工商局認為處罰過輕,改為沒收工商營業執照,張某如果想提出行政訴訟,應該告哪個單位?( )
A、市工商局
B、區工商局
C、區人民政府
D、市工商局和區工商局
3、下列關于有限責任公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有限責任公司由2個以上、50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
B、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
C、全體股東的貨幣資金額不得低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D、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4、某省人民政府制定規章,“授權”省內某行政機關實施某項行政許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行政機關應當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因為該行政機關得到了規章的授權
B、該行政機關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因為該行政機關實際上是受委托的行政機關
C、該行政機關可以再將行政許可權委托給其他組織或者個人
D、該行政機關應當對自己的行為后果獨立地承擔責任
5、某單位收發員為收集郵票,故意隱匿毀棄他人信件,其行為侵犯了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哪項權利?( )
A、隱私權
B、通信自由
C、通訊秘密
D、社會文化權利
天津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2004 年憲法修正案把憲法第13條“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和“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修改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由此可知A項正確。B、D項表述均正確無誤。
C 項表述過于絕對,是關于私有財產權的法律保護的錯誤理解。故正確答案為C。
本題相關知識點:《世界人權宣言》在第17條宣稱:“人人得有單獨的財產權以及同他人合同的所有權;任何人的財產不得任意剝奪。”其中“任意”二字有兩層意思:一是未經法律許可,個人的財產不得被政府或他人剝奪;二是如果某國的法律允許,該國政府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征收個人的財產。關鍵是有無法律規定,遵不遵守法律,是否依法辦事。
2、答案: A
解析: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本題中市工商局就區工商局對張某的處罰行為進行了變更,因此由市工商局作為被告。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A
解析:
根據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公司法》的規定,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一個法人股東,也能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故A項“有限責任公司由2個以上、50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說法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
第二十七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七十二條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4、答案: B
解析: 《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由法條可知,許可的授權只能由法律、法規規定,許可的委托是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此題為假授權、真委托,做題時應適用許可委托的相關規定。
5、答案: B
解析:
我國憲法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見,通信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它包括公民與其他人進行正當通信的自由以及保守自己信件秘密的權利兩方面內容。題干中提到某收發員為收集郵票,故意隱匿毀棄他人信件,侵犯了通信自由權利,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
1、隱私就自己個人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生活領域內的事情不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權利。隱私權的特征有: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隱私權的內容具有真實性和隱秘性,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2、通訊秘密指通信內容有保持秘密不為人知的自由外,通信對象、通信時間、通信方式均在通信自由和通訊秘密權所保障的范圍之內。